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城真的有异动,你兄长违背了与哀家的契约,哀家怕是...留不得你了。”
冬日降临的第一场冰雨阴寒刺骨,江绾早早披上了大氅,带着几十名宫人闯入了蓉月阁。
闪电乍暗乍明,思勒伸手攀着床檐,虽然难以看清来者的脸色,却看清了他们带来的刑具。
“娘娘这么做,不就成全了他吗?”他嘴角噙着笑,并不惧怕。
“是啊。”江绾顺势答道,她怎么不明白,北羌新可汗既发了兵又扫除了竞争对手,她如果无法利用思勒牵动北羌,那他将毫无用处。
“不过若是可敦知道了你在这里的境遇,怕是以死相逼也要可汗退兵的吧。”
“呵,”思勒无奈一笑,“她早已不再是我的母亲。”
“这话倒是有理。”江绾依旧点头称是,倒让思勒有些不明所以。
“你还不知道吧,可敦有了你兄长的骨肉,这孩子生下来,是该叫你叔父呢,还是该叫你哥哥呢?”
“你说什么?”思勒噌的一声从床上站起,他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他的母亲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苋国当作求援的筹码送给了北羌,可老可汗妻妾成群,根本不把别国的女人当人看。他的母亲为了活下去,不惜委身于他的叔伯们,每每那一个个形态丑陋的恶兽离开后,她都会想尽办法折磨自己,只是为了不再怀孕,以免被老可汗看出端倪。
在他临行前,她日日以泪洗面,二人承诺绝对会颠覆这个王国,并且母亲也向他保证,绝对不会对新可汗动真情,更不会为他生下一儿半女,可怎么能这么快,他才走不到两月,有孕的消息就能从北羌皇宫传来大昭宫廷?
那他儿时陪她一起受的苦都算什么?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巨雷伴随着思勒的嘶吼,他宛如野兽的形态让手持刑具的宫人们不禁瑟缩,不过江绾却笑得怡然,毕竟这他这副样子才是在她的意料之内。
“是真或假,不过是你一封信的事情,退不了兵,这仗哀家打,退得了兵,你也能好受些。”
江绾命人抬来桌案,放上笔墨,等着思勒动笔。
处心积虑地做这些,倒不是她惧怕北羌,而是楚南柯的动乱早已令国家军心不齐,与苋国的的摩擦又从未停止,政局还未稳定,面对这么强大的对手,怕是不会捞到什么好处。
而北羌也是如此,老可汗晚年几乎被兄弟们的势力架空,新可汗带着一众部落杀出重围,内斗刚平又遇畜疫,现在畜疫也平息了,想着趁大昭朝局混乱夺回朔风城建功立业,必然是众志成城、不容小觑。
思勒在宫人的催促下最终还是拿起了毛笔,可他看见那平整的信纸,手上又停顿了下来。
“娘娘怎么就这么确定臣的兄长意在朔风城?”
“不然呢?特勤有何高见?”江绾盯着纸张,神情有些不悦,她不确定这人是不是在拖延时间。
“只是想劝娘娘不要亲征。”思勒无奈一笑,沾了沾墨汁开始动笔。
“自然不会。”
江绾见他开始写了,才将一旁的烛台挪近了些。
那一个个陌生的苋国文字被烛光照得发亮,是母子之间相互依靠的密语,也是他们在那冰冷的宫殿中唯一的暖意。
小小的信纸被写的满满当当,等待墨迹风干之际,思勒解下了身上的一件玉佩,把它放在信件旁,似是在证明这是他亲手所书。
江绾接过信纸,苋国的字她识得几个,粗略看起来是在跟母亲说话。
“如此,就祝思勒特勤今夜好眠吧。”话音未落,她已转身准备离去,可却被思勒突如其来的叫住了。
飘摇的火光下,他问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周身仿佛灌进了雨水,把江绾再次拉入了那条冰冷的湖泊中,这几年她也想得很清楚了,清楚到足以毫不犹豫地回答。
“大的哪有小的好控制,不过可敦不是哀家,你也不是陛下。”
一扇九尺高的大门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屋内的人缩成一团在明亮的暖阁中低低啜泣,屋外的人却在如瀑的雨势中燃起熊熊野心。
“娘娘,御苑有动静,老鼠溜出来了。”玉枝在江绾耳畔密语,忽而响起的雷声仿佛在为她们遮掩。
“要派人拦吗?还是......”
