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破蒙军初练,老经验撞上新战术-《丐帮神丐》

  学堂的事儿刚理顺,我就马不停蹄地琢磨起组建“破蒙军”的事儿。

  襄阳保卫战那会儿,我就发现丐帮弟子虽然勇猛,但大多是街头拼杀练出来的野路子,没经过系统训练,打起仗来全靠一股子蛮劲,伤亡不小。要是真遇上蒙古大军的正规军,光靠勇气可不够。所以这次改革,组建一支精锐的抗蒙部队,是重中之重。

  耶律齐对这事儿挺支持,特意把襄阳城外的一座废弃营寨拨给了我,还允许我在各分舵挑选弟子。消息传出去没几天,报名的弟子就挤破了头。毕竟能摆脱乞讨的苦日子,专门打仗立功,对很多年轻弟子来说,是天大的机会。

  我挑人的标准很简单:一是年纪在十六到二十五岁之间,身体结实;二是脑子灵活,能听明白指令;三是得有血性,不怕死。至于武功高低,我倒没太在意——野路子武功练得再熟,遇上正规战术也白搭,不如从头教起。

  最后挑了足足五百名弟子,清一色的年轻小伙子,眼神里都透着一股冲劲。我给这支部队起名叫“破蒙军”,意思很明确:专门打破蒙古人的入侵,保家卫国。

  开营第一天,我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丐帮弟子服,站在营寨的土台上,看着下面整齐列队的五百名弟子,心里挺感慨。想当初我刚穿越过来,还是个连帮费都交不起的污衣袋弟子,现在竟然要训练一支丐帮精锐部队,这日子过得跟做梦似的。

  “各位兄弟!”我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今天,破蒙军正式成立了!你们都是从各分舵挑出来的精英,往后,你们不再是只会乞讨的丐帮弟子,而是保家卫国的战士!你们的使命,就是抗击蒙古,保护咱们南宋的百姓,保护咱们丐帮的兄弟!”

  下面的弟子们听得热血沸腾,齐声喊道:“抗击蒙古!保家卫国!”

  喊声响彻云霄,震得旁边的树枝都簌簌作响。我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但我丑话说在前面,进了破蒙军,就得守破蒙军的规矩!第一,绝对服从命令,不管我说什么,都得照着做,不能有半点含糊;第二,刻苦训练,我会把我所有的本事都教给你们,能不能学会,就看你们用不用心;第三,不准欺压百姓,不准同门相残,违者严惩不贷!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弟子们又是一声齐喊。

  我刚说完,人群里就站出一个人,大声说道:“林长老,俺叫石勇,以前是街头卖艺的,会点拳脚功夫。俺想问,您要教俺们啥本事?是降龙掌法还是打狗棒法?”

  石勇长得人高马大,胳膊比我大腿还粗,一看就是个练家子。他这话问出了不少弟子的心声,大伙儿都齐刷刷地看着我,眼里满是期待。

  我笑了笑:“降龙掌法和打狗棒法,以后会教你们,但不是现在。咱们破蒙军,要练的是能打赢蒙古人的本事。蒙古人擅长骑射,战术灵活,光靠单打独斗的武功,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咱们要练队列、练配合、练战术,还要练怎么对付骑兵、怎么破解他们的攻城战术!”

  “队列?配合?”石勇挠了挠头,一脸不解,“林长老,打仗不就是你一拳我一脚,谁拳头硬谁就赢吗?练那些玩意儿有啥用?”

  不少弟子也跟着点头,显然对我的说法不太认同。在他们眼里,打仗就是拼武功、拼勇气,哪听过什么队列战术。

  我没急着反驳,而是说道:“光说没用,咱们现场试试。石勇,你再找三个武功最好的兄弟,跟我手下的四个人比试比试。”

  石勇一听,眼睛一亮,立刻喊了三个身材魁梧的弟子站了出来。我则从报名的弟子里,挑了四个身材中等、武功不算顶尖但看着挺机灵的年轻人。

  “规则很简单,”我说道,“你们四个攻,他们四个防,谁能把对方撂倒就算赢。”

  石勇四人对视一眼,二话不说就冲了上去。他们四个都是练过武功的,出拳踢腿都带着风,招招直奔要害。而我挑的四个年轻人,没什么章法,只能狼狈地躲闪,没过几个回合就被石勇四人撂倒在地。

  石勇得意地拍了拍手:“林长老,您看,还是武功厉害管用!”

