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许军十分无语-《子女不孝,重生后她嫁绝育军官》

  已经两周了,秦谨行还没回来,除了偶尔想他,林晓晴又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她趁着这段时间,去了三趟县城的黑市,卖了些粮食和蔬菜,换了六百多块钱。

  她自己手里零零总总的钱加上秦谨行给她的一千来块,一共有两千五百多块钱。

  平时两人花钱的地方不多,秦谨行的津贴能剩下一大半。

  自己每月的十几块钱,也能攒下来。

  这些钱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了。

  目前也没有需要花大钱的地方,这些足够应急,春节前林晓晴都不打算再去黑市卖东西了。

  天一天比一天冷。

  又到了囤冬柴的时候。

  这些天,开荒队都没有开工,大家都在拾柴禾、砍柴火。

  秦谨行没事就会砍点柴火回来,家里的柴垛一直都堆得满满的,林晓晴便没有多砍。

  戈壁滩上长点植物不容易,柴火够烧就行。

  林晓晴去了驻地的后勤,去编麦秸秆。

  张立强虽然答应做网格化麦秸来治沙种草。

  但相比较这种没什么利益,耗时又长的生态工程,张立强更喜欢能带来直接效益的莜麦、红薯等作物。

  所以,分配来干这活的人越来越少。

  现在,只有炊事班的人,在空闲时间来干活。

  王勇见她来了,立刻放下手里的麦秸,请她参观暖房。

  其实在建暖房的时候,他就跟林晓晴商讨过细节问题,但是林晓晴还没看过成品。

  这年头别说在大西北,就是在南方,冬天想吃个蔬菜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一到秋冬,营地食堂的蔬菜就是白菜萝卜土豆,这老三样。

  本来就寡淡,又没有大油大肉的搭配。

  吃的人简直想发疯。

  所以,王勇提出建暖房的计划,营地很爽快的就批了。

  就地取材,黄土石头麦秸等都是现成的,人力更是大把。

  一口气建了五大间的暖房。

  房间建的比家属区的房子宽敞许多,墙体边盘了一圈的土炕,中间约三米宽的过道。

  王勇走着介绍,“炕上种对温度要求较高的菜,地上我打算弄一排架子,用来放木框,里面种些葱蒜韭菜之类的。跟你之前在灶房弄的一样。”

  看了一圈,王勇问她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蔬菜不仅需要温度,还需要阳光和水分。最好在暖房里放几个大水缸。咱这里本来冬天就干燥,烧着炕更干。放几个水缸,水分蒸发,不仅能让房间内维持一个特定的湿度,还方便浇菜。”

  “还是你想的周全,我都忘了这茬了。”王勇在小本本上记着。

  “对了,暖房上的窗户最好换成可以开关的玻璃窗,这样方便让阳光进来,也方便屋内换气。”

  王勇也记下,“玻璃是工业品,我要向上面打申请,看能不能弄到。”

  眼见做麦秸网格的人越来越少,林晓晴去找了许军。

  她提议,让家属院的军属来做。

  天气渐冷,地上上了冻,开荒队没事干,在家也是闲着。

  过来打麦秸网格正合适。

  和开荒队一样,按照上工时间发粗粮就可以。

  “这事我要问问团长,他同意就没问题。”

  “那麻烦您了,对了,我那有腌好的小菜,回头我放孙林那,您有空去拿一下。”

  许军嘴里说着那多不好意思,脸上却笑得更和蔼了。

  “没事,平时老麻烦您,这点小菜不算什么。你喜欢的话,吃完跟我说哈。”

  看着林晓晴走远,许军忍不住感慨。

  同样是军嫂,有人是又有脑子,又能干,还聪明。

  为人处世,让人舒坦开心。

  而有的,就会撒泼告状,找领导。

  让人闹心。

  赵春桃是林晓晴的表姐,又是一个地方的,怎么两人差别那么大。

  上一年,营地安排士兵给家属们拉柴火。

  赵春桃一家做的实在不像样,导致今年大家都不愿意给她家干。

  迫于上面的命令,不得不干。

  但是把她家安排在了最后。

  嘘嘘拉拉地拉了一班车。

  统共只够烧两天。

  赵春桃缠着孩子,周芳芳又是个只吃不干的。

  至于周凯,油瓶倒了都不扶一下的人。

  家里的活计都是她一个人干,又要带孩子。

  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囤柴火。

  本来还想着让马车班的人给多拉几趟呢,结果就给拉一趟,还拉这么少!

  赵春桃当时气得把给她拉柴火的人骂了一顿。

  那些士兵也是有气性的,白白干了活,连口水都没喝上。

  不讨好,还被骂。

  把刚卸下来的柴火,往板车上一放,又给运回去了。

  赵春桃没办法,便来找许军做主。

  许军说,让她给人家说几句软话,好好招待一下,把态度放好点。

  本来就是自愿来干活的,还给人家脸色看,受累又受气,搁谁身上谁乐意。

  可赵春桃并没觉得自己做错。

  当小兵的,给副营干活,那是他们应该做的。

  在上级面前表现,这才能让自己受到青睐,往上晋升。

  是这些小兵子没脑子,没有眼力见,她为什么要巴结讨好他们。

  许军十分无语。

  像周凯这样,能力一般,靠着巴结和关系上来的人是少数。

  真正的晋升,需要实打实的军功和高于常人的能力。

  绝大多数人熬到退伍或者转业,都是低级军官。

  许多人来参军,也是为了生活和家庭。

  赵春桃认为的“表现”,还不如一顿体面的饭菜实用。

  许军耐心的给赵春桃解释了一番,本意是让她好好对那些战士。

  谁知这人直接让他去给拉柴火。

  “我不管,你要是不拉,我就赖在这里不走了。”

  赵春桃抱着孩子跟在许军屁股后台,连他上厕所都跟着。

  许军被她烦的没办法,只好找人给赵春桃拉了柴火,自己掏钱,请干活的人吃了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