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滨海市政务中心顶层会议室的强化玻璃,在长长的椭圆形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旧木头、清洁剂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紧张情绪的静电味道。
林峻坐在桌首,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光滑的桌面。他看起来比五年前沧桑了些,眼角刻上了细纹,但眼神依旧沉稳,只是那沉稳之下,藏着一丝被无数琐碎事务磨砺出的疲惫。他面前悬浮着数面光屏,上面密密麻麻滚动着数据、图表和来自不同社区的代表发言申请列表。今天,是月度跨社区资源协调会。
“下一个议题,第七区提交的,‘关于增配净水系统过滤模块及相应能源配额的申请’。”主持会议的副秘书长,一位干练的中年女性,声音平稳地念道。
光屏上立刻弹出第七区代表的实时画面,那是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工程师,姓吴。“首席代表,”他对着林峻的方向微微颔首,语气急切,“我们区的三套大型净水系统,有两套的分子过滤模块已经到了强制更换周期。上次普查时已经报备过。如果没有新模块,我们的净水产能将下降百分之六十,至少三万人将面临用水紧张!”
林峻点了点头,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将目光投向另一块光屏。“资源管理部的评估报告出来了吗?”
资源管理部的代表,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立刻接口:“首席代表,报告已生成。目前全球库存的通用型分子过滤模块确实紧张。第七区的情况符合优先更换条件。但是,问题在于能源配额。每套模块全功率运行,需要额外占用0.5个基数的区域电网负荷。而本月我们的能源盈余,在预留了医疗和基础通讯保障后,仅剩0.8个基数。”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那就先换一套!”第七区的吴工立刻说道,“先保障基本用水,剩下的我们再想办法!”
“吴工,这不是办法。”另一个声音插入,是第十二区的代表,一个负责农业水培工厂的负责人,“我们区的水培农场下个月进入采收季,光照和营养液循环都需要稳定电力。如果能源配额被占用,食物产量会受影响,这关系到更多人的饭碗!”
“食物重要,水就不重要了吗?”吴工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我没说水不重要,但需要一个优先顺序!首席代表,我们是否可以启动紧急预案,调用战略储备能源?”
“战略储备能源的动用需要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投票通过,而且仅限于灾害和战争状态。”副秘书长提醒道。
“用水危机难道不是灾害?”
“但还没到那个程度……”
争论开始升温,不同社区的代表为了各自的利益据理力争。林峻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这就是新秩序的日常,没有巴别塔系统一键优化的冷漠效率,只有充满烟火气、也时常令人头疼的争吵与妥协。他目光扫过光屏上一个个或焦虑、或激动、或无奈的面孔,这些都是他试图守护的人,也是他必须平衡的利益方。
“诸位,”在争论的间隙,林峻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让会议室迅速安静下来,“第七区的用水问题必须解决,第十二区的粮食生产同样不能受影响。资源管理部,请重新核算,如果我们将第七区一套净水系统的运行模式从‘连续’调整为‘峰谷’模式,配合小型蓄水装置,能否在保障基本供水的前提下,降低百分之三十的峰值能耗?”
资源管理部的年轻人飞快地操作起来,几秒钟后回答:“理论上可行,但需要第七区配合调整用水时间,可能会造成不便。”
“吴工,你看呢?”林峻看向第七区代表。
吴工皱了皱眉,思索片刻:“不方便总比没水好。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平台发布用水指南,动员居民错峰储水。”
“好。”林峻点头,又看向第十二区代表,“农业区的能源需求是刚性的。这样,我们从本月的行政和公共服务能耗中,挤出0.2个基数作为补充。政务中心和非关键公共设施的照明、空调温度下调标准,大家克服一下。”
这个决定让在场的一些官员面露难色,但没人出声反对。林峻的威信,是在这五年里,通过一次次看似“吃亏”的率先垂范建立起来的。
“那么,暂时这样决定。”林峻一锤定音,“资源管理部协助第七区完成系统调整和模块更换,能耗监控中心密切注意电网负荷。散会前,请各部门将本次决议摘要和实施细则上传至公共决策平台,接受监督。”
一场潜在的危机,在繁琐的协商和有限的资源腾挪中暂时化解。代表们的虚拟影像陆续消失,会议室里只剩下林峻和几位核心工作人员。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这仅仅是今天上午处理的十几个议题中的一个。
“首席代表,北区边境哨所报告,昨夜拦截了一小股试图潜入的武装流民,已缴械并移交给了安置点。”安保部门的负责人递上一份电子报告。
“嗯,按流程处理,确保人道待遇,查明他们的来源和意图。”林峻快速浏览着报告,“另外,通知雷震总教官,加强边境巡逻队的训练和装备,这类事件最近有点频繁。”
“明白。”
这时,林峻的私人通讯器发出了一声轻微的震动。他点开,是苏雨晴发来的信息,只有简短的一句:“午后老地方见?带了新茶。”
看到信息,林峻紧绷的脸上才露出一丝真正的柔和。他回复了一个“好”字。
午后,林峻离开了喧嚣的政务中心,步行来到城市边缘的一处高地上。这里曾经是一个公园,如今大部分区域被开垦成了社区菜园,只在角落保留了一片小树林和一座凉亭。苏雨晴已经等在那里,石桌上放着一套简单的茶具,一个小炉子正咕嘟咕嘟地烧着水。
她穿着素雅的便装,比起五年前,气质更加沉静温婉,仿佛混乱世界中的一块定心石。她看到林峻,微微一笑,递给他一杯刚沏好的茶。茶汤清亮,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气。