江绾思索片刻,刚想开口,却见眼前成双的行灯被风吹灭了一盏。
宫女慌张地动手去点,四面八方向她投去的目光让她手脚错乱,急得满头大汗。
“不必了。”江绾摇了摇头,有些事情,决定就在一瞬间。
“此次的琼鱼宴要办得盛大些。”她话里有话,漠视着眼前的雨幕,直直走出了檐廊。
一柄柄油伞撑开,争先恐后地为她遮挡,在狂风暴雨中开辟出了一道风雨不侵的道路。
回到溪云台内,温知熠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他上前帮江绾脱下了大氅,随后又把她有些冰冷的身躯牢牢圈进了怀中。
宫人们见状都纷纷退下,独留二人在这偌大的宫殿里相互依偎。
“他就一直待在宫中吗?不若关去我府上。”
温知熠挑起话头,那思勒特勤他见过,长得确实足以令他生出危机感,而且传言他爬床的本事可不低,更何况他不在的时候就已经多了一个程诩了。
“何必如此麻烦。”江绾自然知道他是在担忧什么,只是笑笑,并不就此探讨。
“可是......可是这毕竟是后宫。”
这话似是触及了江绾的逆鳞,她神色一凛,冷声讽刺道:“怎么?你要为此上书吗?”
二人的眼神对峙了许久,她的话语中满是对尊与卑的强调,听不出他的半分醋意。
“臣并非此意。”
温知熠的双臂渐渐泄力垂落,双膝几欲弯曲,可却只是向后挪动,不曾跪下。因为他觉得如果跪着说,他们二人之间未免会有些太过陌生。
“他不过是个人质。”
江绾察觉出了眼前人的错愕,连忙上前柔声安慰道。
“况且,我曾置他于死地,又怎会再予以他荣宠?我就不怕被报复吗?”
“可是......”
温知熠还欲再辩驳什么,却被殿外的通传声打断了:“娘娘,程公子雨夜惊醒,念及其父,正舞着刀闹自尽呢!”
“什么?!”江绾惊骇,猛然脱离了温知熠的怀抱,抬腿就向殿门的方向跑去,却又被他拉了回来。
他的手攥得极紧,手背上每一道凸起的经脉似乎都在诉说着他的挽留,明明在漳州时,江绾还是这样不顾一切来看他的,怎么这么快,她就能抛下他去看别人?
“你不许去。”
不知是空气潮湿还是喉间堵塞,温知熠的声音听起来沙哑且闷顿,像是哭了,可眼角却不曾有泪痕。
江绾心头一紧,看着牢牢抓住自己手腕的那只手,它曾在莿阳县这么肆无忌惮地抓着她,也曾在教她骑马时牵着马绳不敢造次。
她不忍心伤他的,但若是错过了此次机会,那就前功尽弃了。
“放开。”
江绾奋力一甩,快步向敞开的殿门冲去,根本不敢回头。
“江绾!”
身后人的吼叫令殿中所有宫人都提了一口气,可他们也只能固守本职,将企图追去的温知熠拦下。
“大人,您不能去。”
可阻拦最终只是虚掩,他们还是纵容着他追向了雨中。
珍泽阁内点起微弱的烛光,房门紧闭,门外并没有守着宫人,但却为了通风开了一扇小窗。
银碎的剑光时而从小窗中飞出,劈砍着四周发出一阵阵闷响,直至几句温声安慰才使宝剑当啷一声坠在地上。
屋中男子的啜泣声随之而起,听起来悲痛欲绝,不由得让门外偷听的温知熠也想起了已逝的父亲。
他垂下头,强撑着心中的苦涩,试图说服自己去理解江绾的做法,可还没等他离开,便听见了程诩的哭嚎:
“不过是臣父早年受温相恩惠,不忍安排此事,洛池州他自己动手便也就罢了!为何还要记恨臣父?!为何还要给他按上通敌卖国之罪?!让他死不瞑目!”
