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意外惊扰,尚书之子的归来-《王妃杀疯了,王爷连夜扛她跑路》

  第179章:意外惊扰,尚书之子的归来

  上官宏那句话,像淬了冰的针,无声无息地刺入柳惊鸿的后颈。

  风大迷眼。

  这四个字,不是警告,是审判。

  那股寒意顺着脊骨一路往下,足以让寻常人当场魂飞魄散。

  然而,柳惊鸿只是脚步微顿,连头也未回。她站在听风阁的门槛上,一半身子在内,一半身子在外,仿佛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

  门外的阳光明晃晃的,有些刺目。门内的光线却幽暗,混着纸墨与桐油的沉闷气息。

  死寂,在两个世界之间蔓延。

  绿萼捧着书卷的手指绷得死紧,连呼吸都忘了。书房内,上官瑜更是面如死灰,他觉得父亲那句话不是说给七王妃听的,而是说给他听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骨头上。

  就在这凝滞的空气即将压垮所有人神经的刹那,一声轻笑,如碎玉投珠,清脆地响起。

  “扑哧。”

  柳惊鸿笑了。

  她终于转过身,那张美得惊心动魄的脸上,没有半分被威胁的阴霾,反而带着一种顽童恶作剧得逞后的狡黠。

  “尚书大人真会说笑。”她一双桃花眼弯成了月牙,目光越过呆若木鸡的上官瑜,直直望向上官宏,“风大不大,晚辈不知,只瞧见大人书案上的茶,怕是快凉透了。这可是顶好的雨前龙井,凉了,便失了那一缕山泉的清气,岂不可惜?”

  她抬起手,用袖口在自己眼前轻轻扇了扇,动作娇俏,话语却像一把软刀子,将上官宏营造的杀机与威压,搅得稀烂。

  你跟我讲风,我跟你说茶。

  你暗示我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我提醒你待客之道有所欠缺。

  这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对话,却又针锋相对,滴水不漏。

  上官宏端着茶盏的手,停在了半空中。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第一次掠过一丝真正的、深刻的困惑。他戎马半生,阅人无数,见过忠臣,也见过奸佞;见过悍将,也见过死士。可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人。

  你无法用常理去揣度她,无法用威势去压迫她。她就像一团抓不住的烟,一捧握不紧的水,在你以为已经掌控全局的时候,她总能从你意想不到的角度,给你最离谱的回应。

  “爹……王妃她……”上官瑜终于从石化状态中“归来”,他脑子里一片混沌,只觉得眼前发生的一切都超出了他的认知。他想解释,又不知从何说起,一张脸憋得通红。

  “上官公子,”柳惊鸿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笑吟吟地转向他,“今日多谢款待,书我便借走了,改日再来叨扰,听你讲讲那幅《秋山行旅图》里,到底藏了什么禅机。”

  她将“禅机”两个字咬得格外清晰,像是在提醒上官瑜,方才那场风波,不过是一场风雅的玩笑。

  说完,她再不看上官宏一眼,牵着绿萼,转身便走,裙摆划出一个潇洒决绝的弧度。

  “王妃慢走!我……我送您!”上官瑜如梦初醒,也顾不上父亲的脸色,慌忙追了上去,手里还傻傻地捧着那幅展开了一半的名画。

  从听风阁到尚书府大门的这段路,不算长,却仿佛没有尽头。

  柳惊鸿走得不快,步履轻盈,姿态优雅,甚至还有闲情逸致去欣赏庭院里一株开得正盛的紫薇花。

  “这紫薇不错,就是颜色俗了些。”她随口点评,侧头问身旁手足无措的上官瑜,“你瞧,是不是不如宫里那株雪色的好看?”