“听说上午的会开得很激烈?”苏雨晴轻声问。
林峻接过茶杯,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暖意,苦笑道:“老问题,资源和需求的矛盾。有时候真怀念巴别塔时代,至少不用为这些具体到一度电、一升水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但那时的‘高效’,是以剥夺所有人的选择权为代价的。”苏雨晴看着他,眼神清澈,“现在虽然慢,虽然乱,但每一个决定,都浸透着参与者的汗水和智慧。这才是活生生的社会,林峻。”
林峻抿了一口茶,点了点头:“我知道。只是……感觉像在推一块永远到不了山顶的巨石。”
“你不是一个人。”苏雨晴的手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看看脚下这座城市,它可能在巴别塔的标准里不够‘完美’,但它充满了声音,充满了尝试。我最近在跟进几个社区心理支持项目,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适应这种自我负责的生活,虽然会有焦虑,但他们也在其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和归属感。这就是进步。”
两人沉默了片刻,享受着难得的宁静。微风拂过,带来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从高地望下去,重建中的滨海市尽收眼底。许多建筑依旧带着伤痕,脚手架和临时板房随处可见,但街道上行人如织,小型电动汽车和自行车穿梭不息,远处工地上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更远处,社区农场的一片片绿色生机盎然。一种杂乱却蓬勃的生命力,在城市中涌动。
“对了,”苏雨晴像是想起什么,“平台数据库里,最近出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匿名咨询案例。”
“哦?”林峻挑眉。
“主要是关于……存在的意义。”苏雨晴斟酌着用词,“在巴别塔时代,人生道路几乎被设定好。现在突然拥有了巨大的选择自由,一些人反而陷入了迷茫和存在性焦虑。他们询问‘我该如何度过一生?’‘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这类问题的人数和频率,在过去三个月有显着上升。”
林峻若有所思:“这是好事,说明人们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了。但也需要引导,避免滑向虚无主义。你的项目可以多关注这方面。”
“已经在做了。我们计划在平台上开设一系列关于哲学、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的公开课和讨论区。”苏雨晴答道,随即她注意到林峻眉宇间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你似乎还有别的心事?”
林峻放下茶杯,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微型投影器,在空中投射出一份加密报告。“技术安全部凌晨发来的。监测到在过去的七十二小时内,位于西半球废弃地带的几个早期预警节点,捕获到数次极其微弱、来源不明的异常数据流。信号特征很古怪,不像是自然现象,也不符合已知的任何残存网络或敌对势力的通讯模式。”
报告上只有干巴巴的技术描述和波形图,苏雨晴看不太懂,但她能感受到林峻的重视。“是‘统一阵线’的新花样?还是那些躲起来的‘磐石’残部?”
“不确定。”林峻摇了摇头,“信号太微弱,断断续续,无法追踪源头。陆星宇和顾铭生那边也在跟进分析,但目前还没有结论。深潜者也没有任何提示。”
他关闭了投影,目光投向湛蓝的天空,仿佛要穿透大气层,望向那无垠的宇宙深处。“但愿只是系统干扰,或者某个被遗忘的旧设备垂死挣扎发出的噪音。”
但一种直觉告诉他,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在推翻旧神之后,人类刚刚学会蹒跚独行,任何来自未知领域的风吹草动,都足以挑动最敏感的神经。
苏雨晴握住他的手,轻声说:“无论是什么,我们一起去面对。”
林峻收回目光,看向身边坚定的伴侣,心中的一丝不安稍稍平复。他反握住她的手,点了点头。
夕阳开始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长。脚下,属于人类自己的城市,正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迎接着又一个夜晚。而在林峻看不见的数字海洋深处,那些微弱而古怪的信号,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然未能立刻激起波澜,却已悄然改变了水底的生态。遥远的星海之中,似乎有目光,正漫不经心地投向这颗刚刚吵吵嚷嚷着,决定自己命运的蓝色星球。
(第一章 完)
林峻坐在桌首,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光滑的桌面。他看起来比五年前沧桑了些,眼角刻上了细纹,但眼神依旧沉稳,只是那沉稳之下,藏着一丝被无数琐碎事务磨砺出的疲惫。他面前悬浮着数面光屏,上面密密麻麻滚动着数据、图表和来自不同社区的代表发言申请列表。今天,是月度跨社区资源协调会。
“下一个议题,第七区提交的,‘关于增配净水系统过滤模块及相应能源配额的申请’。”主持会议的副秘书长,一位干练的中年女性,声音平稳地念道。
光屏上立刻弹出第七区代表的实时画面,那是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工程师,姓吴。“首席代表,”他对着林峻的方向微微颔首,语气急切,“我们区的三套大型净水系统,有两套的分子过滤模块已经到了强制更换周期。上次普查时已经报备过。如果没有新模块,我们的净水产能将下降百分之六十,至少三万人将面临用水紧张!”
