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县长的支持:务实推动的决心-《官场:我能看到民心值》

  第175章:县长的支持:务实推动的决心

  县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的灯,亮到了深夜。

  刘长青的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他烦躁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昂贵的地毯被他踩得仿佛都矮了一截。桌上的电话开着免提,赵天成那沉郁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沙哑。

  “他根本就没想过要跟我们谈。”赵天成说,“从头到尾,他就是冲着陈书记去的。我们还在琢磨他会出左拳还是右拳,他直接一脚踹开了大门。”

  刘长青停下脚步,拿起桌上已经凉透的茶水灌了一口:“我还是想不通,陈书记为什么会这么支持他?这个‘医联体’,一听就是个要花大钱、还得罪人的项目。陈书记一向求稳,怎么会为林枫冒这个险?”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老刘,我们都小看他了。”赵天成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无力感,“他给陈书记画的不是一张饼,而是一架梯子,一架能让陈书记看得更高、走得更远的梯子。‘刮骨疗毒’、‘攻坚克难’,这种词一旦跟政绩挂上钩,分量就完全不一样了。”

  刘长青颓然地坐回椅子上,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一个解决了全县教育不公,又即将撬动医疗顽疾的干将,对任何一个一把手来说,都是无法拒绝的臂助。

  “那……明天上午的会,我们怎么办?”刘长青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怎么办?”赵天成冷笑一声,“陈书记亲自坐镇,我们能怎么办?谁敢在会上说个‘不’字,就是跟县委书记过不去,就是全县人民的罪人。这顶帽子,谁戴得起?”

  “难道就这么让他牵着鼻子走?”刘长青不甘心。

  “不然呢?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赵天成的声音听起来疲惫至极,“通知下去,让所有科室主任都收敛点,明天会上,多听,多点头,少说话。谁要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捅了娄子,别怪我没提醒他。”

  挂了电话,刘长青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的夜色,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他知道,从明天开始,清源县医疗系统的天,要变了。

  而此时的林枫,刚刚走出县委大院。

  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在脸上很舒服。他没有急着上车,而是沿着路灯,慢慢走向一街之隔的县政府大楼。

  陈书记的支持,是政治上的定海神针,确保了改革的方向不会动摇。但这还不够。一项改革要落地,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人、财、物。这些,都握在政府那一边,握在县长手里。

  党管方向,政府执行。林枫深知,如果不能得到县长的全力支持,这个“医联体”计划,即便有县委书记的尚方宝剑,在执行层面也会被各种“实际困难”拖得举步维艰。比如,财政局会哭穷,说拿不出钱来升级设备;卫健委会推诿,说协调专家下沉的人事安排太复杂。

  他要的,不是一个勉强通过的方案,而是一场高效推进的变革。

  县长办公室的灯也亮着。

  清源县县长名叫何立行,是一个年近五十,看起来十分精干的中年人。他的办公室不像陈建国那样宽敞气派,而是显得有些拥挤。墙上挂的不是名家字画,而是清源县的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和一张巨大的项目进度表,上面用红蓝两色的笔标注得密密麻麻。

  看到林枫进来,何立行正戴着老花镜,研究一份水利工程的预算报告。他抬起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平实,没有什么客套:“坐吧。刚从陈书记那边过来?”

  “是的,何县长。”林枫将一份同样的文件递了过去,但标题略有不同——《关于“医联体”模式的财政预算及可行性分析报告(初稿)》。

  何立行接过报告,看了一眼标题,眉毛微微一挑。他扶了扶眼镜,没有立刻翻看,而是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十指交叉放在桌上,看着林枫。

  “陈书记的魄力,我一向是佩服的。不过林枫同志,我这个人比较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