  弟子们也纷纷议论起来,觉得我说的那些都是花架子。

  我笑了笑:“别急,再试一次。这次,你们四个听我指挥。”

  我把那四个年轻人叫到身边,快速说道:“等会儿他们冲上来,你们两个守住左右两边,别让他们包抄;你们两个正面牵制,不用跟他们硬拼,就用走位缠着他们,等我喊‘攻’,你们再一起动手,攻他们下盘。”

  四个年轻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重新站到了场中央。

  石勇四人再次冲了上来,依旧是猛打猛冲的路子。我站在旁边,大声指挥:“左边的,拦住他!右边的,别让他绕过来!正面的,退两步,缠紧他们!”

  四个年轻人虽然紧张,但还是照着我的指挥做。左边的弟子拦住了想包抄的石勇,右边的弟子死死缠住另一个人,正面的两个弟子不断走位,让剩下的两个人无从下手。

  场面一下子僵持起来。石勇四人虽然武功高强,但被四个年轻人缠得动弹不得,空有一身力气却使不出来。

  “就是现在,攻!”我大喝一声。

  四个年轻人立刻一起动手,瞄准石勇四人的下盘踹去。石勇四人没料到他们会突然一起进攻,躲闪不及,纷纷被踹倒在地。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弟子们都看呆了。石勇从地上爬起来,一脸不可思议:“这……这怎么可能?他们四个武功明明不如俺们!”

  “这就是配合的威力!”我大声说道,“单打独斗,你们确实厉害,但打仗不是一对一的比试,是一群人对一群人的厮杀!蒙古人打仗,讲究的就是配合,他们的骑兵冲锋,步兵掩护,弓箭手远程支援,分工明确。要是咱们还像以前那样各自为战,就算武功再高,也只能被他们逐个击破!”

  弟子们都恍然大悟,看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敬佩。石勇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林长老,俺明白了!您教俺们,俺们一定好好学!”

  “好!”我点点头,“从今天起,咱们就开始训练!首先练队列,队列是配合的基础,只有队列整齐,才能听从指挥,协同作战!”

  接下来的日子,破蒙军的训练正式拉开序幕。每天天不亮,弟子们就起床集合,在营寨的空地上练习队列。“立正、稍息、看齐、报数”,这些现代军队的基础科目,我一个个教给他们。

  一开始,弟子们很不适应。他们自由散漫惯了,让他们站成整齐的队伍,一动不动地站半个时辰,比让他们打一架还难受。有的弟子站不住,偷偷摸摸地动来动去;有的弟子听不明白指令,总是出错;还有的弟子抱怨说:“林长老,练这些玩意儿能打胜仗吗?还不如多教我们两招武功!”

  我没少发脾气,也没少耐心劝说。我告诉他们:“队列看着简单,其实最关键。战场上,一个混乱的队伍,就算人再多,也只是一盘散沙。只有队列整齐,听从指挥,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为了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队列的重要性,我把弟子们分成两队,一队按照队列要求训练,另一队自由训练,然后让两队进行模拟对战。结果每次都是经过队列训练的队伍获胜,那些自由训练的弟子,虽然个个勇猛,但因为没有配合,总是被打得落花流水。

  久而久之,弟子们再也没有怨言,训练变得越来越认真。他们站队列的姿势越来越标准,听从指令也越来越迅速,整个破蒙军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队列训练结束后,就开始进行战术训练。我把现代军队的一些基础战术,结合南宋的实际情况,改编成适合破蒙军的战术。比如“锥形阵”,适合冲锋突破;“雁形阵”,适合远程攻击;“圆阵”,适合防御包围。

  我还专门针对蒙古骑兵,设计了一套应对战术。蒙古骑兵厉害在机动性强、冲击力大,所以我教弟子们用长柄刀和盾牌组成“刀盾阵”,抵挡骑兵冲锋;同时训练弓箭手,专门射击骑兵的马腿,让骑兵失去机动性。

  训练过程中,麻烦还是不断。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些有武功基础的弟子,总是习惯单打独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