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不臣之罪-《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你是哪个?”

  陈韵收回了鞭子,却并没有将易正看在眼中。

  易正笑着向陈韵拱手:“关州军左军百户,易正。”

  “百户?”

  陈韵突然乐了,他仿佛听到了一个极大的笑话。

  他虽身无官职,但其祖父可是朝中重臣。

  而他,不必科举便可直接“恩荫”入仕。

  之所以跟着二皇子来这边关之地,也不过是为了能够让这“恩荫”特权更加顺理成章些。

  哪里是他们这些小小百户能比得了的。

  陈韵:“怎么?眼下关州军还管到戍边军的事务上了?”

  “不敢。”

  易正嘴上说着不敢,人却骑马拦在了陈韵面前,让他再没出手的机会。

  易正清楚,这些京中来的纨绔本就是来边关镀金的,跑上一圈儿便能卷一堆莫须有的军功回去,从而官衣加身,摇身一变成为朝中重臣。

  也正是这种生在权利之家的公子,也最是不拿人命当命的。

  就算是无故打死一人,死了也便死了。

  正在两人对峙的时候,“赵五”已经怯怯诺诺的将易正扔来的马鞭捡了起来。

  十分乖觉的双手递了过去。

  “大,大人,您的鞭子。”

  他这一副狗腿的样子,把冯钧看的是目瞪口呆。

  他甚至怀疑,眼前这人是不是被什么脏东西夺舍了。

  明明只是改变了容貌,为何感觉连三魂七魄都变了?

  易正同样蹙眉打量着,这人谁啊?

  若非他认识冯钧,必然远离这一张极致谄媚的嘴脸。

  “哼,当真是是个会舔会叫的狗腿子。”

  陈韵哼笑了一声,向前挥了挥手。

  他身后四个大汉快速下马,向一直在降低存在感的官吏迎了过去。

  “今日,出城名册可在?”

  眼看要引火烧身,官吏快速将桌面上压着的出城记录翻了出来,双手奉上。

  “今日,除了一早有两个商队被镖局之人护送离开,再就是戍边军的采买。”

  那大汉翻了一下,冲着陈韵点头。

  “没有独自一人外出的?”

  官吏快速摇头,“大人说笑了,关外危险,这一个人出去那不是找死吗?”

  陈韵却冷了脸。

  他再次看向宋钰那另一坨鼓囊囊的包囊,厉声道:

  “西岭关地处两国之间,关州军为了大邺的安危日夜坚守,不知疲惫。

  这来往之人你们可要查验清楚。

  万一有个夹带禁品,私通叛国者,怕是要了你祖祖辈辈的命,都补不上这罪过。”

  那官吏闻言,腿一软险些跪在地上。

  “大,大人明鉴。

  这冯铭是城内怀远镖局之人,时常会帮着关州军采买运送。

  这,这西城门的守卫没有不知道的。”

  说罢又一指易正。

  “这,这关州军的易百户也在,自,自然不会有通敌叛国之事发生。”

  陈韵觉得无趣,这官吏脑子太死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

  他没言语,手下那四个大汉却没闲着。

  一把将那官吏拎起,直接推到了宋钰那堆货物上。

  “有没有违禁,查一查不就知道了?”

  易正蹙眉看着,但陈韵没再动鞭子,又是按着规矩办事儿,他管不了。

  唯独当事人“赵五”一脸紧张的看着自己那货物,眼看官吏要伸手。

  他赶忙凑了过去,“大,大人,我来,我来开。”

  一边将东西往外掏,一边解释:

  “这里面,就是些被褥,衣裳。

  还有军中所需的金疮药和冻伤膏。”

  最后,从最底下摸出一个大大的陶罐子来。

  见“赵五”抱在怀里,那官吏问,“这是何物?”

  “赵五”笑了笑,

  “我娘怕我不会说话得罪人,特意给我准备了,让我事后给人赔礼道歉的。”

  说罢,将罐子打开,又从另一端已经散了一半的包袱里摸出一双长筷子来,从陶罐内夹出一大块已经结了霜的卤猪肉来。

  “今儿一早卤的,您放到锅里热一下,这汤化了加些水煮点儿面条……”

  官吏口水险些没流下来。

  想要伸手去接又猛地反应过来,收回了手。

  “胡闹!怎么可贿赂本官?”

  说罢,十分不舍的看了眼那拳头大小的肉块,从宋钰手中接过筷子,在缸里搅和了下。

  忍住口水,对陈韵道:“大人,确实是一缸酱肉,并无其他。”

  陈韵又哪里不知。

  原本他想着那桃枝和宋钰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必会寻机会逃出城去。

  无论是东城还是西城,皆下了关卡,可一日下来,毛都没捉到半根。

  宋钰曾被关州军带走的事儿,他知道。

  也清楚若对方不想明日被蹲点儿抓包,怕是会提前离城。

  那马背上的两大包货物实在扎眼,大到足以藏下一人。

  他怀疑,却在那包裹被打开的时候,自己猜错了。

  眼看就要回京,这屁股还没擦干净,当真让人恼火。

  陈韵抬头看了眼天色。

  “如此甚好,不过今日城门已过了落钥时间,你们还是明日再出城吧。”

  宋钰和冯铭都没想到这人这般无耻。

  明明没有任何理由还要莫名跳出来去恶心别人。

  正在心里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就听身旁的易正道:

  “陈郎君,关外寒风刺骨。

  二皇子为了民生、国事亦冻得手耳生疮。

  耽搁一日,二皇子便要忍着那痛痒的煎熬熬一日。

  陈郎君是二皇子随侍,怎能如此不近人情?”

  二皇子不在军中,二人心知肚明。

  但这守城的将士不知,远远围着探头侧耳的百姓不知。

  虽说过不了多久二皇子的调令就会过来,但眼下还没有。

  所以,就算心知肚明,这事儿也不能拿到明面儿上来讲。

  陈韵冷冷的盯着易正看了好一会儿。

  可想到关州军以后得下场,那被威胁的不快又瞬间消失无踪。

  他突然大度开口,

  “既是二皇子的药,自然耽搁不得。”

  说罢直接调转矛头去训斥“赵五”。

  “没脑子的东西,既这药物这般重要为何不早早说明?

  若是因为你,让百姓们误以为关州军苛待二皇子,犯下这等大逆、不臣之罪,你可担待得起?”

  “赵五”顿时瑟瑟发抖。

  陈韵大笑出声,掉转马头打马离开。

  赵五不抖了。

  站在城门处的几人脸色都不怎么好。

  官吏摸了把额头不存在的虚汗,“大,大人,你们也快些出城吧。”

  易正点头。

  冯钧赶忙过来帮宋钰整理那被撕开的一处包裹,布袋子已经被鞭子撕开,需得用麻绳绕上几圈儿。

  宋钰从放药材的袋子里,扯下两张粗纸来。

  又从酱肉罐子里夹了两大块酱肉出来递给那官吏,

  “大人,这些肉您拿回去,给家人尝尝。”

  肉还冻着,汤水并不会四处流淌。

  但需要快些换了容器来盛。

  官吏当真没想到,这从嘴边儿飞走的卤肉还能飞回来。

  顿时喜笑颜开的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