冬日降临的第一场冰雨阴寒刺骨,江绾早早披上了大氅,带着几十名宫人闯入了蓉月阁。
闪电乍暗乍明,思勒伸手攀着床檐,虽然难以看清来者的脸色,却看清了他们带来的刑具。
“娘娘这么做,不就成全了他吗?”他嘴角噙着笑,并不惧怕。
“是啊。”江绾顺势答道,她怎么不明白,北羌新可汗既发了兵又扫除了竞争对手,她如果无法利用思勒牵动北羌,那他将毫无用处。
“不过若是可敦知道了你在这里的境遇,怕是以死相逼也要可汗退兵的吧。”
“呵,”思勒无奈一笑,“她早已不再是我的母亲。”
“这话倒是有理。”江绾依旧点头称是,倒让思勒有些不明所以。
“你还不知道吧,可敦有了你兄长的骨肉,这孩子生下来,是该叫你叔父呢,还是该叫你哥哥呢?”
“你说什么?”思勒噌的一声从床上站起,他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他的母亲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苋国当作求援的筹码送给了北羌,可老可汗妻妾成群,根本不把别国的女人当人看。他的母亲为了活下去,不惜委身于他的叔伯们,每每那一个个形态丑陋的恶兽离开后,她都会想尽办法折磨自己,只是为了不再怀孕,以免被老可汗看出端倪。
在他临行前,她日日以泪洗面,二人承诺绝对会颠覆这个王国,并且母亲也向他保证,绝对不会对新可汗动真情,更不会为他生下一儿半女,可怎么能这么快,他才走不到两月,有孕的消息就能从北羌皇宫传来大昭宫廷?
那他儿时陪她一起受的苦都算什么?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巨雷伴随着思勒的嘶吼,他宛如野兽的形态让手持刑具的宫人们不禁瑟缩,不过江绾却笑得怡然,毕竟这他这副样子才是在她的意料之内。
“是真或假,不过是你一封信的事情,退不了兵,这仗哀家打,退得了兵,你也能好受些。”
江绾命人抬来桌案,放上笔墨,等着思勒动笔。
处心积虑地做这些,倒不是她惧怕北羌,而是楚南柯的动乱早已令国家军心不齐,与苋国的的摩擦又从未停止,政局还未稳定,面对这么强大的对手,怕是不会捞到什么好处。
而北羌也是如此,老可汗晚年几乎被兄弟们的势力架空,新可汗带着一众部落杀出重围,内斗刚平又遇畜疫,现在畜疫也平息了,想着趁大昭朝局混乱夺回朔风城建功立业,必然是众志成城、不容小觑。
思勒在宫人的催促下最终还是拿起了毛笔,可他看见那平整的信纸,手上又停顿了下来。
“娘娘怎么就这么确定臣的兄长意在朔风城?”
“不然呢?特勤有何高见?”江绾盯着纸张,神情有些不悦,她不确定这人是不是在拖延时间。
“只是想劝娘娘不要亲征。”思勒无奈一笑,沾了沾墨汁开始动笔。
“自然不会。”
江绾见他开始写了,才将一旁的烛台挪近了些。
那一个个陌生的苋国文字被烛光照得发亮,是母子之间相互依靠的密语,也是他们在那冰冷的宫殿中唯一的暖意。
小小的信纸被写的满满当当,等待墨迹风干之际,思勒解下了身上的一件玉佩,把它放在信件旁,似是在证明这是他亲手所书。
江绾接过信纸,苋国的字她识得几个,粗略看起来是在跟母亲说话。
“如此,就祝思勒特勤今夜好眠吧。”话音未落,她已转身准备离去,可却被思勒突如其来的叫住了。
飘摇的火光下,他问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周身仿佛灌进了雨水,把江绾再次拉入了那条冰冷的湖泊中,这几年她也想得很清楚了,清楚到足以毫不犹豫地回答。
“大的哪有小的好控制,不过可敦不是哀家,你也不是陛下。”
一扇九尺高的大门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屋内的人缩成一团在明亮的暖阁中低低啜泣,屋外的人却在如瀑的雨势中燃起熊熊野心。
“娘娘,御苑有动静,老鼠溜出来了。”玉枝在江绾耳畔密语,忽而响起的雷声仿佛在为她们遮掩。
“要派人拦吗?还是......”
