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三把火烧向受排挤的她,你的委屈我来终结-《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

  “苏晓。”

  林舟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响起,像是石子投入深潭,波澜无声,却直抵水底。

  苏晓的身体,不受控制地轻轻一颤。

  她一直低着头,试图将自己缩成一个不被注意的影子。可当她的名字被念出来时,她感觉那道平静的目光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落在了自己身上,无所遁形。

  她经历过李瑞的震惊狂喜,也目睹了马振华的骇然臣服。前两个人,一个被勾起了心中最狂热的欲望,一个被扼住了命运中最柔软的命门。林舟的手段,如鬼神莫测,让她从心底感到一种原始的恐惧。

  现在,轮到她了。

  她缓缓抬起头,那张总是因为缺乏表情而显得有些清冷的脸上,此刻写满了戒备。她像一只受了伤的刺猬,竖起了浑身的尖刺,准备迎接那致命的一击。

  她有什么把柄可以被抓住?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她家境普通,父母是工薪阶层,没有任何背景。她生活简单,两点一线,除了工作就是回家看书,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她不像李瑞那样沉迷投机,也不像马叔那样织着一张复杂的人情网。她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也正是因为这张白纸,才在五颜六色的染缸里,显得格格不入,备受排挤。

  她的弱点,就是她那不合时宜的正直和原则。他要如何利用这一点?嘲笑她?还是点出她因为这份正直而错失的某个机会,来瓦解她的坚持?

  苏晓的嘴唇紧紧抿着,等待着宣判。

  林舟没有说话,只是将桌上最后一份,也是最薄的一份文件,推到了她的面前。

  那不是数据报告,也不是人名清单。封面上,用宋体三号字清晰地打印着一行标题——《关于c方案项目廉政监督与风险内控体系的建立与授权》。

  苏晓的瞳孔微微收缩。

  “这个项目,投资额度超过百亿,牵扯的部门和利益方,会多到超乎想象。”林舟的十指交叉,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清澈地看着她,“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而对一个百亿级的项目来说,最短的那块板,永远是‘风险’和‘廉洁’。”

  他的声音很平稳,像是在阐述一个客观事实。

  “我需要一个人,来做这个项目的‘守门人’。这个人,必须绝对的正直,绝对的较真,绝对的六亲不认。她的眼睛里揉不进一粒沙子,她会把规章制度当成自己的信仰。她要负责建立一套从资金流向、人事任免到工程招标、物料采购的全流程监督体系。她要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程序漏洞、法律风险、廉洁隐患,拥有一票否决权。”

  林舟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苏晓的眼睛。

  “在这个项目组里,她只对我一个人负责。她有权查阅所有非核心技术的项目文件,有权列席所有重要会议,有权对任何她认为可疑的人和事,发起独立调查。任何人,包括我,如果违反了她制定的监督程序,她都有权向上级纪检部门直接汇报。”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尘埃落地的声音。

  苏.晓呆呆地看着林舟,大脑一片空白。

  她听到了每一个字,但这些字组合在一起,却形成了一种她完全无法理解的逻辑。

  一票否决权?

  独立调查权?

  直接向纪委汇报的权力?

  这不是在给她分配任务,这是在给她一把货真价实的尚方宝剑!是把整个项目最要命的命脉之一,交到了她的手上。

  为什么……是我?

  这个念头不受控制地从心底冒了出来。

  她张了张嘴,干涩的喉咙里挤出了几个字:“林组长……为什么选我?您应该知道,我在单位……人缘不好,大家都说我……说我一根筋,不懂变通。”

  她这是在自揭伤疤。那些曾经刺痛她的评价,此刻被她自己说了出来,像是在提醒林舟,你选错了人,你选了一个所有人都讨厌的“刺头”。

  “我知道。”林舟点了点头,回答得干脆利落,“我选你,不是因为你的缺点,恰恰是因为,在他们眼中的这些‘缺点’,正是我最需要的‘优点’。”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苏晓。

  “苏晓,我查过你的履历。法学硕士,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发改委法规处。入职三年,你一共提交了十七份关于单位内部流程优化的建议报告,每一份都切中要害,逻辑严谨。其中有三份,是关于财务报销漏洞的,如果采纳,每年至少能为单位节约上百万的非必要开支。”

  苏晓的身体猛地一震,放在膝盖上的手,指甲深深地陷进了掌心。

  那些报告……是她职业生涯里最大的痛。每一份,都是她熬了好几个通宵,查阅了大量资料,真心实意为单位着想的成果。

  但结果呢?

