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冬令营的光-《掌心的刺》

  清晨七点的冬阳,像被揉碎的金箔,透过结着薄霜的车窗,落在江念初握着方向盘的手背上。35岁的她穿着米色羊毛外套,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眼角带着几分干练——自从三年前从父亲江哲手里接过“启智”教育机构,她早已习惯了这样早起忙碌的日子。后视镜里,九岁的陈志鹏正把脸贴在玻璃上,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校服袖口,而六岁的陈语安、陈语宁这对双胞胎,则挤在后排座椅中间,小脑袋凑在一起,小声争论着要给冬令营的小朋友唱《小星星》还是《虫儿飞》。

  “妈,您把布偶放腿上就行,别累着。”江念初侧头看了眼副驾驶座的林晚星,63岁的老人穿着驼色大衣,头发用珍珠发卡别在耳后,正低头整理着怀里的布包,里面是她连夜缝好的兔子布偶,针脚细密,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林晚星笑着摆手,指尖划过布偶的耳朵:“没事,我这双手闲不住,昨天缝完最后一个,你爸还说我缝得比商店里卖的还好看。”话音刚落,后排的陈语宁就探过头来,小奶音软软的:“外婆,我要帮您给小朋友分布偶!我会说‘请你收下,这是外婆的心意’!”

  车子刚拐进星光基金所在的文创园,就看到江哲的老轿车停在路边。66岁的江哲穿着深蓝色羽绒服,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正弯腰从后备箱搬一个保温桶,晨霜落在他的肩头,却丝毫没影响他的动作。“爸,我来!”江念初刚停稳车,陈屿就快步走了过去。38岁的他穿着深灰色工装夹克,肩宽背厚,手臂上还留着建筑工程现场奔波时留下的浅疤,搬起沉甸甸的保温桶毫不费力。江哲直起身,拍了拍女婿的胳膊,眼里满是欣慰:“还是你力气大,我这老骨头,搬这点东西都费劲了。”

  “爸您可别这么说,您退休前把教育机构办得那么好,我们年轻人还得向您学呢。”陈屿笑着把保温桶放在地上,这时,不远处传来了苏敏的声音。55岁的苏敏穿着枣红色棉袄,围着一条格子围巾,怀里抱着一个装满小饼干的铁盒,身后跟着58岁的陈斌——他穿着社区工作者的深蓝色制服,手里拎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布袋,里面装的都是铅笔、橡皮之类的文具。“念初,屿子,快让孩子下来透透气!”苏敏快步走过来,掀开铁盒的盖子,一股黄油香飘了出来,“我早上五点就起来烤饼干,都是孩子们爱吃的蔓越莓味,待会儿分给大家尝尝。”

  陈斌走到江哲身边,递过去一支烟,自己也点了一根:“老江,我还有两年就从社区退休了,到时候咱们俩就能天天来冬令营帮忙,你教孩子们认字,我给他们讲讲社区里的趣事,多好。”江哲笑着点头,接过烟却没点燃,而是夹在耳后:“行啊,不过你可得先把烟戒了,孩子们闻不得烟味。”陈斌哈哈笑起来,拍了拍自己的口袋:“早戒了,就剩这根习惯夹着,待会儿就扔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走进冬令营的小楼,刚推开玻璃门,就听到楼梯口传来熟悉的爽朗笑声。江逸晨穿着一身黑色特警训练服,肩线挺拔,腰间的皮带勒出利落的线条,29岁的脸上带着几分英气,手里还拎着一个超大号的纸箱,脚步轻快地走了下来:“姐!我跟队里请假赶过来的,这箱子里都是队友们凑的文具,有笔记本、水彩笔,还有几个队友把自己的军功章模型也捐了,说给孩子们当纪念!”他说话时声音洪亮,带着特警特有的干练,陈志鹏一看到他,立刻挣脱江念初的手跑了过去,抱着他的腿仰头喊:“舅舅!你终于来了!你答应教我叠‘战斗飞机’的!”

  江逸晨弯腰抱起陈志鹏,用下巴轻轻蹭了蹭他的额头:“臭小子,舅舅什么时候骗过你?待会儿忙完就教你,保证飞得又高又远。”话音刚落,扎着高马尾的江念熙就从绘本区走了过来,29岁的她穿着米色毛衣,手里抱着几本彩色绘本,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作为龙华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美术老师,她总是这样自带亲和力。“哥,你小声点,孩子们刚到,别吓着他们。”江念熙嗔怪地看了江逸晨一眼,又转向江念初,“姐,我刚把绘本都摆好了,选的都是带插画的,三年级的孩子爱读,这些乡村小朋友应该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