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药方的启示-《高武,我能吞噬万物》

  晨光尚未漫过断墙,林风已盘坐于窝棚角落。

  他闭目调息,体内气机平稳。

  可就在神识沉入经脉的刹那,一股滞涩感自膻中穴悄然浮现。

  如同细针游走,牵动识海微澜。

  他并未睁眼,只是指尖微微一颤。

  昨夜小石头练功的声响早已停歇,但他知道,那孩子仍在坚持。

  而他自己,也必须面对更深层的问题——刀疤刘的记忆残渣并未完全消散。

  偶尔在冥想时,会有一道血影掠过意识深处,带着暴虐与贪婪的低语。

  这不是第一次。

  自从吞噬人类气血后,这种异样便如影随形。

  草药能短暂压制,却无法根除。

  混沌熔炉虽能炼化能量,但对精神层面的污染束手无策。

  若长期积累,终将动摇心志。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睁开眼。

  目光落在墙角那堆药材上:茯苓、远志、丹参、酸枣仁……都是寻常之物。

  张伯前些日子提过几次,说可安神定魄。

  林风当时未在意,如今却不得不重新审视。

  正当他伸手去取陶罐时,门外传来一声轻咳。

  木杖点地的声音缓慢而稳。

  接着是布鞋踏在碎石上的摩擦。

  来人没有敲门,只是站在门外三步处,将一张泛黄纸片从门缝推了进来。

  林风低头看去。

  纸上墨迹斑驳,写着“清心散”三字。

  下方列着几味药材与配比,火候标注细致。

  末尾还有一行小字:“文火慢熬,忌急火猛攻。”

  他抬眼望向门外。

  张伯的身影已在巷口拐角,佝偻着背,拄杖缓行,仿佛只是路过,并未停留。

  林风沉默片刻,将药方攥紧。

  他知道,这张纸不只是药方。

  这是老人对他状态的察觉,是无声的提醒,也是一种信任的交付。

  他不再犹豫,立刻起身收拾工具。

  陶罐洗净,清水注入,药材按比例投入。

  他蹲在窝棚角落,一手控火,一手感知药性流转。

  火焰由炭块燃起,温度渐升,药香随之弥漫。

  但这不是普通的煎药。

  当药力开始释放,林风悄然开启混沌熔炉,以极细微的吞噬之力探入药汤之中。

  他并非要吸收药效,而是借这能力感知每一味药材的能量结构变化。

  茯苓的静谧、远志的通达、丹参的温润,在高温下逐渐交融,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

  而在某一瞬,当火候恰好达到“文火持续半柱香”的节点时,整锅药气骤然凝实,仿佛完成了某种质变。

  林风立即熄火。

  药汁冷却后凝成褐色小丸,共得六粒。

  他取其一,放入口中。

  药丸入口即化,一股清凉之意顺喉而下,直抵丹田。

  随即,那股清凉如水般扩散,沿着经脉缓缓流淌,所过之处,滞涩尽消,连识海都为之一净。

  更让他心头一震的是——当他尝试用吞噬之力反向炼化体内残余药效时,竟获得了一股异常精纯的能量流。

  这股能量不含杂质,不带躁动,甚至比他直接吞噬单味草药所得还要纯粹。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炼制”本身,就是一次提纯过程。

  而药方,则是一套天然的能量净化程序。

  过去他依赖蛮力吞噬一切,靠意志硬抗副作用,效率低下且风险极高。

  而现在,他找到了一条新路:以药辅吞,以炼代压。

  他可以系统性地筛选药材,搭配配方,炼制成适合吞噬转化的药剂,既能压制精神污染,又能提升能量品质。

  这才是可持续的进化路径。

  林风眼中闪过一丝锐光。

  他终于明白,为何古代炼药师能在低资源环境下突破极限。

  他们不是单纯服药,而是在构建属于自己的能量循环体系。

  而这一体系,正契合他的混沌熔炉。

  他取出木箱底层的一小包干粮和两株气血草,又撕下一块粗布,在上面写下几个字:“救命之恩,不敢言谢,唯愿长护此方之人。”

  他唤来小石头。

  少年刚结束晨练,额上满是汗水,掌心红肿未退,却站得笔直。

  把这送去张伯那儿,亲手交给他,等他点头再回来。

  小石头接过包裹,郑重点头,转身就走。

  林风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收回视线,重新坐下。

  他拿出一本破旧册子,翻开空白页,提笔写下第一行字:“药吞体系·初录”。

  下方列出今日试验记录:

