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有枝可依-《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哎呀,还说什么呢!”

  袁明馨见到宋钰来,整个人是又兴奋,又激动,

  “你快些坐下吃饭,虽说没有你最喜欢的蟹酿橙,但有我爱吃的八宝鸭啊,还有金玉羹,你不是也爱吃?

  快尝尝。”

  她一边给宋钰盛菜,还不忘往自己盘子里扒拉。

  袁母扔过去一记白眼,“你啊,都要嫁人了这满脑子还是只惦记着吃。”

  袁有畏也笑呵呵的,“行了行了。

  两个孩子,不惦记着吃,那惦记什么。”

  说着,破天荒的夹了一筷子菜,放到了袁母碗里。

  今日中秋,晚上有家宴,这午时自是要和正房一道吃的。

  原本,袁明馨还觉得,他们这一顿饭必然要吃的无滋无味。

  宋钰的到来,倒是让这一顿饭吃的更为融洽了些。

  袁明馨眼睛亮亮的看着宋钰,“上次去找你,我都忘记问了。

  我听闻,你又要改良火铳,这火铳我都没看过。

  听说厉害得很,你要怎么改?改成什么样子?

  能不能带我见识见识?”

  “明馨慎言。”

  袁有畏呵斥道,“军械本就是国之重秘,你一个闺阁女子哪里问得?”

  “没事儿的,袁伯伯。”

  宋钰笑着道:“这东西不怕露,就算我把图纸给了明馨,她也做不出来不是。”

  “不过,这火铳我才刚开始着手去做。

  只是这改良也好,制造也罢,想要达到设想的威力,最主要的还是得不断的试验和改进。

  这说出来是一回事儿,做出来,怕是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才行。

  “不急,等这东西做出来,必然有展示威力的时候,到时候我带你去看。”

  “那太好了!”袁明馨高兴极了。

  这闺阁千金,整日里都是是在绣花记账,哪里见过火药,火器?

  “你别说,好些咱们之前的姐妹,都拐着弯和我打听你的消息呢。

  那些人,不知道多羡慕我与你交好。”

  袁母也跟着感叹,“是啊。

  你也是在我们眼皮子地下长大的,当年那个活泼顽皮,不知道苦辣的小女娘,怎么一眨眼,竟比那些个儿郎还要齐整,优秀。”

  提及儿郎,自然绕不开沈琢。

  袁明馨:“小钰你知道吗?沈琢哥到现在还没被放出来呢。”

  袁有畏也跟着叹了口气,“沈琢这孩子,虽说冲动了些,但入府之贼,也断没有任由其肆意撒野的。

  这人该死,只是这京兆府一直压着,也不知是何用意。”

  袁有畏虽说官职不低,但日常一头扎进翰林院,修书编纂。

  若非此次出事的是沈琢,他也根本不会留意。

  只是……

  “小玉儿,你可知道这其中是生了什么事儿?”

  宋钰自然是知道的,她轻轻摇头,

  “不知道,我之前也是听明馨说了,才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儿。

  “虽说,沈琢当了我十多年的大哥,但事到如今,我也不满你们。

  我和沈家的关系……”

  宋钰奇叹一口气,“而且,别看那被杀的宋成勉,算得上是我血缘上的堂哥,但这面都没见过几次,还断了亲的堂哥,到底还是和明玉关系更近些。

  我这个外人,哪里会去关注他们的事儿。”

  宋钰语气渐淡。

  袁母一脸心疼的抬手拍了拍她。

  “我们小玉儿,太不容易了。

  以后你来,我和你袁伯伯,就是你的亲人。”

  袁有畏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看着宋钰微微点头。

  宋钰开口安慰两人,

  “这也没什么,倒是我们村子里族长家的兄长,对我颇为照顾。

  我们一路逃荒,逃难,从清远县到西岭关,一直相互扶持。

  倒是比这血缘上的堂哥,要亲近得多。

  “说起来我这位堂兄来,如今,他也在京中为官。

  我那堂嫂还和我嫂子一起开了家小食铺子呢,就叫宋记串串儿香。

  味道特别好,下次我让我嫂子做了,给你们送来些尝尝鲜。”

  “真的?那太好了。”

  袁母话音刚落,便听袁有畏轻声道:

  “独木难支,能有一个血脉相连,患难与共的亲人相互依伴,确实难得。”

  他轻轻摸了下胡须,“你那堂兄眼下在何处任职?”

  “也算不得什么正式的官职。”

  “他是恩科举子,眼下还在翰林院学习呢。

  哎——”

  宋钰说着,轻叹了口气,原本上扬的声调也低了下来,

  “不过,听说快要外放了,也不知道会被分到哪里去。”

  她看了袁有畏一眼,眼中带了几分埋怨,

  “我原本想着,问问崔监正给他在工部寻个职位将他留在京中。

  可偏这个人,迂腐的很。

  说什么不愿意走后门,不愿意我帮他托关系。

  “甚至连我们之间的关系都不愿意让人知道。

  说什么,相信自己,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外几年便能调回来。”

  宋钰露出一个无奈的笑来,“您说,我好歹是皇后娘娘封的郡君。

  也算是为咱们大邺出了些力的。

  好不容易,有个堂哥争气,一身的学识又考上了举人。

  好不容易能在盛京相聚,结果这人的脑袋却跟个石头一样。

  回头还不知道会被遣到哪里去。

  我和我娘,我嫂子。

  你看,回来了,反而成了孤家寡人了。”

  宋钰这话说出来,声音都哽咽了。

  袁母本就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见宋钰这个样子,顿时心软的一塌糊涂。

  “翰林院?

  既是在翰林院,想来你袁伯伯是知道的。

  你那堂兄叫什么名字?”

  宋钰原本就莹润了泪花的双眼,瞬间泛光,

  “对啊,我怎么忘记袁伯伯了。

  袁伯伯,您知道翰林院有个叫宋晖的举子吗?

  您帮我骂骂他。

  这有枝可依,相互依赖,才能磅礴壮大。

  那些个旁枝末节,不用太过在意的。”

  “宋晖?”

  袁有畏也没想到,这话题怎么就从沈琢到了这宋晖身上,他心中琢磨着,好像还真有些印象。

  袁有畏最是不喜这种走后门,贿赂谋私之类的。

  但宋钰到底是个孩子,景园内又只有一个生母一个嫂子和一个刚刚开蒙的孩子。

  一家人全靠宋钰顶着,这孩子也确实不容易。

  若是这个宋晖,当真有才,或许可以直接将人留在翰林院。

  也能让她得偿所愿。

  “个人有个人的缘法,这宋晖所言也没错。

  而且,做人不投机取巧,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才是自己的。

  不过经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你这堂哥为人正直,十分不错。

  翰林院也缺人。

  你那堂哥当真是个人才,那得留在我们翰林院才成。”

  “翰林院?”

  宋钰故作思索,“我觉得好,像袁伯伯这般修书着作,诗书传家。

  那才是庇福后代。

  只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若各衙门下手选人,提拔专用,他还能不乐意?”袁有畏笑着给宋钰喂了一颗定心丸,“等我见见你这堂哥,必不能让你无人可依。”

  宋钰实在感动的不知如何言语。

  她笑着道:“谢谢袁伯伯,要是没有您,我还不知道要如何办呢。”

  袁母赶忙道:

  “小玉儿,可别这么说。

  在盛京,你还有我还有你袁伯伯,有明馨。

  虽说沈家……

  算了不说沈家,咱们各论各的,你有时间就过来。

  陪明馨说说话,也看看我们。”

  宋钰满怀感激的点头,“嗯,有你们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