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市的雨季来临了。连绵的细雨洗刷着街道,也给这座刚刚经历动荡的城市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滤镜。雨水敲打着政务中心顶层的窗户,发出细密而持续的声响。
林峻站在窗前,看着雨幕中模糊的城市轮廓。距离顾铭生那次短暂而诡异的苏醒已经过去了一周。这一周里,顾铭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昏睡与短暂清醒交替的状态。清醒时,他依旧会吐出一些零碎而令人费解的词语,涉及“数据流”、“协议”、“结构熵”等概念,偶尔还会夹杂着几个似乎与巴别塔底层架构相关的古老代码片段。他的脑波活动依旧异常,与“星语”信号的微弱关联也持续存在,但并未再出现之前那样剧烈的波动。
医疗团队束手无策,只能将其定义为“原因不明的持续性意识障碍伴特殊感知现象”。陆星宇则带领着一个小组,日夜不停地记录和分析着顾铭生每一次清醒时的话语和脑波数据,试图从中破译出有用的信息,但进展缓慢。
桌上的光屏闪烁了一下,提示有新的加密文件送达。林峻收回目光,坐回办公桌前。是陈谨源医生发来的报告。这份报告比预期晚了好几天。
林峻点开报告。报告的开头部分,是陈医生对近期社区医疗工作的常规总结,语气平和,数据详实。但翻到后半部分,画风陡然一变。陈医生用极其谨慎和客观的笔触,描述了他发现的三个特殊病例,以及他在旧数据库碎片中找到的、与“阿耳忒弥斯之瞳”项目相关的基因序列线索。
他没有给出任何确定的结论,只是将事实和数据罗列出来,并附上了详细的检测图谱和基因比对结果。但在报告的结尾,他写道:
“……上述发现是否具有关联性,以及其背后是否涉及更深层次、更广泛的研究活动,本人无法确定。鉴于相关项目(‘阿耳忒弥斯之瞳’)的历史敏感性和潜在伦理风险,认为有必要将此情况上报,供上级部门研判。建议:对类似非典型神经功能增强或情感淡漠病例保持警惕,并考虑对特定人群进行更深入的基因筛查和长期追踪。”
报告的语气始终保持着一名医生的冷静与克制,但字里行间透出的信息,却让林峻的眉头越皱越紧。
“阿耳忒弥斯之瞳”……又一个禁忌项目的名字。与李琟的“普罗米修斯之火”如此相似,都带着一种妄图扮演神只的傲慢。陈医生的发现,似乎暗示着这类研究并非李琟独创,其根源可能更深,更久远。是“元老会”的手笔?还是巴别塔时期其他未被揭露的暗面?
林峻立刻将这份报告转发给了苏雨晴和“堡垒”,并附上了自己的批示:“高度关注。由苏主任牵头,组织医学、遗传学及历史档案专家进行秘密核查。‘堡垒’负责提供必要的安全支持,确保调查过程绝对保密。”
处理完这件事,林峻感到一阵疲惫。地面的暗流尚未理清,星空的压力与日俱增,现在又出现了可能涉及更广泛人群的潜在基因层面的隐患。他揉了揉太阳穴,目光落在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上。
雨,还在下。仿佛要将这座城市里里外外都冲刷一遍,但有些深植于历史和人性深处的污垢,或许并非雨水能够洗净。
这时,内线通讯响起,是苏雨晴。
“林峻,看到了陈医生的报告。”苏雨晴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一丝凝重,“我已经联系了两位绝对可靠的遗传学专家,他们会秘密参与核查。另外,‘堡垒’那边也已经开始行动,会暗中保护陈医生和他的诊所。”
“很好。”林峻应道,“这件事必须谨慎。在查明真相之前,不能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恐慌。”
“我明白。”苏雨晴顿了顿,语气略显犹豫,“还有一件事……关于顾顾问那边。陆星宇刚刚提交了一份分析摘要,他认为顾铭生清醒时那些碎片化的话语,可能并非胡言乱语,而是在描述他感知到的……某种‘信息景观’。他建议,或许可以尝试用更结构化的方式与顾铭生进行‘沟通’,比如,展示一些特定的符号、代码或者数学模型,观察他的反应。”
林峻沉吟片刻。这无疑又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尝试。但面对顾铭生这个唯一的、活着的“接口”,似乎也没有太多更好的选择。
“可以小范围尝试。”林峻最终同意,“由陆星宇负责,你这边派一位心理学专家远程协助。前提是,必须确保顾铭生的生理和心理安全,一旦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所有过程,详细记录。”
结束通讯,办公室内重新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窗外的雨声和机器低沉的运行声。林峻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陈谨源的报告,像一块投入池塘的石头,虽然来得迟了些,却激起了新的涟漪。它提醒着林峻,敌人不仅仅在星空之外,在阴影之中,也可能隐藏在人类自身的基因密码里。这场守护文明的战争,战线比他想象的还要漫长,还要复杂。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待审阅文件,是“边境观测项目”的初步预算方案。看着那串长长的、令人咋舌的数字,林峻深吸了一口气,拿起电子笔,在批准栏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无论前路如何艰难,该做的事情,一件也不能停下。
