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裹着雪粒子,打在镇中心中学的玻璃窗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谁在窗外轻轻翻着书页。教室里,数学老师李老师握着一叠粉色报名表,站在讲台前,粉笔灰在昏黄的灯光下浮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黑板报“冲刺期末”的标语旁。
“同学们安静一下!”李老师的声音透过寒风传来,带着几分振奋,“下个月县里要办初中数学竞赛,咱们学校有三个参赛名额。结合这几次段考和课堂表现,我定了三个同学——初一的林晚星、陈小梅,还有初三的张昊。”
林晚星握着笔的手猛地一顿,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一道墨痕,像条突然断了的线。她抬起头,眼里满是难以置信——数学竞赛?全县范围的?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毕竟她用的还是学长传下来的旧课本,连一道完整的竞赛例题都没见过。
“晚星!咱们能一起去!”同桌陈小梅兴奋地用胳膊肘碰她,眼里亮得像落了星星,“我姐去年参加过这个竞赛,说拿了奖中考能加分呢!到时候咱们一起复习,肯定能行!”
林晚星的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心里像揣了只乱撞的兔子,又慌又热。她想起自己每天晚自习后,在煤油灯下啃数学题的日子;想起为了弄懂一道几何辅助线,在草稿纸上画了十几遍,直到指尖磨出浅印;想起李老师总在课堂上说“晚星的解题思路很活,是块学数学的料”——原来这些藏在旧课本里的努力,真的被看见了。
“这三个同学下课后到我办公室领报名表。”李老师顿了顿,目光扫过教室,“竞赛难度比平时考试大,要考很多课本外的拓展知识,大家记得多找辅导资料,抓紧这一个月的时间复习。”
辅导资料?林晚星的心像被雪粒子砸了一下,瞬间凉了半截。她摸了摸书包侧兜,里面装着母亲给的五块一周生活费,省吃俭用下来,只剩一块三毛钱。上周去镇上书店,她在数学区见过一本《初中数学竞赛真题详解》,蓝色封面,封面上印着烫金的“真题”二字,定价三块八毛钱——那对她来说,是笔天大的数目,够买七份食堂的炒青菜,够她攒十几天的废品钱。
下课后,她和陈小梅一起去办公室。李老师把报名表递给她们,又从抽屉里拿出本厚厚的辅导书,递给陈小梅:“小梅,这是我之前带竞赛生用的资料,里面有很多解题技巧,你拿去看,看完了可以和晚星一起研究。”
陈小梅接过书,高兴地连声道谢,转头就对林晚星说:“晚星,等我看完前半本,就先给你翻,咱们轮流看,肯定来得及!”
林晚星点点头,心里却发苦。竞赛只剩一个月,陈小梅自己复习都要赶进度,哪有时间等她轮流看?可她没说出口,只是把那份粉色报名表叠得整整齐齐,放进旧课本的夹页里,像藏起一份易碎的希望。
从办公室出来,陈小梅拉着她规划复习计划:“咱们每天放学后留教室一小时,我把我姐的竞赛笔记带来,里面有很多重点。对了,我妈昨天给了我十二块钱,让我买竞赛资料,我明天就去镇上,到时候咱们一起挑!”
