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新的挑战: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暮色四合,将老街的轮廓晕染得模糊而柔和。
林枫站在街口,身后是车水马龙和霓虹初上的新城,身前是沉寂在光影里的青石板路和斑驳老屋。两个世界,被一条无形的线清晰地分割开来。
他的目光穿过寥落的街巷,最终落在那座名为“山陕会馆”的古建筑上。飞檐翘角在夜幕中勾勒出倔强的剪影,像一个不愿低头的老人,固执地守望着什么。
系统界面里,那两行截然不同的民心值,像两根细刺,扎在他的心上。
【-60,痛心/不舍】——来自那位摩挲着石柱,满眼留恋的白发老人。
【-30,漠视/无感】——来自那几个呼啸而过,嫌弃“破房子”的年轻人。
一个城市,两种心声。
林枫忽然觉得,他为城西试点项目成功而带来的那份踏实与成就感,在此刻变得有些单薄。他用“海绵城市”治愈了城市的内涝,用“智慧交通”理顺了城市的血脉,让这座城市的“身体”变得更健康、更强壮。
可它的“灵魂”呢?
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高楼大厦建得再光鲜,路修得再平坦,也只是一具没有温度的躯壳。
他迈步走进了老街。
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去了棱角,变得凹凸不平,踩上去能听到轻微的“咯噔”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气味,是老木头受潮的味道,混合着尘土和若有若无的饭菜香气。
与外面那个高效、明亮、充满现代感的清源县相比,这里的一切都慢了下来。
他经过一扇虚掩的木门,门里传来“吱呀吱呀”的声响,像是在拉着一个古老的风箱。他好奇地朝里望了一眼,昏黄的灯光下,一个中年男人正埋头用竹篾编着什么,动作熟练而专注。
再往前走,一处已经坍塌了一半的砖雕影壁下,几个孩子在跳皮筋,嘴里念着古老的童谣,声音清脆。
这些景象,是城市发展规划图上找不到的,是GDP数据报表里体现不出的。它们是活着的历史,是清源县的根。
林枫走到了山陕会馆门前,那位白发老人依然坐在石阶上,像一尊融入夜色的雕塑。
“大爷,还没回家呢?”林枫在他身边坐下,学着他的样子,把手放在冰凉的石阶上。
老人转过头,看了他一眼,浑浊的眼睛里没什么波澜。“家就在这后面,回不回去,它都在那儿。”
“这会馆,很有年头了吧?”林枫问。
“可不是。”一提到会馆,老人的话匣子仿佛被打开了,“我爷爷的爷爷那时候,这里就是清源县最热闹的地方。南来北往的商客,都得在这儿拜码头、歇脚、谈生意。那会儿,这大殿里唱的戏,三天三夜都不带重样的。”
老人用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着身下的石阶。“你摸摸这石头,都让人坐出包浆了。当年,我爹就是在这石阶上,等到了从山西逃难过来的我娘。”
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但林枫能听出那份深藏在平静下的情感。
“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就没人管了呢?”林枫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管?”老人自嘲地笑了笑,“前些年,说是要保护,拉了条警戒线,挂了个‘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然后就没然后了。后来,牌子都让收破烂的给揭走了。再后来,就有人说,这地方风水不好,阴气重,拆了盖个商场,肯定火。”
老人的目光投向远方,那里灯火璀璨,是清源县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年轻人不
暮色四合,将老街的轮廓晕染得模糊而柔和。
林枫站在街口,身后是车水马龙和霓虹初上的新城,身前是沉寂在光影里的青石板路和斑驳老屋。两个世界,被一条无形的线清晰地分割开来。
他的目光穿过寥落的街巷,最终落在那座名为“山陕会馆”的古建筑上。飞檐翘角在夜幕中勾勒出倔强的剪影,像一个不愿低头的老人,固执地守望着什么。
系统界面里,那两行截然不同的民心值,像两根细刺,扎在他的心上。
【-60,痛心/不舍】——来自那位摩挲着石柱,满眼留恋的白发老人。
【-30,漠视/无感】——来自那几个呼啸而过,嫌弃“破房子”的年轻人。
一个城市,两种心声。
林枫忽然觉得,他为城西试点项目成功而带来的那份踏实与成就感,在此刻变得有些单薄。他用“海绵城市”治愈了城市的内涝,用“智慧交通”理顺了城市的血脉,让这座城市的“身体”变得更健康、更强壮。
可它的“灵魂”呢?
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高楼大厦建得再光鲜,路修得再平坦,也只是一具没有温度的躯壳。
他迈步走进了老街。
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去了棱角,变得凹凸不平,踩上去能听到轻微的“咯噔”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气味,是老木头受潮的味道,混合着尘土和若有若无的饭菜香气。
与外面那个高效、明亮、充满现代感的清源县相比,这里的一切都慢了下来。
他经过一扇虚掩的木门,门里传来“吱呀吱呀”的声响,像是在拉着一个古老的风箱。他好奇地朝里望了一眼,昏黄的灯光下,一个中年男人正埋头用竹篾编着什么,动作熟练而专注。
再往前走,一处已经坍塌了一半的砖雕影壁下,几个孩子在跳皮筋,嘴里念着古老的童谣,声音清脆。
这些景象,是城市发展规划图上找不到的,是GDP数据报表里体现不出的。它们是活着的历史,是清源县的根。
林枫走到了山陕会馆门前,那位白发老人依然坐在石阶上,像一尊融入夜色的雕塑。
“大爷,还没回家呢?”林枫在他身边坐下,学着他的样子,把手放在冰凉的石阶上。
老人转过头,看了他一眼,浑浊的眼睛里没什么波澜。“家就在这后面,回不回去,它都在那儿。”
“这会馆,很有年头了吧?”林枫问。
“可不是。”一提到会馆,老人的话匣子仿佛被打开了,“我爷爷的爷爷那时候,这里就是清源县最热闹的地方。南来北往的商客,都得在这儿拜码头、歇脚、谈生意。那会儿,这大殿里唱的戏,三天三夜都不带重样的。”
老人用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着身下的石阶。“你摸摸这石头,都让人坐出包浆了。当年,我爹就是在这石阶上,等到了从山西逃难过来的我娘。”
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但林枫能听出那份深藏在平静下的情感。
“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就没人管了呢?”林枫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管?”老人自嘲地笑了笑,“前些年,说是要保护,拉了条警戒线,挂了个‘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然后就没然后了。后来,牌子都让收破烂的给揭走了。再后来,就有人说,这地方风水不好,阴气重,拆了盖个商场,肯定火。”
老人的目光投向远方,那里灯火璀璨,是清源县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年轻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