林峻站在窗前,看着雨幕中模糊的城市轮廓。距离顾铭生那次短暂而诡异的苏醒已经过去了一周。这一周里,顾铭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昏睡与短暂清醒交替的状态。清醒时,他依旧会吐出一些零碎而令人费解的词语,涉及“数据流”、“协议”、“结构熵”等概念,偶尔还会夹杂着几个似乎与巴别塔底层架构相关的古老代码片段。他的脑波活动依旧异常,与“星语”信号的微弱关联也持续存在,但并未再出现之前那样剧烈的波动。
医疗团队束手无策,只能将其定义为“原因不明的持续性意识障碍伴特殊感知现象”。陆星宇则带领着一个小组,日夜不停地记录和分析着顾铭生每一次清醒时的话语和脑波数据,试图从中破译出有用的信息,但进展缓慢。
桌上的光屏闪烁了一下,提示有新的加密文件送达。林峻收回目光,坐回办公桌前。是陈谨源医生发来的报告。这份报告比预期晚了好几天。
林峻点开报告。报告的开头部分,是陈医生对近期社区医疗工作的常规总结,语气平和,数据详实。但翻到后半部分,画风陡然一变。陈医生用极其谨慎和客观的笔触,描述了他发现的三个特殊病例,以及他在旧数据库碎片中找到的、与“阿耳忒弥斯之瞳”项目相关的基因序列线索。
他没有给出任何确定的结论,只是将事实和数据罗列出来,并附上了详细的检测图谱和基因比对结果。但在报告的结尾,他写道:
“……上述发现是否具有关联性,以及其背后是否涉及更深层次、更广泛的研究活动,本人无法确定。鉴于相关项目(‘阿耳忒弥斯之瞳’)的历史敏感性和潜在伦理风险,认为有必要将此情况上报,供上级部门研判。建议:对类似非典型神经功能增强或情感淡漠病例保持警惕,并考虑对特定人群进行更深入的基因筛查和长期追踪。”
报告的语气始终保持着一名医生的冷静与克制,但字里行间透出的信息,却让林峻的眉头越皱越紧。
“阿耳忒弥斯之瞳”……又一个禁忌项目的名字。与李琟的“普罗米修斯之火”如此相似,都带着一种妄图扮演神只的傲慢。陈医生的发现,似乎暗示着这类研究并非李琟独创,其根源可能更深,更久远。是“元老会”的手笔?还是巴别塔时期其他未被揭露的暗面?
林峻立刻将这份报告转发给了苏雨晴和“堡垒”,并附上了自己的批示:“高度关注。由苏主任牵头,组织医学、遗传学及历史档案专家进行秘密核查。‘堡垒’负责提供必要的安全支持,确保调查过程绝对保密。”
处理完这件事,林峻感到一阵疲惫。地面的暗流尚未理清,星空的压力与日俱增,现在又出现了可能涉及更广泛人群的潜在基因层面的隐患。他揉了揉太阳穴,目光落在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上。
雨,还在下。仿佛要将这座城市里里外外都冲刷一遍,但有些深植于历史和人性深处的污垢,或许并非雨水能够洗净。
这时,内线通讯响起,是苏雨晴。
“林峻,看到了陈医生的报告。”苏雨晴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一丝凝重,“我已经联系了两位绝对可靠的遗传学专家,他们会秘密参与核查。另外,‘堡垒’那边也已经开始行动,会暗中保护陈医生和他的诊所。”
“很好。”林峻应道,“这件事必须谨慎。在查明真相之前,不能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恐慌。”
“我明白。”苏雨晴顿了顿,语气略显犹豫,“还有一件事……关于顾顾问那边。陆星宇刚刚提交了一份分析摘要,他认为顾铭生清醒时那些碎片化的话语,可能并非胡言乱语,而是在描述他感知到的……某种‘信息景观’。他建议,或许可以尝试用更结构化的方式与顾铭生进行‘沟通’,比如,展示一些特定的符号、代码或者数学模型,观察他的反应。”
林峻沉吟片刻。这无疑又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尝试。但面对顾铭生这个唯一的、活着的“接口”,似乎也没有太多更好的选择。
“可以小范围尝试。”林峻最终同意,“由陆星宇负责,你这边派一位心理学专家远程协助。前提是,必须确保顾铭生的生理和心理安全,一旦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所有过程,详细记录。”
结束通讯,办公室内重新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窗外的雨声和机器低沉的运行声。林峻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陈谨源的报告,像一块投入池塘的石头,虽然来得迟了些,却激起了新的涟漪。它提醒着林峻,敌人不仅仅在星空之外,在阴影之中,也可能隐藏在人类自身的基因密码里。这场守护文明的战争,战线比他想象的还要漫长,还要复杂。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待审阅文件,是“边境观测项目”的初步预算方案。看着那串长长的、令人咋舌的数字,林峻深吸了一口气,拿起电子笔,在批准栏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无论前路如何艰难,该做的事情,一件也不能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