“不用了小梅,”林晚星赶紧摆手,“你自己买就好,我……我去图书馆借借看。”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没底。镇中学的图书馆只有一间小屋子,书架上大多是泛黄的语文课本和历史书,数学资料屈指可数,更别说竞赛专用的。上次她去找数学题,翻了半天只找到本《初中数学基础训练》,里面的题比课堂练习还简单,根本用不上。
放学回家的路,林晚星走得格外慢。寒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割着,可她满脑子都是那本蓝色封面的辅导书——里面肯定有历年的竞赛题,有详细的解题步骤,说不定还有老师没讲过的解题技巧。要是能买到,她肯定能多几分把握。
到家时,院子里的积雪还没化,母亲正在厨房剁白菜,菜刀“咚咚”地撞着菜板,声音在冷空气中格外脆。十岁的林朝阳坐在堂屋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个新陀螺,是父亲昨天从镇上买的,花了一块五毛钱。他把陀螺抽得“嗡嗡”转,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儿歌。
“晚星回来啦?赶紧洗手,一会儿煮红薯粥。”母亲从厨房探出头,围裙上沾着白菜碎,“你爸今天去邻村卖了袋土豆,换了四块钱,晚上给朝阳煮个荷包蛋。”
林晚星应了声,放下书包,走进厨房帮着烧火。火苗“噼啪”地舔着锅底,映得她脸颊发烫。她攥着烧火棍,犹豫了半天,还是小声开口:“妈,学校下个月有数学竞赛,我能参加,就是需要买本辅导资料,三块八毛钱……”
母亲剁白菜的手顿了一下,抬起头看她:“竞赛?那玩意儿能当饭吃?还得花钱买资料,不是浪费钱吗?你别去凑那个热闹,好好上课就行。”
“可是妈,拿了奖中考能加分!”林晚星着急地说,“我想试试,我肯定能学好的。”
“加分又怎么样?”母亲低下头,继续剁白菜,声音里带着不耐烦,“你一个女孩子家,读完初中就该去纺织厂上班了,考不考高中都一样。家里的钱要留着给朝阳买作业本,他明年就上五年级了,得用新本子。”
林晚星的手紧了紧,烧火棍的木头硌得手心疼。她看着母亲的侧脸,看着她鬓角新长的白发,心里又酸又堵——朝阳的作业本上个月才买了三本,都是带奥特曼图案的,五毛钱一本,比她用的包装纸笔记本贵多了。可母亲从来没说过给她买本新练习册。
晚饭时,父亲喝着散装白酒,给朝阳夹了个荷包蛋:“朝阳,多吃点,明年上五年级了,要好好学数学,别跟你姐似的,女孩子家再能学,将来也没用。”
朝阳嚼着鸡蛋,含糊地说:“爸,我不想学数学,我想玩陀螺。”
“玩什么玩?”父亲放下酒杯,脸沉了下来,“将来家里还得靠你,你必须学好!等开春了,我就带你去镇上找王老师,让他给你补补数学,一节课五毛钱,贵点也值。”
林晚星扒着碗里的红薯粥,没说话。父亲愿意花五毛钱给朝阳补一节课,却舍不得给她买本三块八的辅导资料。她想起自己攒了半个月废品,才换了一块二毛钱,买了支最便宜的钢笔,父亲还说她“浪费钱”。
那天晚上,林晚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月光从窗缝里漏进来,在地上拖出条细长的光。她摸出那本旧数学课本,翻开夹在里面的报名表,粉色的纸页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她想起李老师的鼓励,想起陈小梅的期待,想起自己对数学的
“同学们安静一下!”李老师的声音透过寒风传来,带着几分振奋,“下个月县里要办初中数学竞赛,咱们学校有三个参赛名额。结合这几次段考和课堂表现,我定了三个同学——初一的林晚星、陈小梅,还有初三的张昊。”
林晚星握着笔的手猛地一顿,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一道墨痕,像条突然断了的线。她抬起头,眼里满是难以置信——数学竞赛?全县范围的?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毕竟她用的还是学长传下来的旧课本,连一道完整的竞赛例题都没见过。
“晚星!咱们能一起去!”同桌陈小梅兴奋地用胳膊肘碰她,眼里亮得像落了星星,“我姐去年参加过这个竞赛,说拿了奖中考能加分呢!到时候咱们一起复习,肯定能行!”
林晚星的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心里像揣了只乱撞的兔子,又慌又热。她想起自己每天晚自习后,在煤油灯下啃数学题的日子;想起为了弄懂一道几何辅助线,在草稿纸上画了十几遍,直到指尖磨出浅印;想起李老师总在课堂上说“晚星的解题思路很活,是块学数学的料”——原来这些藏在旧课本里的努力,真的被看见了。
“这三个同学下课后到我办公室领报名表。”李老师顿了顿,目光扫过教室,“竞赛难度比平时考试大,要考很多课本外的拓展知识,大家记得多找辅导资料,抓紧这一个月的时间复习。”
辅导资料?林晚星的心像被雪粒子砸了一下,瞬间凉了半截。她摸了摸书包侧兜,里面装着母亲给的五块一周生活费,省吃俭用下来,只剩一块三毛钱。上周去镇上书店,她在数学区见过一本《初中数学竞赛真题详解》,蓝色封面,封面上印着烫金的“真题”二字,定价三块八毛钱——那对她来说,是笔天大的数目,够买七份食堂的炒青菜,够她攒十几天的废品钱。
下课后,她和陈小梅一起去办公室。李老师把报名表递给她们,又从抽屉里拿出本厚厚的辅导书,递给陈小梅:“小梅,这是我之前带竞赛生用的资料,里面有很多解题技巧,你拿去看,看完了可以和晚星一起研究。”
陈小梅接过书,高兴地连声道谢,转头就对林晚星说:“晚星,等我看完前半本,就先给你翻,咱们轮流看,肯定来得及!”