  药名:清心散

  材料:茯苓三钱,远志二钱,丹参四钱,酸枣仁二钱,甘草一钱

  火候:文火慢熬,时长约半个时辰

  成品形态:褐色药丸,六粒

  服用反馈:清凉感扩散至全身经脉,滞涩感消除,识海清明

  吞噬反馈:反向炼化后获精纯能量流,强度约为直接吞噬单味药材的1.8倍,无负面残留

  写完,他合上册子,放入木箱最里层。

  随后,他再次取出药方,仔细端详。

  这张纸太简陋了,效力有限,仅能缓解浅层躁动。

  真正棘手的是那些深埋识海的记忆碎片,以及未来可能吞噬的更强敌人所携带的精神冲击。

  清心散治不了根。

  但他已有方向。

  接下来,他需要更多药方,更多药材,更多炼制经验。

  他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药能数据库,让每一次吞噬都变得更高效、更安全。

  更重要的是——他不能再完全依赖张伯。

  老人能给一次提醒,未必能次次察觉他的状态。

  而且频繁索取药材,极易引起怀疑。

  他必须找到自主获取药材的渠道。

  矿区边缘有野生药脉带,他曾采过凝脉藤。

  或许,那里还藏着其他可用之物。

  他决定在三日后行动。

  清晨五更出发,避开巡逻矿卫的交接空档。

  路线选择西崖小径,那里地形复杂,植被茂密,适合隐匿行踪。

  预计行程两个时辰,往返需预留四个时辰以上。

  危险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矿区外围设有的警戒陷阱,多为铁丝绊索与毒刺坑;二是夜间活动的野兽,尤其是嗜血蝠群,常于黄昏出没;三是流浪武者或逃奴组成的盗猎团伙,藏身山洞,手段狠辣。

  应对策略他已初步拟定。

  首先,以《不灭星辰体》运转轻身法门,贴壁攀行,避免踩踏枯枝落叶发出声响。

  其次,随身携带少量硫粉与火折子,遇蝠群可点燃驱赶。

  最后,若遭遇人敌,优先避让,实在无法脱身,则以速战速决为原则,绝不纠缠。

  这些计划在他脑中反复推演,细节不断补全。

  他清楚,每一次外出都可能是生死之行。

  但他别无选择。

  只有掌握足够的资源,才能摆脱被动求存的局面。

  另外,镇外荒地常有流浪药师出没,交换或采集皆有可能。

  这类人多居无定所,以车载药箱游走各村,换取粮食或旧物。

  他们手中往往握有一些偏方秘药,甚至保留着古籍残卷中的配方。

  若能结识一位可靠的流浪药师,不仅能拓宽药材来源,还可能获得更高阶的炼药知识。

  不过此类人物极为谨慎,轻易不会透露底细。

  接触方式必须稳妥。

  最好的办法是先以病患身份示弱,请求诊治,在取得信任后再逐步探询合作可能。

  地点可选在每月初七的边集日,那是流浪药师最常出现的时间。

  届时他可伪装成普通村民,带上小石头一同前往,制造家庭求医的假象。

  资金方面,目前仅有几株气血草和少量铜钱。

  需提前准备一些可交易物品,比如矿渣提炼出的低阶晶粒,或是窝棚附近采集的止血草、蛇舌兰等常见药材。

  这些虽不值高价,但足以作为初次接触的诚意。

  他一边思索,一边在脑海中绘制一张简易地图。

  矿区、西崖小径、警戒点位、可能的药脉分布区,一一标记。

  又在另一侧标注边集日的流动摊位规律与过往药师出没区域。

  这张图将成为他下一步行动的指南。

  他不能永远躲在窝棚里疗伤、试药。

  世界在变,南区刚刚易主,表面平静,暗流未止。

  他需保持低调,继续潜修,稳固实力的同时,完善这套“药吞体系”。

  他起身走到门边,将门虚掩。

  阳光斜照进来,在地面拉出一道细长光影。

  他盘坐其中,闭目调息,体内混沌熔炉缓缓运转,配合《不灭星辰体》法门,引导昨日残余能量彻底归元。

  气息平稳,心境澄明。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脚步声。

  小石头回来了。

  他站在石台前,喘着气,脸上却带着少见的笑意。

  张伯收下了东西,看了纸条,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从药箱最底层拿出一个小布包,让我一定交给你。

  林风眉头微动。

  打开布包,里面是三颗同样的褐色药丸,还有一小撮干燥的植物粉末。

  他凑近嗅了嗅。

  是远志粉,未经炮制,但保存完好。

  他抬头看向小石头。

  张伯说什么了吗。

  说了。

  少年顿了顿。

  他说,有些人吃药是为了治病,有些人吃药是为了活着。你要是还想活,就别嫌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