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正缺儿媳妇儿呢-《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暮食是蒸的正好的软糙米和竹笋炖鸡,以及宋钰强烈要求在加上了一份凉拌野菜。

  果然,她这个嫂子就是个天赋厨神!

  这鸡肉,这竹笋,这野菜……

  宋钰没夸,用光盘行动来表示对柳柳厨艺的尊重。

  原本还想明日再吃一顿的柳柳:……

  宋老太是在开饭的时候进门的,沉默不语的吃完了饭后,就回了屋子。

  对于她的安静,一家人完全没有注意到。

  吃饱喝足后,宋钰同孟氏一起将缝好的床帐套在竹架上。

  孟氏的针线当真没得说,帐子严丝合缝将床围了个结实。

  入口处是两片微微打褶的垂帘,平时可以用麻绳束起来,看起来既美观又实用。

  之前大房留下的被褥和墙围挡也都拆洗干净了,重新钉好铺好。

  整个屋子彻底变了个模样。

  虽然依旧破旧,但因着这张格格不入的床,温馨了不少。

  宋钰很满意。

  小石头也很满意,脱了鞋子就要往帐子里爬,被宋钰一把揪住后领子拎了下来。

  “小不点儿,想要上我的床,得先洗白白!”

  却不想,这小子当真缠着孟氏给他洗了个热水澡。

  穿着一身干净的小衣,抱着布老虎就跑了过来。

  孟氏本来是要拦的,跟进来的时候,小石头已经被宋钰抱上了床。

  孟氏有些无奈。

  宋钰看着那小子在床上来回蹦跶,

  “没事儿,小孩嘛,都喜欢新奇的东西。”

  宋钰任他跳。

  自己去烧了热水,简单的擦了擦身子。

  等她再回来时,小石头已经抱着小老虎滚在帐子里睡着了。

  孟氏将人抱走,宋钰闩了两道门,钻进了床帐。

  封闭的空间,没了薛定谔的小蜘蛛威胁,宋钰第一次感觉到了安稳。

  精神难得的放松,这一觉睡得十分舒坦。

  直到院子里传来响动,宋钰才大大伸了个懒腰坐起身来。

  窗外的天还是灰蒙蒙的。

  柳柳正将院子角落里的木板车推出来。

  把提前拌好的肉馅搬上车。

  宋钰简单洗漱了下,对柳柳道:

  “一会儿我跟你一起去清远县。”

  “不用。”柳柳看宋钰一眼,

  “昨天地都翻好了,也浇了肥。

  你要是不忙,跟娘一起去撒种吧。”

  宋钰将固定板车上桌椅板凳的麻绳扔过车子给柳柳,“我去清远县有事儿。”

  柳柳拉绳子的手顿了一下,没再言语。

  宋老太也起得早,刚去完茅房打算回屋,人还没进去就听到宋钰这么一句。

  顿时心头狂跳,她快速进屋,再出来时手里拿着一串铜板。

  “椅子的钱,这是最后一次,莫要去县里寻你大伯。”

  宋钰没想到,这人睡饱了运气都会变好。

  痛快道了声谢,转身将铜钱给了孟氏。

  将在鹿大叔那边定了躺椅的事情说了,这才背着自己的小破包袱跟着柳柳出了门。

  天色很暗,但并不影响识路,不知是不是因为地处深山,湿气太大。

  寻常一眼望到头的田地混沌一片,像是布了一层雾气。

  柳柳拉车,宋钰站在一侧时不时帮忙拽一下车辕。

  车子拐过第一道弯,宋钰揉了揉自己的肚子,

  “柳柳你先走,我去方便下,等会儿就追上你。”

  然后,就下了土路,钻进了一旁的林子里。

  柳柳看了一眼宋钰去的方向,将系在板车上的绳套拽了拽,压低了车辕继续向前。

  宋钰穿过外围的荆棘丛,在一棵做了记号的树下挖出自己的背囊。

  从里面摸出些碎银后又将背囊重新埋好。

  简单的将痕迹扫除,这才快跑几步追上了车子。

  看着眼前蜿蜒无尽的小路,宋钰问:

  “为什么不将出摊的桌子板凳放在县城?这样来回带着,太费体力。”

  柳柳摇头,“寻地方放是要给人家钱的。”

  宋钰:“大伯家呢?他们不是在县城有房子?

  每日放一下不是什么大事儿吧?

  大房二房没分家,这赚的银钱他们可是沾尽了好处的。”

  柳柳叹了口气,

  “不是没想过,大伯娘说家里太小,放个车子人都转不过身了。

  后来就给在渡口寻了一家脚店。

  不过,想要放得咱们自己掏租借费。

  这一日赚的不过百十个铜板,哪里就有那个闲钱。

  你不用帮我,我每日都拉习惯了。”

  宋钰没再多说,主动将系在车上的套绳从柳柳肩头摘下。

  顺到一侧,挂在了自己肩头。

  一路上,她认真记着每个岔路。

  来的时候,是躺在牛车上的,有八卦相伴也不觉得这条路有多远。

  可真正让她走一遭,这才真切的感受到了绕山行路的距离。

  将近两个半小时的路程,待两人走到清远县县城,太阳已经爬上了半空,城门大开。

  不少百姓推着车子,或拉着新鲜的蔬菜,或载着不知是什么的各种袋子,排队进城。

  宋钰和柳柳入城后直接去了渡口。

  一回生二回熟,宋钰再看这清远县,已经有些熟悉的感觉了。

  渡口周遭已经有不少商贩,看到柳柳都热情的打招呼。

  “柳娘子,怎么前两日不见你来?”

  柳柳回应,“春种了,忙了两日地里的活。”

  说着,将板车停到馄饨摊的位置上。

  宋钰帮着把车上的桌椅长凳卸下来摆好。

  渡口依旧冷冷清清。

  甚至还不如她上一次来的时候。

  宋钰环视一周,走向码头上卖鱼的老翁。

  “老丈,这两日渡口船可多了些?”

  老翁耳背的厉害,哎了好几次,才听清楚。

  他摇头,“没有,没船。”

  宋钰问:“之前曹家的大商船呢?这两日可有来?”

  老翁继续摇头,“没了,大船也不来了。”

  宋钰看向宽敞的河道,在码头不远处停着几艘打鱼的木船,萧条的很。

  两人出门早,一路走下来早就饿了。

  见旁边摊位卖烧饼的大娘,刚出了一炉香味扑鼻的烧饼,赶忙凑了过去。

  买了两个糖烧饼,用袖子隔了温,小跑着抱去了馄饨摊。

  “好香啊,快来吃一个。”塞给柳柳一张,宋钰笑道,“那大娘问我是谁家的,还要给我说亲呢。”

  说着咬了一口烧饼。

  “啊~啊~”

  里面的糖很烫,刚含到嘴里的烧饼险些掉出来。

  “你慢些吃,里面的糖心很烫的。”柳柳无语的看了宋钰一眼,

  “那是胡大娘,家里有三个儿子,正缺儿媳妇儿呢。”

  宋钰惊悚的看了一眼正在对着他们微笑的胡大娘,

  “她家烧饼不错,走的时候再买两个,小石头肯定喜欢。

  对了,下午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柳柳默默吃着烧饼,“申时吧。”

  眼下渡口没什么人,但她想多等等。

  宋钰皱眉算了算,下午三点左右。

  她拍了拍手站起身来,“好,在那之前我回来。”

  柳柳看着宋钰离开,嘴里的糖烧饼却甜的发苦。

  一旁的胡大娘凑过来,“这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