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开荒-《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到底没舍得让同村人曝尸荒野。

  宋长舟和何良带着田家、宋家兄弟,一起出了趟林子,将同村人尽数入土安葬。

  柳柳的到来,也让山中的大家对外面的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

  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能够风平浪静的生活在深山之中,是多么的幸运。

  各家的建设依旧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大家都不太擅长木匠工作。

  但几乎每个人都是颇有能力的动手大师。

  自己做个桌椅板凳,钉个没什么技术要求的床板都是手到擒来。

  山居生活,也变得有序起来。

  宋钰每天都会去“鬼林”里转上一圈。

  真让她发现了人的足迹。

  只是那足迹自靠近“鬼林”后,又掉头去了他处。

  她每隔三日就会出山一趟,帮忙卖猎物的同时了解外面的局势。

  宋钰以为,税粮被送往咏安府后,流民就会大举而来。

  却不想,自上次流匪军屠村的事情过后,一切竟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

  清远县外。

  被山匪军祸害的村子到底是少数。

  能活着跑到城门外的亦是。

  县老爷不闻不问,百姓们有些失望至极满腹怨恨的离开了。

  有些则在城门外搭了个窝棚住下,靠着城内每日一次的施粥活着。

  竟也莫名的和谐。

  宋钰的猎物依旧是卖到清远县的。

  她发现,清远县虽封城,却封不住城中富户人家渴望高质量生活的心。

  原本,大户人家每日的蔬菜肉类供应,都是自家在城外的田庄所提供。

  若当真是有战事,或者混乱发生,他们被圈着也罢。

  可偏偏外间风平浪静,他们却被困其中,渐渐生起不满来。

  县令为防止这些人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也不得不妥协。

  每日让各家管事的从南城门,去收进自家的粮菜果肉。

  宋钰见过一次,当时就凑过去询问那些管事的收不收野物。

  甚至接受订购业务,想吃什么只要山中有的她会尽量弄来。

  只是她不收银子,需要用足够的粮食和布匹来换。

  饶是如此,那几家管事依旧争破了头。

  这样平静安稳的日子持续了小半个月。

  一大群流匪,杀了过来。

  城门外,那些靠着救济活命的百姓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混乱冲了个措手不及。

  或被杀,或加入。

  一切,都乱了。

  宋钰远远看着这一切发生,然后回了山中。

  流匪可不像是那些专挑偏僻地界下手的土匪军。

  他们就如过路的蝗虫,粮食银钱武器是片甲不留。

  “鬼林”的防护也并非万无一失,宋钰开始安排几家人在鬼林中巡逻。

  若是当真有一头扎进来的,也可以针对性的吓唬一下。

  实在不行就将人打晕了,扔的远远地。

  宋钰在山中的时间更长了。

  每日除了巡逻狩猎就是躺在洞口的躺椅上晒太阳。

  直到一次吴氏来寻她,提出想要寻一块地方种些现吃的蔬菜。

  因为有外面鬼林子的缘由,在山洞中居住的各家自由了不少。

  这农家人没有能说整日里吃饱了没事儿干净闲着的。

  这不,几家女人一商量,就想着看看能不能收拾出来一片地来。

  “咱们进了这深山密林,也没办法如以往那般四处溜达着去寻野菜。

  若是能种些日常吃,就再好不过了。”

  宋钰也不是没考虑过种植,但是在山林中要防的不止是外人。

  “若是随便寻一块地开垦种植,怕是都不够满山的野物霍霍的。”宋钰想了想。

  “这样,吴婶子,我觉得你们可以先用藤蔓或者树皮编些种植筐,添些土放在不住人的山洞中培植。

  每个午后,有几个时辰太阳的光线都能深入山洞数米,可以趁着这个时候让植物见光,或许没有在外面种植的好,但也聊胜于无。

  回头我在周围留意下,看看有没有相对安全且隐秘的地方,到时候大家一块去开垦处菜园子来。”

  宋钰说着已经开始考虑周遭哪里有合适的地点了。

  不能太远,不能扎眼,适合种植还要避开野物。

  她考虑了很久,最后将目光投向了这崖壁的顶端。

  围着崖壁转了一圈儿,最后选了个最容易攀爬的地方,带着绳索和软梯,爬了上去。

  让宋钰的意外的是,崖壁顶端是一处还算平坦的土地。

  深褐色的土地中虽混杂着不少碎石,但土壤确是十分肥沃的。

  整片面积约有上千平方,而且这里连猴子都上不来,自下面也看不到上面的情况。

  隐蔽,安全,别说开垦种植,就算立个篱笆养些鸡鸭,羊羔之类的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是想要手无缚鸡之力的众人上去,确是个问题。

  宋钰试着从山体的各个方面突破,最后,在山壁最里面的位置,寻到一个斜坡向上的道路。

  她将绳索在山上用铁锥固定。

  然后顺着爬了下去。

  斜坡易走,但下面一片近乎直角的石壁却并不好走。

  若是有些底子的男人,或许还可以借助软梯和绳子上下。

  但若是女人,就太过危险了。

  若是一不小心摔下去,必会粉身碎骨。

  想要上人,就得人工在崖壁上开出石阶来,再用用绳索辅助防护,就算是孩子,胆大些也能上下无虞。

  这事儿不是宋钰一个人能干的,她直接去找了宋长舟。

  宋长舟听罢喜不自胜。

  农家人,没有田种算什么农家人?

  而且,他们可备着不少种子呢。

  虽然这些日子,何良答应了外出的时候,会留意着,外面是否有适合种植的土地。

  但是来来往往的,一直也没有合适的地方。

  毕竟,密林可不是他们的地盘,若是随便种些菜粮,怕是人还没有吃到就被野物糟蹋了。

  宋钰所说的这地方确实是最佳选择。

  “开石凿路,费的是力气,这两日,让我们这些男人来,也好歹为咱们这石居出些力。“

  石居是宋晖给他们这庇护所取得名字,言简意赅。

  宋钰自然乐得有人出力,可在崖壁上开路,可是个危险活,她干脆做起了监工。

  五日的时间,硬是被他们修出一条可容一人站立攀行的石梯来。

  当宋长舟等人站到那平坦的山巅之时,这几日的付出都化成了喜悦。

  宋钰也觉得欢喜,“我记得碎石沟那边有山羊出没,回头可以看看能不能捉两个羊羔回来,这么好的草场,不喂羊浪费了。”

  宋卓赶忙自告奋勇,我,我带我去。

  宋钰没拒绝,带着几人四下检查了下:“就是灌溉费些事,不过可以做个滚轮用绳索从山下取水,就是需要的绳索长了些。”

  只是这些动手就能解决的事情,对于日日闲得发慌的众人来说,皆不是事儿。

  各家的妇人孩子也高兴,跟着男人爬上来一次第二日就迫不及待的带着农具爬上了山巅,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