林峻点了点头,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将目光投向另一块光屏。“资源管理部的评估报告出来了吗?”
资源管理部的代表,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立刻接口:“首席代表,报告已生成。目前全球库存的通用型分子过滤模块确实紧张。第七区的情况符合优先更换条件。但是,问题在于能源配额。每套模块全功率运行,需要额外占用0.5个基数的区域电网负荷。而本月我们的能源盈余,在预留了医疗和基础通讯保障后,仅剩0.8个基数。”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那就先换一套!”第七区的吴工立刻说道,“先保障基本用水,剩下的我们再想办法!”
“吴工,这不是办法。”另一个声音插入,是第十二区的代表,一个负责农业水培工厂的负责人,“我们区的水培农场下个月进入采收季,光照和营养液循环都需要稳定电力。如果能源配额被占用,食物产量会受影响,这关系到更多人的饭碗!”
“食物重要,水就不重要了吗?”吴工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我没说水不重要,但需要一个优先顺序!首席代表,我们是否可以启动紧急预案,调用战略储备能源?”
“战略储备能源的动用需要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投票通过,而且仅限于灾害和战争状态。”副秘书长提醒道。
“用水危机难道不是灾害?”
“但还没到那个程度……”
争论开始升温,不同社区的代表为了各自的利益据理力争。林峻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这就是新秩序的日常,没有巴别塔系统一键优化的冷漠效率,只有充满烟火气、也时常令人头疼的争吵与妥协。他目光扫过光屏上一个个或焦虑、或激动、或无奈的面孔,这些都是他试图守护的人,也是他必须平衡的利益方。
“诸位,”在争论的间隙,林峻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让会议室迅速安静下来,“第七区的用水问题必须解决,第十二区的粮食生产同样不能受影响。资源管理部,请重新核算,如果我们将第七区一套净水系统的运行模式从‘连续’调整为‘峰谷’模式,配合小型蓄水装置,能否在保障基本供水的前提下,降低百分之三十的峰值能耗?”
资源管理部的年轻人飞快地操作起来,几秒钟后回答:“理论上可行,但需要第七区配合调整用水时间,可能会造成不便。”
“吴工,你看呢?”林峻看向第七区代表。
吴工皱了皱眉,思索片刻:“不方便总比没水好。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平台发布用水指南,动员居民错峰储水。”
“好。”林峻点头,又看向第十二区代表,“农业区的能源需求是刚性的。这样,我们从本月的行政和公共服务能耗中,挤出0.2个基数作为补充。政务中心和非关键公共设施的照明、空调温度下调标准,大家克服一下。”
这个决定让在场的一些官员面露难色,但没人出声反对。林峻的威信,是在这五年里,通过一次次看似“吃亏”的率先垂范建立起来的。
“那么,暂时这样决定。”林峻一锤定音,“资源管理部协助第七区完成系统调整和模块更换,能耗监控中心密切注意电网负荷。散会前,请各部门将本次决议摘要和实施细则上传至公共决策平台,接受监督。”
一场潜在的危机,在繁琐的协商和有限的资源腾挪中暂时化解。代表们的虚拟影像陆续消失,会议室里只剩下林峻和几位核心工作人员。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这仅仅是今天上午处理的十几个议题中的一个。
“首席代表,北区边境哨所报告,昨夜拦截了一小股试图潜入的武装流民,已缴械并移交给了安置点。”安保部门的负责人递上一份电子报告。
“嗯,按流程处理,确保人道待遇,查明他们的来源和意图。”林峻快速浏览着报告,“另外,通知雷震总教官,加强边境巡逻队的训练和装备,这类事件最近有点频繁。”
“明白。”
这时,林峻的私人通讯器发出了一声轻微的震动。他点开,是苏雨晴发来的信息,只有简短的一句:“午后老地方见?带了新茶。”
看到信息,林峻紧绷的脸上才露出一丝真正的柔和。他回复了一个“好”字。
午后,林峻离开了喧嚣的政务中心,步行来到城市边缘的一处高地上。这里曾经是一个公园,如今大部分区域被开垦成了社区菜园,只在角落保留了一片小树林和一座凉亭。苏雨晴已经等在那里,石桌上放着一套简单的茶具,一个小炉子正咕嘟咕嘟地烧着水。
她穿着素雅的便装,比起五年前,气质更加沉静温婉,仿佛混乱世界中的一块定心石。她看到林峻,微微一笑,递给他一杯刚沏好的茶。茶汤清亮,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气。
“听说上午的会开得很激烈?”苏雨晴轻声问。
