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冰原序曲-《罪裁者》

  南极。

  这片被亿万年冰雪覆盖的白色荒漠,是地球最后的边疆,极端寒冷、干燥,风速可达飓风级别,是生命的禁区,也是无数秘密的天然冰柜。当“第三个信标可能在南极”这一用陆光煦生命换来的情报被确认后,专案组的指挥中心内,空气仿佛都凝结成了冰。

  所有的线索,在经历无数曲折、牺牲和误导之后,如同无数条支流,最终汇向了这片地球最南端的冰封之地。

  “郑怀山笔记指向北极,‘定星盘’最初也指向北方……这很可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烟雾弹。”一位战略分析专家指着全球地图,“‘园丁’或者‘隐修会’利用我们对古老记载和仪器的信任,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相反的方向。而陆光煦……他体内的共鸣或许才是最真实的罗盘。”

  “光是谎言……”苏雨晴重复着这最后的警告,“南极有极光,但更可能指的是某种……伪装。那个信标‘心渊之井’,可能被隐藏在了某种我们视为正常或壮丽的自然现象之下。”

  目标锁定,但行动难度超乎想象。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由《南极条约》体系管理,主要用于和平科研。任何大规模的、带有军事或准军事性质的行动,都会引发国际社会的极度敏感和强烈反应。而且,南极大陆面积巨大,环境恶劣,在没有精确坐标的情况下,寻找一个可能被伪装或隐藏的“信标”,无异于大海捞针。

  经过最高级别的协调和极其隐秘的外交运作,一项代号“冰风勘测”的绝密行动计划被迅速制定。明面上,这是一支由顶尖极地科学家、地质学家和气候学家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前往南极某特定区域进行一项关于“远古冰芯与气候变化”的长期研究。实际上,科考队的核心成员全部由林峻、苏雨晴以及精心挑选的特种作战队员和技术支持专家伪装。他们的真正任务,是寻找并确认“心渊之井”的存在,并评估其威胁。

  大量的极地生存装备、科研仪器,以及……一些经过特殊伪装和能量屏蔽的侦查、防御甚至破坏性设备,被分批次、通过不同渠道运往南极边缘的考察站。

  在出发前,专家团队对陆光煦最后传回的“南极”和“光是谎言”信息进行了最深入的剖析。结合郑怀山笔记中“心渊之井…吞噬…”的描述,他们推测,这个信标可能并非一个实体建筑,而更像一个……能量的“漏斗”或“裂隙”,其表现形式可能极其隐蔽,甚至可能与南极冰盖下的地质结构、磁场异常或者某种尚未被理解的自然现象有关。而“光是谎言”,很可能意味着它周围存在着某种视觉或能量层面的欺骗场。

  “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活着的陷阱。”一位物理学家忧心忡忡地警告。

  与此同时,对“园丁”和“隐修会”残余势力的监控并未放松。沈宏毅的离奇死亡和周秉坤的植物人状态,表明“园丁”依然有能力进行远程干预。国际刑警的通报显示,近期有几个与“长生集团”有隐秘关联的科研或探险团队,也以各种名义向南极方向集结。显然,对方也没有放弃,最终的争夺战,不可避免。

  凛冬将至,在北半球步入盛夏之时,林峻和苏雨晴所在的“科考队”,搭乘一艘拥有破冰能力的科考船,从南美洲最南端的港口出发,驶向了那片被咆哮西风带环绕的、充满未知与危险的白色大陆。

  航行穿越德雷克海峡是第一道考验。被称为“杀人西风带”的这里,风浪之大,让这艘数千吨的科考船也如同树叶般剧烈颠簸。冰山如同幽灵般在浓雾与浪涛中若隐若现。所有人都承受着巨大的生理不适,但精神却高度紧绷。

  苏雨晴站在船舷,裹紧了厚重的防寒服,望着窗外那一片混沌的灰蓝色。海鸟在风暴中艰难地翱翔,发出凄厉的鸣叫。她想起了陆光煦,想起了他最后那绝望而决绝的眼神。这片纯净而残酷的冰原,真的隐藏着通往所谓“真实”的门扉吗?还是说,那只是一个吞噬一切的毁灭漩涡?

  林峻走到她身边,他的脸色同样凝重。“我们没有退路了。”他沉声道,“无论下面是什么,我们都必须面对。”

  经过数天的艰难航行,科考船终于突破了浮冰区,抵达了预定的登陆点——位于南极大陆东部、一片巨大冰架边缘的临时基地。这里已经提前由先遣小队建立起来,几座白色的预制舱房如同雪地上的甲虫,在无尽的白色和呼啸的风声中,显得格外渺小和孤独。

  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开始。极端低温(可达零下数十摄氏度)、强风、白化天气(天地一色,失去所有参照物)、冰裂隙……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队员们需要适应重型防寒装备,学习冰原驾驶和生存技巧,同时还要进行“科研”活动以掩盖真实目的。

  他们携带了最先进的地质雷达、次声波探测仪、磁场和重力异常扫描设备,开始对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化勘察。每一天,小队成员驾驶着雪地车,在苍茫的冰原上艰难跋涉,布设传感器,分析传回的数据。

  时间一天天过去,进展缓慢。广袤的冰盖之下,是厚达数千米的冰层和复杂的地形,寻找一个特定的能量异常点,难度极大。而南极的天气说变就变,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常常将队伍困在营地数日,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心和意志。

  直到他们抵达南极的第三周,在一次对一片被称为“幽灵峡谷”的巨大冰裂隙区域进行深入探测时,地质雷达传回了一组异常清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图像。

  在厚达近两千米的冰层之下,峡谷的底部,并非预想的基岩,而是一个巨大的、近乎完美的……**圆形空洞**!空洞的直径估计超过五百米,其边缘异常光滑,仿佛被某种力量精心切割过。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空洞的中心,雷达显示出一个强烈的、持续的能量源,其辐射模式与之前“定星盘”探测到的能量特征,有某种诡异的相似性!

  而根据磁场和次声波数据反馈,这个空洞的上方,正是南极极光活动的一个异常频繁和强烈的区域!绚丽的极光如同巨大的帷幕,时常在这片冰原上空舞动,被视为自然奇观。

  “光是谎言……”苏雨晴看着探测数据和头顶那变幻莫测、美轮美奂的绿色光带,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难道,这壮丽的极光,就是掩盖下方那个恐怖“心渊之井”的……“谎言”?

  他们,可能找到了。

  冰原的序曲,已然奏响。而通往深渊的井口,就在这极致美丽与极端严酷的交织之下,静静地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