江绾思索片刻,刚想开口,却见眼前成双的行灯被风吹灭了一盏。
宫女慌张地动手去点,四面八方向她投去的目光让她手脚错乱,急得满头大汗。
“不必了。”江绾摇了摇头,有些事情,决定就在一瞬间。
“此次的琼鱼宴要办得盛大些。”她话里有话,漠视着眼前的雨幕,直直走出了檐廊。
一柄柄油伞撑开,争先恐后地为她遮挡,在狂风暴雨中开辟出了一道风雨不侵的道路。
回到溪云台内,温知熠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他上前帮江绾脱下了大氅,随后又把她有些冰冷的身躯牢牢圈进了怀中。
宫人们见状都纷纷退下,独留二人在这偌大的宫殿里相互依偎。
“他就一直待在宫中吗?不若关去我府上。”
温知熠挑起话头,那思勒特勤他见过,长得确实足以令他生出危机感,而且传言他爬床的本事可不低,更何况他不在的时候就已经多了一个程诩了。
“何必如此麻烦。”江绾自然知道他是在担忧什么,只是笑笑,并不就此探讨。
“可是......可是这毕竟是后宫。”
这话似是触及了江绾的逆鳞,她神色一凛,冷声讽刺道:“怎么?你要为此上书吗?”
二人的眼神对峙了许久,她的话语中满是对尊与卑的强调,听不出他的半分醋意。
“臣并非此意。”
温知熠的双臂渐渐泄力垂落,双膝几欲弯曲,可却只是向后挪动,不曾跪下。因为他觉得如果跪着说,他们二人之间未免会有些太过陌生。
“他不过是个人质。”
江绾察觉出了眼前人的错愕,连忙上前柔声安慰道。
“况且,我曾置他于死地,又怎会再予以他荣宠?我就不怕被报复吗?”
“可是......”
温知熠还欲再辩驳什么,却被殿外的通传声打断了:“娘娘,程公子雨夜惊醒,念及其父,正舞着刀闹自尽呢!”
“什么?!”江绾惊骇,猛然脱离了温知熠的怀抱,抬腿就向殿门的方向跑去,却又被他拉了回来。
他的手攥得极紧,手背上每一道凸起的经脉似乎都在诉说着他的挽留,明明在漳州时,江绾还是这样不顾一切来看他的,怎么这么快,她就能抛下他去看别人?
“你不许去。”
不知是空气潮湿还是喉间堵塞,温知熠的声音听起来沙哑且闷顿,像是哭了,可眼角却不曾有泪痕。
江绾心头一紧,看着牢牢抓住自己手腕的那只手,它曾在莿阳县这么肆无忌惮地抓着她,也曾在教她骑马时牵着马绳不敢造次。
她不忍心伤他的,但若是错过了此次机会,那就前功尽弃了。
“放开。”
江绾奋力一甩,快步向敞开的殿门冲去,根本不敢回头。
“江绾!”
身后人的吼叫令殿中所有宫人都提了一口气,可他们也只能固守本职,将企图追去的温知熠拦下。
“大人,您不能去。”
可阻拦最终只是虚掩,他们还是纵容着他追向了雨中。
珍泽阁内点起微弱的烛光,房门紧闭,门外并没有守着宫人,但却为了通风开了一扇小窗。
银碎的剑光时而从小窗中飞出,劈砍着四周发出一阵阵闷响,直至几句温声安慰才使宝剑当啷一声坠在地上。
屋中男子的啜泣声随之而起,听起来悲痛欲绝,不由得让门外偷听的温知熠也想起了已逝的父亲。
他垂下头,强撑着心中的苦涩,试图说服自己去理解江绾的做法,可还没等他离开,便听见了程诩的哭嚎:
“不过是臣父早年受温相恩惠,不忍安排此事,洛池州他自己动手便也就罢了!为何还要记恨臣父?!为何还要给他按上通敌卖国之罪?!让他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