林晚星点点头,心里却发苦。竞赛只剩一个月,陈小梅自己复习都要赶进度,哪有时间等她轮流看?可她没说出口,只是把那份粉色报名表叠得整整齐齐,放进旧课本的夹页里,像藏起一份易碎的希望。
从办公室出来,陈小梅拉着她规划复习计划:“咱们每天放学后留教室一小时,我把我姐的竞赛笔记带来,里面有很多重点。对了,我妈昨天给了我十二块钱,让我买竞赛资料,我明天就去镇上,到时候咱们一起挑!”
“不用了小梅,”林晚星赶紧摆手,“你自己买就好,我……我去图书馆借借看。”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没底。镇中学的图书馆只有一间小屋子,书架上大多是泛黄的语文课本和历史书,数学资料屈指可数,更别说竞赛专用的。上次她去找数学题,翻了半天只找到本《初中数学基础训练》,里面的题比课堂练习还简单,根本用不上。
放学回家的路,林晚星走得格外慢。寒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割着,可她满脑子都是那本蓝色封面的辅导书——里面肯定有历年的竞赛题,有详细的解题步骤,说不定还有老师没讲过的解题技巧。要是能买到,她肯定能多几分把握。
到家时,院子里的积雪还没化,母亲正在厨房剁白菜,菜刀“咚咚”地撞着菜板,声音在冷空气中格外脆。十岁的林朝阳坐在堂屋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个新陀螺,是父亲昨天从镇上买的,花了一块五毛钱。他把陀螺抽得“嗡嗡”转,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儿歌。
“晚星回来啦?赶紧洗手,一会儿煮红薯粥。”母亲从厨房探出头,围裙上沾着白菜碎,“你爸今天去邻村卖了袋土豆,换了四块钱,晚上给朝阳煮个荷包蛋。”
林晚星应了声,放下书包,走进厨房帮着烧火。火苗“噼啪”地舔着锅底,映得她脸颊发烫。她攥着烧火棍,犹豫了半天,还是小声开口:“妈,学校下个月有数学竞赛,我能参加,就是需要买本辅导资料,三块八毛钱……”
母亲剁白菜的手顿了一下,抬起头看她:“竞赛?那玩意儿能当饭吃?还得花钱买资料,不是浪费钱吗?你别去凑那个热闹,好好上课就行。”
“可是妈,拿了奖中考能加分!”林晚星着急地说,“我想试试,我肯定能学好的。”
“加分又怎么样?”母亲低下头,继续剁白菜,声音里带着不耐烦,“你一个女孩子家,读完初中就该去纺织厂上班了,考不考高中都一样。家里的钱要留着给朝阳买作业本,他明年就上五年级了,得用新本子。”
林晚星的手紧了紧,烧火棍的木头硌得手心疼。她看着母亲的侧脸,看着她鬓角新长的白发,心里又酸又堵——朝阳的作业本上个月才买了三本,都是带奥特曼图案的,五毛钱一本,比她用的包装纸笔记本贵多了。可母亲从来没说过给她买本新练习册。
晚饭时,父亲喝着散装白酒,给朝阳夹了个荷包蛋:“朝阳,多吃点,明年上五年级了,要好好学数学,别跟你姐似的,女孩子家再能学,将来也没用。”
朝阳嚼着鸡蛋,含糊地说:“爸,我不想学数学,我想玩陀螺。”
“玩什么玩?”父亲放下酒杯,脸沉了下来,“将来家里还得靠你,你必须学好!等开春了,我就带你去镇上找王老师,让他给你补补数学,一节课五毛钱,贵点也值。”
林晚星扒着碗里的红薯粥,没说话。父亲愿意花五毛钱给朝阳补一节课,却舍不得给她买本三块八的辅导资料。她想起自己攒了半个月废品,才换了一块二毛钱,买了支最便宜的钢笔,父亲还说她“浪费钱”。
那天晚上,林晚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月光从窗缝里漏进来,在地上拖出条细长的光。她摸出那本旧数学课本,翻开夹在里面的报名表,粉色的纸页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她想起李老师的鼓励,想起陈小梅的期待,想起自己对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