林峻接过茶杯,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暖意,苦笑道:“老问题,资源和需求的矛盾。有时候真怀念巴别塔时代,至少不用为这些具体到一度电、一升水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但那时的‘高效’,是以剥夺所有人的选择权为代价的。”苏雨晴看着他,眼神清澈,“现在虽然慢,虽然乱,但每一个决定,都浸透着参与者的汗水和智慧。这才是活生生的社会,林峻。”
林峻抿了一口茶,点了点头:“我知道。只是……感觉像在推一块永远到不了山顶的巨石。”
“你不是一个人。”苏雨晴的手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看看脚下这座城市,它可能在巴别塔的标准里不够‘完美’,但它充满了声音,充满了尝试。我最近在跟进几个社区心理支持项目,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适应这种自我负责的生活,虽然会有焦虑,但他们也在其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和归属感。这就是进步。”
两人沉默了片刻,享受着难得的宁静。微风拂过,带来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从高地望下去,重建中的滨海市尽收眼底。许多建筑依旧带着伤痕,脚手架和临时板房随处可见,但街道上行人如织,小型电动汽车和自行车穿梭不息,远处工地上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更远处,社区农场的一片片绿色生机盎然。一种杂乱却蓬勃的生命力,在城市中涌动。
“对了,”苏雨晴像是想起什么,“平台数据库里,最近出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匿名咨询案例。”
“哦?”林峻挑眉。
“主要是关于……存在的意义。”苏雨晴斟酌着用词,“在巴别塔时代,人生道路几乎被设定好。现在突然拥有了巨大的选择自由,一些人反而陷入了迷茫和存在性焦虑。他们询问‘我该如何度过一生?’‘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这类问题的人数和频率,在过去三个月有显着上升。”
林峻若有所思:“这是好事,说明人们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了。但也需要引导,避免滑向虚无主义。你的项目可以多关注这方面。”
“已经在做了。我们计划在平台上开设一系列关于哲学、心理学和生命教育的公开课和讨论区。”苏雨晴答道,随即她注意到林峻眉宇间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你似乎还有别的心事?”
林峻放下茶杯,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微型投影器,在空中投射出一份加密报告。“技术安全部凌晨发来的。监测到在过去的七十二小时内,位于西半球废弃地带的几个早期预警节点,捕获到数次极其微弱、来源不明的异常数据流。信号特征很古怪,不像是自然现象,也不符合已知的任何残存网络或敌对势力的通讯模式。”
报告上只有干巴巴的技术描述和波形图,苏雨晴看不太懂,但她能感受到林峻的重视。“是‘统一阵线’的新花样?还是那些躲起来的‘磐石’残部?”
“不确定。”林峻摇了摇头,“信号太微弱,断断续续,无法追踪源头。陆星宇和顾铭生那边也在跟进分析,但目前还没有结论。深潜者也没有任何提示。”
他关闭了投影,目光投向湛蓝的天空,仿佛要穿透大气层,望向那无垠的宇宙深处。“但愿只是系统干扰,或者某个被遗忘的旧设备垂死挣扎发出的噪音。”
但一种直觉告诉他,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在推翻旧神之后,人类刚刚学会蹒跚独行,任何来自未知领域的风吹草动,都足以挑动最敏感的神经。
苏雨晴握住他的手,轻声说:“无论是什么,我们一起去面对。”
林峻收回目光,看向身边坚定的伴侣,心中的一丝不安稍稍平复。他反握住她的手,点了点头。
夕阳开始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长。脚下,属于人类自己的城市,正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迎接着又一个夜晚。而在林峻看不见的数字海洋深处,那些微弱而古怪的信号,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然未能立刻激起波澜,却已悄然改变了水底的生态。遥远的星海之中,似乎有目光,正漫不经心地投向这颗刚刚吵吵嚷嚷着,决定自己命运的蓝色星球。
(第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