  第一份,被她的直属领导以“不成熟,影响团结”为由,压了下来,还告诫她不要多管闲事。

  第二份,她越级上报,被处长叫到办公室里,用最难听的话,足足骂了她一个小时,说她“政治幼稚,想出风头,破坏规矩”。

  第三份……之后的所有报告,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她从一个充满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边缘人。她把所有的锋芒都收敛起来,不是因为她被磨平了,而是因为她发现,她的锋芒只会刺伤她自己。

  那些被束之高阁的报告,是她心头一道道溃烂流脓的伤口,是她所有委屈和不甘的证明。她以为,那些心血早就被扔进了碎纸机,化成了历史的尘埃。

  却没想到,林舟竟然知道。

  他不仅知道,还一字不差地,说出了它们的价值。

  “一个正直的人,在扭曲的环境里,她的正直就会被视为异类。”林舟转过身,重新看向她,眼神里没有同情,没有怜悯,只有一种平等的、理性的认同,“但c方案,要创造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里,我不需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团结’,我需要的是绝对的规则和秩序。你的‘一根筋’,你的‘不懂变通’,在这里,是最高贵的品质。”

  他走回桌前,将那份授权文件,再一次推到苏晓的面前。

  “现在,我正式邀请你,成为这个新环境的奠基人与守护者。你过去所有的委屈,所有不被理解的坚持,都将在这里,成为你最强大的武器。这把剑,我交给你,敢不敢接?”

  苏晓的视线,死死地盯着那份文件。

  《廉政监督与风险内控》,这几个字,仿佛带着灼热的温度,烫得她眼睛生疼。

  她的眼前,开始不受控制地浮现出过去三年的种种画面。

  是她精心准备的报告,被领导轻蔑地扔在一旁的样子。

  是同事们聚在一起吃饭,唯独不叫她的样子。

  是她在茶水间,听到背后传来“假清高”、“书呆子”的窃窃私语时,仓皇逃离的样子。

  是她无数个深夜,独自一人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怀疑自己坚持的一切是否都只是个笑话的样子。

  委屈、愤怒、不甘、孤独……所有的负面情绪,像潮水一般,疯狂地涌上她的心头,几乎要将她吞噬。

  她以为自己早就习惯了,早就麻木了。

  可林舟的话,像一把钥匙,捅开了她内心最深处那把锁。原来,那些她以为已经结痂的伤口,一碰之下,还是会血流如注。

  但这一次,涌出来的,不只是疼痛。

  还有一股被压抑了太久太久,几乎快要熄灭的火焰。

  那火焰,名为“希望”。

  原来,真的有人能看懂她的报告。

  原来,真的有人认为她的坚持不是“愚蠢”,而是“高贵”。

  原来,她一直以来所守护的东西,真的有价值。

  一滴滚烫的液体,毫无征兆地从眼眶滑落,砸在了手背上。苏晓猛地一惊,像是被烫到一样,迅速地用手背擦去泪痕。

  她抬起头,再次看向林舟。

  这一次,她的眼神里,所有的戒备、恐惧和迷茫,都消失了。那双清澈的眼睛,像是被雨水冲刷过的天空,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而在这片干净的天空之下,一团火焰,正在熊熊燃烧。

  那不是复仇的火焰,那是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光。

  她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只是伸出那只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的手,郑重地、缓慢地,将那份文件拿了起来。

  这个动作,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

  她紧紧地攥着那份文件,纸张的边缘,被她捏得微微发皱。

  她站起身,对着林舟,深深地鞠了一躬。

  “林组长,谢谢您。”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初愈的沙哑,却无比的坚定。

  “这份工作,我接了。”

  当她再次直起身时,整个人的气质,已经截然不同。如果说之前的她,是一柄藏于鞘中、锈迹斑斑的古剑,那么此刻,她已经锋芒出鞘,寒光逼人。

  那股被压抑了三年的锐气,尽数回归。

  林舟看着她,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他知道,自己团队最后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基石,已经归位。

  苏晓没有立刻离开,她拿着文件,低头快速地翻阅着,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脑子里。她的阅读速度极快,只用了不到一分钟,就翻到了最后一页。

  然后,她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

  “林组长,既然您赋予我这个权力,那我现在就要行使我的职责。”她看着林舟,语气冷静而专业,“根据这份授权,我有权对任何可能影响c方案稳定性的风险进行预警。对吗?”

  “对。”

  “好。”苏晓点了点头,她将文件翻回到某一页,指着上面的一条条款,“c方案的启动资金,有相当一部分需要通过省财政厅的专项基金进行划拨。而据我所知,省财政厅预算处的审批流程,最近半年,出现了至少五次与规定不符的‘加速审批’案例,全部指向了几家背景可疑的民营企业。这背后,很可能存在一个利用流程漏洞进行利益输送的链条。”

  她顿了顿,说出了让林舟都感到一丝惊讶的话。

  “如果我们不先把这个隐藏的‘脓包’挤掉,c方案的资金,在进入财政厅的那一刻起,就等于把一只脚,踏进了沼泽里。”

  “所以,我建议,我们新团队的第一项工作,不是写报告,也不是跑项目。”

  苏晓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冷静光芒。

  “是先向省纪委,提交一份关于财政厅预算处内部审批流程的风险调查建议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