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财商部任务结束后,夏念清帮林默整理散落的文件。
之后还得赴酒吧的约。
他将重要资料叠放整齐放在桌面,转头看到林默正忙。
想了想就不打扰他了,走向部长办公桌,打开抽屉,想直接帮忙放进去。
现在夏念清已经渐渐熟悉流程,哪份资料放哪个抽屉他还是清楚的。
之前也帮过,林默也说过放就是了,不用次次问他。
然而,这次打开抽屉,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写满文字的A4纸。
而是一张照片——边缘已经磨得发白,上面是两个穿着军训服的少年少女,并排坐在操场看台上,女生手里举着半块没吃完的冰糕,男生正低头替她系松开的鞋带。
“这是……”夏念清皱了皱眉,刚想说什么。
忽然,林默跑了过来,“抢”似地把照片抓走,匆匆塞进皮衣内袋。
“抱歉,私人物品没来得及收,没什么。”
他的耳尖泛着红,又低头胡乱地把夏念清手中的文件接过,放入抽屉。
哥特服装的链条碰撞发出轻响,里面藏着掩饰不住的慌乱。
夏念清见此没多说,那张照片上明显是梁婉婷和林默。
两人沉默地走出学生会办公楼,风卷着篮球场的喧嚣过来。
夏念清注意到林默的脚步总往社团活动部的方向偏,直到看到梁婉婷和杜春秋从楼里出来,才猛地拐了个弯,差点撞到路边的柱子。
“部长,”
夏念清有些无语:“你今天怎么了?”
林默的肩膀颤了颤,过了很久才开口:“既然同契者见过照片了,有些事就不瞒着了。
今天…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
[这家伙自顾自地开始说什么?]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夏念清识趣没打断他。
林默突然扯了扯领口,像是透不过气:“我和梁婉婷从穿开裆裤就认识。
她家就在我家隔壁,幼儿园到高中都同班。
那时她总是温柔地讲着各种趣事,我总是默默听着。”
夏念清想起会议上那个眼神锐利的梁婉婷,很难和“温柔讲趣事”这种画面重合;
也很难把眼前的中二话痨少年跟“默默听着”搭上边。
或许在那时候,他们二人真就像是名字一样,“婉”与“默”。
“我们都是计算机系,后来,大一学生会招新那天,她拉着我去报社团活动部。”
林默望着远处篮球场,“说要一起做个厉害的项目,替换学校老旧系统,让全校都记住我们的名字。”
他从口袋里摸出个那个曾戴过的暗夜伯爵徽章,触发了一个机关,一个usb接口弹出。
那是一个U盘!
林默以前是社团活动部的!
“后来大一下,我们想做个社团经费透明化系统,让每个社团的钱花在哪里、剩多少,都能在系统上看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天天泡在机房,她写需求文档,我敲代码,饿了就分一袋泡面。”
暗夜伯爵U盘的金属接口已经氧化发黑,显然被摩挲了无数次。
“系统上线那天,我们在操场坐了整夜。”
林默的声音软下来,“她说以后要让这个系统成为学校的招牌,等我们毕业了,还能看着学弟学妹用。
我跟她打赌,说要是做到了,就请她吃三个月的食堂。”
夏念清没说话,静静听着。
“后来审计时出了点问题。”
林默突然停住话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U盘,“有个社团的活动经费超了标,但系统却没显示。
我查看系统后台,有修改记录,但查不到具体是谁改的。”
他低头盯着地面的裂缝:“密码只有我和她知道。
那天在食堂,我看到她偷偷塞给那个社团的社长一个信封,回去就跟她大吵一架,说她把我们的系统当人情工具。”
“她怎么说?”夏念清出声问道,这就是他们大一的误会了。
文字中的“误会”简单概括而过,可绝不是这么简单,过程中的曲折肯定更复杂。
“她什么都没说,就看着我哭。”
林默的声音发紧,“我摔了她给我买的杯子,我还清楚地记得,杯身上印着的‘默’字碎成了三瓣。
直到后来才知道是我误会她了。
而那天的两年后,就是今天。”
大一那天之后,他们像被无形的墙隔开了。
梁婉婷依旧每天去机房,但不再带两袋泡面;
林默的代码里多了很多注释,却再也等不到那个帮他检查逻辑漏洞的人。
“大二竞选时,她报了社团活动部部长,我报了副部长。”
林默踢了踢路边的石子,“我们在同一个部门待了一年,开会时坐对面,却像隔着太平洋。
她审批的预算报告,我总会鸡蛋里挑骨头;
我做的经费表格,她总能挑出三个以上的错。”
夏念清突然明白,那些针锋相对的争吵,更像是一种笨拙的试探
——像是两个迷路的人,在浓雾里互相喊着名字,却只听到自己的回声。
“真正闹僵是大三上学期。”林默的声音突然沉下来,但之后就没言语了。
良久的沉默后,林默再次出声:“哎呀,同契者,看我跟你说了些什么。”
他朝着夏念清勉强地笑了笑:“走吧,时候不早了。”
梁婉婷和杜春秋的背影已经消失了。
夏念清附和地笑了笑,没多说什么:“走吧,同契者。”
“嗯,话说,同契者,你有青梅竹马吗?”