  “是……是……”上官瑜满头大汗,根本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只能胡乱点头。

  他只觉得身边的女子,明明笑靥如花,身上却散发着一种比他父亲更甚的压迫感。那是一种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松弛,仿佛这世间没有任何事能让她真正地在意。

  而柳惊鸿的内在,却是另一番光景。

  她的心脏在胸腔里沉稳而有力地跳动着,每一次搏动,都将冰冷的血液与高度集中的指令输送到身体的每一处。她的感官被开到了极限,她能听到身后三十步外,听风阁的门被关上的轻微“吱呀”声;能捕捉到路过假山时,藏在暗处的护卫投来的审视目光;甚至能闻到空气中,上官瑜身上因紧张而渗出的汗味,混杂着他衣袍上淡淡的熏香。

  她的脑海里,那张羊皮地图正在被反复地、一帧一帧地回放。

  蛇脊山脉的走向……盘蛇谷的隘口……以及,那个致命的,黑色的叉。

  上官宏最后那句话,一遍遍地在她耳边响起。

  “希望王妃今日,没有被风迷了眼。”

  他发现了什么?

  是她看向书架的目光停留了过长的时间?还是她在那一瞥之间,泄露了万分之一秒的真实情绪?

  不,不可能。她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

  那么,这只老狐狸,就是在诈她。

  用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在她心里种下一根刺。无论她有没有问题,这根刺都会让她在后续的行动中束手束脚,时时感到不安。

  好一招攻心之计。

  柳惊鸿的唇角,在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时候,微微向上扬起了一个极小的弧度。

  有意思。

  这场游戏,终于开始变得有意思了。

  到了府门口,七王府的马车早已静候多时。

  上官瑜终于松了一口气,像是完成了一项九死一生的任务。他躬身行礼,话都说得不利索:“今日……今日招待不周,让王妃见笑了,还望王妃……莫要见怪。”

  柳惊鸿停下脚步,回眸看他,眼神里带着几分真诚的笑意:“怎么会?今日是我叨扰了。你是个有趣的人,比京城里那些只会附庸风雅的草包强多了。”

  她顿了顿,又道:“对了,你若对那本《南朝异物志》也感兴趣,过几日可来王府寻我,我们一同参详。”

  上官瑜一愣,随即脸上涌起一阵狂喜。他没想到,在经历了这番惊吓之后,七王妃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对他发出了邀请。

  “好!好!晚辈一定登门拜访!”他激动地连连作揖。

  柳惊鸿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在绿萼的搀扶下,登上了马车。

  厚重的车帘落下,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光线与声音。

  就在车门关闭的那一瞬间,柳惊鸿脸上所有温软的、娇俏的、天真的表情,尽数褪去。

  那张绝美的脸庞,仿佛瞬间覆上了一层寒冰,只剩下属于特工“幽灵”的绝对冷静与专注。

  “王妃,您……”绿萼看着她骤然变化的脸色,心头一紧,小声地开口。

  “回府。”柳惊鸿打断了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走最近的路,用最快的速度。”

  “是!”绿萼心头一凛,不敢再多问,立刻对车夫下达了指令。

  马车猛地一震,车轮开始在青石板路上飞速滚动起来。

  车厢内,一片昏暗。

  柳惊鸿靠在软垫上,缓缓闭上了眼睛。她没有去思考上官宏的威胁,也没有去回味方才的凶险。

  所有的杂念都被摒除。

  在她的意识深处,那张浸透了油脂的暗黄色羊皮地图,被重新构建了出来。山川,河流,隘口……每一个细节都纤毫毕现。

  最终,画面定格。

  定格在盘蛇谷旁,那个隐蔽山坳里。

  那个微小,却又无比清晰的,黑色的叉。

  它到底代表着什么?

  是早已挖好的万人坑?是足以引发山崩的火药?还是一支装备了南国最精锐武器的奇兵?

  柳惊鸿缓缓睁开双眼,昏暗的车厢里,她的眸子亮得惊人,像两簇在黑夜中悄然燃起的鬼火。

  她知道,自己必须立刻将这个情报传出去。

  但她也知道,从她踏出听风阁的那一刻起,上官宏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就已经在暗中锁定了她。

  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已然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