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叶老板慷慨-《超能赶海:坐拥海洋万亿资源》

  “今天,我站在这里,面对大家伙,我知道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第一次见面,彼此间也不甚了解。

  但我要说的是,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彼此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携手共进。

  在我们的大家庭中,千万别闹什么矛盾,更不能结仇,我们要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共同面对一切困难与挑战。

  大家要服从安排,一切都要按规矩来办事。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我知道,每条船上都有自己的规矩,我不清楚别的船上有什么规矩,但在我的船上,就必须按照我的规矩来。

  我希望大家都能遵守,共同维护我们的船队秩序。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千万别给我偷奸耍滑。

  工作要实实在在,尽心尽力。

  要是给我发现了,第一次我会给予警告,原谅你一次;但若有第二次,那就直接走人,没有任何人情可讲。

  我们要的是勤劳肯干的员工,而不是投机取巧的人。

  遇到台风或者暴雨等恶劣天气,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我们就不出海了。

  这时,你们可以在家里待着,也可以出去游玩,这些我都不管。

  但有一点必须记住,那就是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随时保持联系。

  一旦有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出海的任务,打电话随叫随到,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在禁渔期期间,你们也可以来这里钓鱼,或者跟着游艇出海钓鱼,当然也可以在家里待着。

  无论你们选择哪种方式,工资都会照发。

  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你们在这里钓鱼或者出海钓的鱼,都归我所有。

  不过,每一次钓上来的收获,我都会给你们20%的提成,这是我们对你们辛勤付出的回报。

  只要你们勤勤恳恳地跟着我干,我保证一年之内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两年之内,让你们有能力盖起自己的大别墅。

  这是我对你们的承诺,也是我对我们未来的美好期许。

  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详细说一说薪酬方面的事情。工资保底每人5000元,每一次出海还有0.1%的提成。

  对于二副和技术员来说,工资保底每人6000元,每一次出海提成0.15%。这样的薪酬待遇,在行业内也算是比较优厚的了。

  而且,每年到年终的时候,我们还有年终奖发放。

  除此之外,社保我也会帮你们买齐,这是我们对员工的基本保障。

  我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工作,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叶天说完,众人纷纷鼓起掌来,也有人大声叫好。

  随即,众人纷纷讨论起来。

  有人说这里的待遇跟别的船差不多;也有人说这里的待遇有些低了。

  不过,大部分人都对这0.1%的提成和社保有了期待。

  因为别的船都是拿死工资,就算有提成也少的可怜,更不会帮你买社保。

  有很多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看这0.1%的提成到底能有多少。

  要是每一次出海都能有几百块钱的提成,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毕竟,在这个行业里,能有一份稳定且待遇不错的工作,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过了好一阵子,江涛终于喊了一声,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与决断,“大家伙都别吵吵了。今天时间也不早了,天色渐暗,明天我们还要早早出海打鱼呢,大家都准备回去吧。记住,明天早上6点,准时赶来这里集合,不要迟到。”

  听到江涛的话,众人才渐渐停止了热烈的讨论,脸上带着些许不舍与期待。他们知道,今天的相聚虽然短暂,但明天的工作将更为充实与有趣。

  这时,叶天站起身来,大声地说道:“今天大家钓上来的鱼,你们都可以全部拿回家去。家里人口少的,吃不了那么多的,也可以拿去集市上卖掉,算是今天我跟你们的见面礼。”

  叶天的话音刚落,众人纷纷叫好起来。

  “好,叶老板慷慨,常亮。”有人高声附和道。

  “叶老板大气,真是我们的福星啊!”另一个人也大声称赞道。

  “叶老板,我以后就跟定你了,你就是我们的领路人!”又有人激动地喊道。

  然而,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人提出了疑问:“叶老板,我们每个人最少都钓了两三百斤鱼,这么多鱼我们也带不走啊?这可怎么办才好?”

  “是阿叶老板,钓上来的鱼实在太多了,带回去也吃不完。这么晚了,集市上的人也都散了,也不好卖啊。”另一个人也附和道。

  叶天闻言,微微一笑,说道:“这样吧!我打个电话让收购站的人过来收购,你们觉得怎么样?这样你们既不用担心鱼带不走,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赞同:“叶老板,就按你说的办。你真是考虑得周到啊!”

  接着叶天就给李川生打了一个电话,叫他带几个工人过来这里收鱼。

  叶天又给陈文龙拨了一个电话,叫他送四十个盒饭过来。

  这30多个人,钓的鱼又多又杂,秤重计算价格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些船员一时半会也回不去,再说现在都晚上6点多了,等把所有鱼秤重完最少要八九点钟,这么晚回去还饿着肚子,那么他们家里人肯定会认为这个老板不懂事,太不关心员工,太吝啬了。

  所以无论如何叶天都要让他们填饱肚子再回家。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李川生开着一辆皮卡,后面紧跟着两辆装满鱼的水产车,缓缓地驶向了码头。

  车刚停稳,李川生就从驾驶座上跳下来,紧接着从车上下来了六个身强力壮的工人。

  这些工人显然是经验丰富,他们一下车便迅速地进入了工作状态。

  每个工人都与一名船员相对应,开始熟练地操作鱼秤,仔细地称着每条鱼的重量,并迅速计算出价格。

  而李川生则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手机,专注地进行转账付款的操作。

  他的动作迅速而准确,没有丝毫的犹豫。

  没过多久,第一个船员的鱼就称完了,价格也计算出来了——元!当这个数字被报出来时,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异常热烈,就像炸开了锅一样。

  “哇,一万多啊!”

  “这可是我们一天钓鱼的收入啊!”

  “这比我们平时出海打鱼两个月的工资还多呢!”

  人们兴奋地议论着,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接下来,其他船员的鱼也陆续称完,价格也一一公布。令人惊讶的是,这次三十多个人钓鱼的收入都非常可观,最低的也有八千多元,而最高的竟然达到了三万多元!

  在秤重计算价格的过程中,陈文龙开着一辆小货车送来了热气腾腾的盒饭。

  大家早已饥肠辘辘,看到盒饭,纷纷迫不及待地拿起就吃。

  有些人甚至一边吃着盒饭,一边还不忘盯着鱼秤,生怕错过自己的鱼被称重的瞬间。

  吃完饭,拿到钱的船员们心情格外舒畅,他们兴高采烈地开着自己的电动摩托车,满载而归地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