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认师-《子女不孝,重生后她嫁绝育军官》

  和两人想的一样,关于林晓晴的去留确实有争执。

  一方觉得她应该留在京市,给重要人物保驾护航,另一方认为,她的能力在西北更能发挥价值。

  两方争执不休,所以林晓晴才迟迟不能回去。

  最后,还是负责林晓晴考察的老专家周才良说,让林晓晴隔一段时间来一趟京市,将灵泉水和土壤送来即可。

  并且,林晓晴无论人在哪儿,都不影响空间内珍贵植物和药材的种植。

  确定林晓晴的空间是绝佳的培养皿后,实验室将一些稀缺而珍贵的种子给了林晓晴,让她种植。

  隔一段时间来京市,将培育好的植物、药材,移交给实验室就行。

  然而,还是有人执意认为,将林晓晴保护在京市更保险。说她远在西北,不好控制,要是被敌人弄去怎么办。

  老专家气得拍桌子,说林晓晴的心情会影响空间内的水和土壤,他们要是把人囚禁在这,就等着一无所有吧!

  周才良是水土方面的泰斗级人物,是考察林晓晴空间的负责人,他的话,没人怀疑。

  空间本身就是件神奇的事,只能靠意识进入,那心情影响空间,也是有可能的。

  就这样,林晓晴被批准回驻地。

  不过,林晓晴跟周才良提了个建议,想在驻地建一个农作物培育基地。

  这样,她的空间就能利用培育基地,光明正大的造福戈壁滩。

  林晓晴还有其他考量,兵团的力量太弱小了,想要改造无垠的荒漠,耗时太久了。

  有了国家力量的支持,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主意好,我去申请。”周才良满口答应。

  像她这样拥有神奇能力,却不自私自利的人,太少了。

  他见过的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为自己争取利益。

  要么是房子,要么是工资,要么是名头和职位。

  林晓晴很平静的接受了上面给她的待遇,一点都没讨价还价。

  有周才良出马,申请很快就批准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带回去的研究人员、各种设备和建设经费。

  等林晓晴走的时候,跟她一并回去。

  林晓晴很感谢周才良,在被允许出基地的时候,林晓晴去了趟供销社,给周才良买了些礼品,顺便买了些要带回去的京市特产。

  林晓晴现在是重要人才,只要在基地外,去哪儿都有人跟着。

  有这么两个便衣跟着,林晓晴也没法去找陆依依和柳芳菲。

  回程前,林晓晴拒绝了配备的陪同保镖,她说再多的保安也不如她进空间躲一躲。

  见她说的有道理,上面也没有勉强。

  临走前,林晓晴打算跟吴文昌三人告个别,没想到他们已经不在京市了。

  所以,林晓晴只请照顾她的周才良去吃了顿饭。

  林晓晴说了她请客,但还是被周才良抢先一步付了钱票。

  老爷子仗着自己年龄大,倚老卖老的挤在林晓晴面前,林晓晴只好随着他。

  “这就对了嘛,哪有让学生付钱的老师。”

  林晓晴眼睛一亮,“您愿意收我做学生?”

  在基地的这些天,老爷子研究空间里的水土,林晓晴跟在他身边学到不少东西。

  老爷子哼了一声,“不喊老师,那我教你的东西不白教了?”

  “老师,老师,老师。”林晓晴高兴的连喊三声。

  老爷子高兴的点点头,拿起筷子招呼林晓晴吃饭。

  “尝尝这个,老北京爆肚,蘸着料,趁热吃,这家店做的最正宗了。”

  林晓晴尝了一口,确实很不错。

  老爷子又说,“可惜你下午就走了,不然我带你吃烤鸭去,你师母最爱吃烤鸭了。”

  林晓晴笑着说,“等下次来的时候,我请您和师母吃。”

  “那感情好,你师母肯定特别高兴。”

  “你喝口这个,豆汁儿,别的地方根本喝不到。”

  林晓晴看着一碗黄绿色的东西,以为跟豆浆差不多,谁知一口下去,她差点吐出来。

  一股酸馊味。

  周才良被她皱巴的表情逗笑了,“别吐,咽下去的时候有回甜和香味,仔细品尝。”

  林晓晴闭眼咽了下去,并没有尝到所谓的甜香味。

  “不行,我实在喝不来。”

  跟馊水一样。

  分别的时候,林晓晴把买的东西给他,“拜师礼,您回去再看。”

  周才良看包装盒上都是本地的特产,调侃道,“买地道特产,送本地人,亏你想得出来。”

  “先意思一下,下回给您带西北的特产。”

  周才良乐呵呵的收了,叮嘱她研究上遇到疑问,给他写信。

  周才良回到家,就把东西交给了自己妻子,说是刚收的小徒弟,送的拜师礼。

  人进里屋衣服还没换好,就被爱人叫到了客厅。

  “老头子,你快来看。”

  两个大盒子里面根本没有京市特产,而是冬虫夏草、藏红花和人参等一堆珍贵药材。

  年份和质量都是上乘。

  里面还有张纸条,“意外吧,给您老两口补身子,使劲吃。”

  周才良乐了,“这孩子。收起来一半留着自家吃,剩下的一半,我回头分一分,给那些身体不太好的糟老头子们送过去。”

  顺便炫耀一下自己收了个好学生。

  跟林晓晴一起回去的有两个研究员,两卡车的实验器材,以及一大笔的经费。

  由京市的专人护送。

  跟着林晓晴来驻地的研究员是自愿报名的,他们是周老实验室的研究员,政审和人品过硬,签了保密协议,都知道一点林晓晴的秘密。

  男的叫韩文康,女的叫陈媛,两人都是二十多岁,正是斗志昂扬,心怀理想的时候。

  不嫌弃西北的艰苦,愿意来西北工作。

  林晓晴很感谢他们不远千里,从首都到边疆,尽自己所能,为他们申请了额外补贴。

  年轻人不能光凭一股子信念燃烧自己,理想主义的人更需要现实的支持。

  津贴就是最切实的支持。

  因为林晓晴的体贴照顾,两人对新实验基地的建设充满希望。

  一路上都在问驻地的情况。

  林晓晴也将驻地的现状给两人讲了一遍。

  除此之外,还打了预防针,让他们别对驻地期待那么高。

  “林姐,你放心,我家就是普通家庭,我小时候还住过几年的大杂院呢,早上用水都要抢水龙头,不会嫌弃的。”韩文康说。

  陈媛也点头,“林姐,你不用担心,我们跟着过来,是做好了吃苦准备的。”

  林晓晴想说,就算是首都的普通家庭,跟西北戈壁滩比,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只是,两人正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她说再多估计也听不进去,只能让他们亲身体会了。

  希望不会被吓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