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必尽心竭力-《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宋钰看着窗外的竹林微微愣神了片刻。

  揉了揉有些发酸的颈部坐起身来。

  “起了。”

  她开口,不一会儿金钏儿端着一盆水走了进来。

  “姑娘简单洗一下,下人们都在前院等着了。

  夫人他们应该还睡着,我便没有去打扰。”

  宋钰不太适应这种被人贴身照顾的感觉,但一想到日后怕是无法免俗干脆将原主的记忆拿出来套上。

  硬着头皮去适应。

  简单的醒了神,便去了前厅。

  之前选好的仆从都已经焕然一新,身上的衣裳也换上了统一的服饰。

  金钏儿拿来一张纸,递给宋钰,

  “姑娘,这是名单。”

  宋钰伸手接过,发现这金钏儿做事也确实有些名堂。

  名单不单是名单,后面还有每个人的年龄履历。

  一旁的刘嬷嬷则是递过来了一个木匣。

  宋钰打开,里面放着眼前众人的身契,她简单的翻了一下,发现刘嬷嬷自己和金钏儿的身契也在其中。

  心下了然,宋钰只是看过一眼,便将匣子盖上。

  在金钏儿的解说下,宋钰和眼前几人都对上了号。

  那位身形消瘦,有些弓背的账房先生,名叫汤明诚,二十六岁。

  曾也是世家大族的旁支,在族中的私库做账房,后因为举家获罪没入官奴。

  后因能断文识字又被牙行买走。

  身份还算干净,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曾子啊后厨做工的女人,名叫顺娘的,和柳柳差不多的年龄。

  是京中大户人家的家生奴隶,有男人和孩子。

  只是在主家落寞被发卖后,牙人为了利益最大化,将一家人拆开变卖。

  如今牙行就只剩下她自己。

  对各种吃食糕点都能上手,是主家专门培养的厨娘。

  她后来留下的四个妇人,也都是各门中又出来的。

  都是工作经验十足之人,不过多数做的都是浆洗缝补和洒扫的粗活。

  宋钰没急着分配,只是依旧让她们按部就班的做之前的工作。

  而那两个少年,则稍有些不同。

  两人都是北上来的流民,名字也是牙行给取的,大些的叫静山,小一些的叫静林。

  一家人逃荒等到了盛京时,家中老小或死或被变卖交换。

  总之,就只剩下了这个“根。”

  为了活下去,只能自卖为奴。

  不过这些人也都是在牙行受过简单培训的,还算规矩。

  先留在外院做个守门跑腿儿的工作,再做观察。

  宋钰简单的将任务分配下去后,看向那个断文识字的汤明诚。

  “你既认字,可能教孩童开蒙?”

  府中库房空空荡荡,就算这两日赏赐到了尽数入库也只是简单盘点一番便可。

  宋钰在京中也没产业,赏赐之中虽有金银布帛,但并没有铺面庄园和田地,自然不需要专门请个账房先生。

  不过京中多数人家的孩童开蒙多是请了西席来家中,一对一的教学。

  小石头年岁还小,倒也不求什么名师,能有人帮忙开蒙即可。

  他这半年来书读的断断续续,这三字经还没学完。

  与其让他跑出去上个私塾还要去适应新的环境,不如叫个先生在家因材施教。

  汤明诚一听宋钰的话,便想到之前见过的小童,马上拱手行礼,

  “我在县试取中,曾在家中教过幼童识字背书。

  后来家中生了变故这才来了京中,投靠同族,只是不想几经辗转沦落至此。

  若郡君不嫌弃,可让我一试。”

  县试?

  那便是童生了?

  宋钰点头,“那有劳先生。

  就在堂屋旁的耳房开辟一间书房出来。

  景行曾上过私塾,至于学业进度还需先生查验。

  这幼童开蒙,定基很重要,望先生细心,耐心,好好引导,让他能够向学,乐学。”

  突然听到先生二字,汤明诚垂在身侧的手指微颤,心头一酸险些落下泪来。

  他赶忙垂头,拱手:“蒙郡君青眼,必尽心竭力。”

  安排完一切后,又对一旁的刘嬷嬷道:

  “这府里的开销,大家的月例,包括人员的管理,劳烦嬷嬷简单的列一份单子过来给我。

  其他的,也劳烦嬷嬷安排一下。

  夫人和少夫人那边他们不太喜欢人近身伺候,除了一般打扫换洗,其他按着他们喜好来即可。

  若是府中有什么事情,嬷嬷直接来寻我即可。”

  刘嬷嬷赶忙点头。

  仆从们领了职各自退下。

  宋钰这才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透过大门她看向庭院,当真是个观景的好地方。

  只是她刚看过去,就见刚走到大门处的静山静林两人打开了大门,外面走进一个点头哈腰的人来。

  将一个礼盒塞进了二人手中。

  “这是在做什么?”宋钰问。

  刘嬷嬷笑着道:“姑娘声名远扬,这一后晌,送上门的礼物都要将门房塞满了,里面还有不少拜帖。”

  宋钰蹙眉,“这礼咱们就收了吗?”

  刘嬷嬷摇头,“送来的都是下人,总不能当众拒了。

  郡君若是没有交往的意思,明日安排人送回去便是。”

  宋钰点头。

  “嬷嬷,我虽曾生在沈府,但当时到底年纪尚幼,这人情往来之事也不曾插手。

  郡君也好,司监也罢,只要安在我这个平民女子身上,总归都是麻烦的差事。

  我不爱攀附权贵,也不想平白收受钱礼再落人口实。

  日后还需嬷嬷多提点,多上心。”

  “哎。”刘嬷嬷应声。

  宋钰又道,“皇后娘娘既然将您和金钏儿都给了我,

  那咱们日后便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或许我这府邸比不得其他人家富贵繁华,但到底是个有人性的地方。

  只要你们忠心,咱们便是一家人。”

  刘嬷嬷和金钏儿赶忙应声行礼。

  宋钰目光再次落到了大门处,

  “静山和静林两个跑个腿儿还成,这守门却是不成的。

  咱们还是得寻个知晓这京中人情世故的人来才行。”

  刘嬷嬷和金钏儿对视一眼,她走来道:

  “不瞒郡君,我家中有夫还有一子,他们二人原本是在五皇子府当差。

  此番我离开宫中后,娘娘不忍我们一家分别,本想着将他们二人也一并安置到这景园来。

  只是怕郡君有所不便这才……”

  宋钰看向刘嬷嬷,嘴角上扬,这婆子当真上道的很。

  一家人若是尽数来了府最起码,刘嬷嬷不会因为男人儿子在他处受人牵制而不得不为其效命。

  同理,这一家人的身契若是都攥在宋钰手中,便等同于给他们的忠诚度加了个保险。

  一家人嘛,这做起事儿来,也会更有效率不是。

  “若是五皇子府还肯放人,嬷嬷大可将人接来。

  我有了人用,嬷嬷也不必再受家人分离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