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晨光透过会展中心的落地窗,在阶梯报告厅的讲台上铺下一片明亮的光斑。江逸晨抱着装有校服样品的帆布包,站在侧幕旁深呼吸——这是他第一次在青少年设计论坛上演讲,台下坐满了穿着各色校服的中小学生,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像一群雀跃的小鸟,让他想起去年在星光特殊学校,孩子们围着他看设计稿的模样。
“下一位,江逸晨先生,带来‘无障碍校服设计’主题分享。”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开,江逸晨整理了一下衬衫袖口,抱着帆布包走上讲台。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几百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他,有好奇,有期待,还有些孩子悄悄拿出了笔记本,准备记录。
“大家好,我是江逸晨。”他笑着挥手,把帆布包放在讲台中央,“今天我不是来教大家怎么画好看的图案,而是想跟大家聊聊,设计里最‘暖’的东西——怎么让我们的设计,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话音刚落,台下就有个扎马尾的小女孩举起手:“哥哥,什么是‘无障碍设计’呀?”
江逸晨弯腰从帆布包里拿出第一件校服样品——那是为脑瘫学生设计的浅蓝色校服,领口比普通校服宽出3厘米,袖口和裤腰都用了魔术贴。他把校服展开,对着台下展示:“比如这件校服,它看起来和普通校服没太大区别,但你们看这里——”他指着魔术贴袖口,轻轻一撕一粘,“行动不方便的同学,自己就能轻松穿脱,不用麻烦别人。还有这个领口,用的是最软的棉料,不会磨到他们的脖子。”
台下的孩子们凑着身子看,小声讨论起来:“原来校服还能这么做!”“我同桌就是脑瘫,他每天穿衣服都要老师帮忙,有了这个魔术贴就方便啦!”
江逸晨等讨论声渐渐小了,又拿出第二件校服——深色面料上,袖口和下摆缝着银灰色的反光条,胸前还有一个小小的盲文标识,写着“星光小学”。“这是给视障同学设计的,”他指着反光条,“放学路上光线暗,反光条能让司机叔叔更容易看到他们;胸前的盲文,他们用手一摸,就知道是自己学校的校服。”
他边说边走下讲台,把校服递给第一排的孩子们传阅。有个戴眼镜的小男孩轻轻摸着盲文标识,抬头问:“哥哥,你怎么知道视障同学需要这些呀?”
“因为我去特殊学校跟他们聊过呀。”江逸晨蹲下来,和小男孩平视,“有个叫乐乐的视障小朋友跟我说,他最怕放学路上被自行车碰到,所以我就想,要是校服上有能让人注意到的东西就好了。后来我查了资料,发现反光条又安全又实用,就加在了设计里。”
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纷纷举手提问——“哥哥,自闭症同学的校服是什么样的呀?”“能不能给听障同学的校服加个小口袋,放他们的助听器呀?”
江逸晨一一回答,从自闭症同学的纯色无图案校服,到听障同学的助听器收纳口袋,再到唐氏综合征同学的可调节松紧裤腰,每一件设计背后的故事,都让台下的孩子们听得入了迷。他还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视频——星光特殊学校的孩子们穿着他设计的校服,有的自己系魔术贴,有的摸着盲文标识笑,还有的在操场上跑跳,校服上的反光条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设计不是只做‘好看’的东西,”江逸晨回到讲台上,声音比之前更温和,“更重要的是做‘有用’的东西。就像我们画画,不只是为了画得漂亮,还可以画一张迷路时能看明白的地图;就像我们搭积木,不只是为了搭得高,还可以搭一个能让小动物躲雨的小房子。设计也是一样,要想着身边的人,想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从帆布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设计草图本,翻开给孩子们看——里面画满了各种校服的设计图,有的标着“领口加宽3c,有的写着“反光条位置调整”,还有的旁边贴着孩子们的留言纸条,比如“乐乐说
“下一位,江逸晨先生,带来‘无障碍校服设计’主题分享。”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开,江逸晨整理了一下衬衫袖口,抱着帆布包走上讲台。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几百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他,有好奇,有期待,还有些孩子悄悄拿出了笔记本,准备记录。
“大家好,我是江逸晨。”他笑着挥手,把帆布包放在讲台中央,“今天我不是来教大家怎么画好看的图案,而是想跟大家聊聊,设计里最‘暖’的东西——怎么让我们的设计,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话音刚落,台下就有个扎马尾的小女孩举起手:“哥哥,什么是‘无障碍设计’呀?”
江逸晨弯腰从帆布包里拿出第一件校服样品——那是为脑瘫学生设计的浅蓝色校服,领口比普通校服宽出3厘米,袖口和裤腰都用了魔术贴。他把校服展开,对着台下展示:“比如这件校服,它看起来和普通校服没太大区别,但你们看这里——”他指着魔术贴袖口,轻轻一撕一粘,“行动不方便的同学,自己就能轻松穿脱,不用麻烦别人。还有这个领口,用的是最软的棉料,不会磨到他们的脖子。”
台下的孩子们凑着身子看,小声讨论起来:“原来校服还能这么做!”“我同桌就是脑瘫,他每天穿衣服都要老师帮忙,有了这个魔术贴就方便啦!”
江逸晨等讨论声渐渐小了,又拿出第二件校服——深色面料上,袖口和下摆缝着银灰色的反光条,胸前还有一个小小的盲文标识,写着“星光小学”。“这是给视障同学设计的,”他指着反光条,“放学路上光线暗,反光条能让司机叔叔更容易看到他们;胸前的盲文,他们用手一摸,就知道是自己学校的校服。”
他边说边走下讲台,把校服递给第一排的孩子们传阅。有个戴眼镜的小男孩轻轻摸着盲文标识,抬头问:“哥哥,你怎么知道视障同学需要这些呀?”
“因为我去特殊学校跟他们聊过呀。”江逸晨蹲下来,和小男孩平视,“有个叫乐乐的视障小朋友跟我说,他最怕放学路上被自行车碰到,所以我就想,要是校服上有能让人注意到的东西就好了。后来我查了资料,发现反光条又安全又实用,就加在了设计里。”
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纷纷举手提问——“哥哥,自闭症同学的校服是什么样的呀?”“能不能给听障同学的校服加个小口袋,放他们的助听器呀?”
江逸晨一一回答,从自闭症同学的纯色无图案校服,到听障同学的助听器收纳口袋,再到唐氏综合征同学的可调节松紧裤腰,每一件设计背后的故事,都让台下的孩子们听得入了迷。他还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视频——星光特殊学校的孩子们穿着他设计的校服,有的自己系魔术贴,有的摸着盲文标识笑,还有的在操场上跑跳,校服上的反光条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设计不是只做‘好看’的东西,”江逸晨回到讲台上,声音比之前更温和,“更重要的是做‘有用’的东西。就像我们画画,不只是为了画得漂亮,还可以画一张迷路时能看明白的地图;就像我们搭积木,不只是为了搭得高,还可以搭一个能让小动物躲雨的小房子。设计也是一样,要想着身边的人,想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从帆布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设计草图本,翻开给孩子们看——里面画满了各种校服的设计图,有的标着“领口加宽3c,有的写着“反光条位置调整”,还有的旁边贴着孩子们的留言纸条,比如“乐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