“我?似乎有一个,似乎也没有。”
夏念清皱着眉头,在记忆中搜寻,似乎有一个。
他不敢确定,因为似乎不怎么算是青梅竹马。
因为,那是十二岁之前的事了。
只有模糊的相貌,记不起名字,甚至忘了声音。
夏念清懒得多想了。
之后还得赴酒吧的约。
他将重要资料叠放整齐放在桌面,转头看到林默正忙。
想了想就不打扰他了,走向部长办公桌,打开抽屉,想直接帮忙放进去。
现在夏念清已经渐渐熟悉流程,哪份资料放哪个抽屉他还是清楚的。
之前也帮过,林默也说过放就是了,不用次次问他。
然而,这次打开抽屉,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写满文字的A4纸。
而是一张照片——边缘已经磨得发白,上面是两个穿着军训服的少年少女,并排坐在操场看台上,女生手里举着半块没吃完的冰糕,男生正低头替她系松开的鞋带。
“这是……”夏念清皱了皱眉,刚想说什么。
忽然,林默跑了过来,“抢”似地把照片抓走,匆匆塞进皮衣内袋。
“抱歉,私人物品没来得及收,没什么。”
他的耳尖泛着红,又低头胡乱地把夏念清手中的文件接过,放入抽屉。
哥特服装的链条碰撞发出轻响,里面藏着掩饰不住的慌乱。
夏念清见此没多说,那张照片上明显是梁婉婷和林默。
两人沉默地走出学生会办公楼,风卷着篮球场的喧嚣过来。
夏念清注意到林默的脚步总往社团活动部的方向偏,直到看到梁婉婷和杜春秋从楼里出来,才猛地拐了个弯,差点撞到路边的柱子。
“部长,”
夏念清有些无语:“你今天怎么了?”
林默的肩膀颤了颤,过了很久才开口:“既然同契者见过照片了,有些事就不瞒着了。
今天…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
[这家伙自顾自地开始说什么?]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夏念清识趣没打断他。
林默突然扯了扯领口,像是透不过气:“我和梁婉婷从穿开裆裤就认识。
她家就在我家隔壁,幼儿园到高中都同班。
那时她总是温柔地讲着各种趣事,我总是默默听着。”
夏念清想起会议上那个眼神锐利的梁婉婷,很难和“温柔讲趣事”这种画面重合;
也很难把眼前的中二话痨少年跟“默默听着”搭上边。
或许在那时候,他们二人真就像是名字一样,“婉”与“默”。
“我们都是计算机系,后来,大一学生会招新那天,她拉着我去报社团活动部。”
林默望着远处篮球场,“说要一起做个厉害的项目,替换学校老旧系统,让全校都记住我们的名字。”
他从口袋里摸出个那个曾戴过的暗夜伯爵徽章,触发了一个机关,一个usb接口弹出。
那是一个U盘!
林默以前是社团活动部的!
“后来大一下,我们想做个社团经费透明化系统,让每个社团的钱花在哪里、剩多少,都能在系统上看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天天泡在机房,她写需求文档,我敲代码,饿了就分一袋泡面。”
暗夜伯爵U盘的金属接口已经氧化发黑,显然被摩挲了无数次。
“系统上线那天,我们在操场坐了整夜。”
林默的声音软下来,“她说以后要让这个系统成为学校的招牌,等我们毕业了,还能看着学弟学妹用。
我跟她打赌,说要是做到了,就请她吃三个月的食堂。”
夏念清没说话,静静听着。
“后来审计时出了点问题。”
林默突然停住话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U盘,“有个社团的活动经费超了标,但系统却没显示。
我查看系统后台,有修改记录,但查不到具体是谁改的。”
他低头盯着地面的裂缝:“密码只有我和她知道。
那天在食堂,我看到她偷偷塞给那个社团的社长一个信封,回去就跟她大吵一架,说她把我们的系统当人情工具。”
“她怎么说?”夏念清出声问道,这就是他们大一的误会了。
文字中的“误会”简单概括而过,可绝不是这么简单,过程中的曲折肯定更复杂。
“她什么都没说,就看着我哭。”
林默的声音发紧,“我摔了她给我买的杯子,我还清楚地记得,杯身上印着的‘默’字碎成了三瓣。
直到后来才知道是我误会她了。
而那天的两年后,就是今天。”
大一那天之后,他们像被无形的墙隔开了。
梁婉婷依旧每天去机房,但不再带两袋泡面;
林默的代码里多了很多注释,却再也等不到那个帮他检查逻辑漏洞的人。
“大二竞选时,她报了社团活动部部长,我报了副部长。”
林默踢了踢路边的石子,“我们在同一个部门待了一年,开会时坐对面,却像隔着太平洋。
她审批的预算报告,我总会鸡蛋里挑骨头;
我做的经费表格,她总能挑出三个以上的错。”
夏念清突然明白,那些针锋相对的争吵,更像是一种笨拙的试探
——像是两个迷路的人,在浓雾里互相喊着名字,却只听到自己的回声。
“真正闹僵是大三上学期。”林默的声音突然沉下来,但之后就没言语了。
良久的沉默后,林默再次出声:“哎呀,同契者,看我跟你说了些什么。”
他朝着夏念清勉强地笑了笑:“走吧,时候不早了。”
梁婉婷和杜春秋的背影已经消失了。
夏念清附和地笑了笑,没多说什么:“走吧,同契者。”
“嗯,话说,同契者,你有青梅竹马吗?”
“我?似乎有一个,似乎也没有。”
夏念清皱着眉头,在记忆中搜寻,似乎有一个。
他不敢确定,因为似乎不怎么算是青梅竹马。
因为,那是十二岁之前的事了。
只有模糊的相貌,记不起名字,甚至忘了声音。
夏念清懒得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