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沸腾,人间依旧。
江川那句“我们并不孤独”,成了压垮旧时代秩序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成了新时代的第一声啼鸣。全球股市在熔断与暂停交易的循环中苦苦挣扎,各国首脑的紧急热线几乎从未中断,宗教、哲学、科学、艺术……人类社会的一切上层建筑都在经历一场剧烈的思想地震。
然而,作为这场风暴的中心,江川却消失了。
他没有出席任何一场后续的官方新闻发布会,也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在将“星际探索联盟”的初步组建工作交给亚历山大和顾倾城,将“宇宙交响”计划的资源调配权交给陈默之后,他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星尘塔。
孟龙找到他的时候,他正站在自己那间能俯瞰半个城市的顶层公寓里,换上一身再普通不过的t恤和牛仔裤。
“我说,老大,这种时候你玩消失?”孟龙一脸费解,手里还拿着一个不断震动的平板,上面是来自全球各方的紧急通讯请求,“五角大楼的电话都快打到我这里来了,说想跟你探讨一下‘宇宙之树’的安保交接问题。我看他们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江川没理会他的抱怨,只是在鞋柜里翻找着,最后拿出了一双有些旧的运动鞋。
“你这是要去哪?”孟龙看他这架势,愈发摸不着头脑。
“去吃碗麻辣烫。”江川穿好鞋,站起身,拍了拍手。
孟龙的表情凝固了,他上上下下打量着江川,仿佛想确认他是不是被外星人掉包了。“麻辣烫?现在?全世界都快疯了,你想的却是麻辣烫?你的心到底有多大?”
“心不大,只是有点饿了。”江川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孟龙许久未见的轻松。他拿起一件外套,朝门口走去,“联盟的事情让秦月和顾倾城她们处理,我相信她们。我今天请假。”
“你跟谁请假?你就是老板!”
江川没回头,只是摆了摆手,走进了电梯。
他没有让司机送,而是自己坐上了悬浮地铁。车厢里拥挤而嘈杂,几乎每个人都在讨论着那棵来自星海的“树”。一个年轻的女孩举着手机,屏幕上正是林可儿在温室里与“宇宙之树”幼苗同框的唯美画面,她激动地对同伴说:“你看,这叶子上的纹路,像不像梵高的《星空》?太浪漫了!”
旁边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大叔则忧心忡忡:“浪漫什么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万一是特洛伊木马怎么办?”
争论声,赞叹声,担忧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江川靠在窗边,看着飞速倒退的城市光景。那些宏伟的全息广告牌上,滚动的不再是奢侈品和消费主义的符号,而是关于“宇宙之树”的科普动画,以及“星际探索联盟”的宇航员招募海报。
世界,真的变了。
地铁在城南区停下。这里的空气中少了几分市中心的精致,多了几分油烟和市井的混合气息。高楼大厦变得稀疏,取而代之的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和密密麻麻的商铺。江川凭着记忆,拐进了一条熟悉的小巷。
麻辣烫店还在,招牌有些褪色,但“张记”两个字依然清晰。他掀开帘子走进去,一股熟悉的、混杂着辣椒和香料的味道扑面而来。店里的人不多,老板已经不是那个总是笑呵呵的老板娘了,换成了一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低头玩着手机,眉眼间和老板娘有几分相像。
“吃点什么?”年轻人头也没抬。
“一碗麻辣烫,老规矩。”江川脱口而出。
年轻人这才抬起头,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老规矩是啥规矩?”
江川一怔,随即笑了。是啊,时过境迁了。“微辣,多加一份午餐肉,一份油麦菜,一份宽粉,不要香菜。”
“好嘞。”年轻人麻利地开始配菜。
江川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他记得,很多年前,他就是坐在这个位置,看着妹妹江小柔在外面,为了他的手术费,抱着吉他在寒风里唱歌。
他看向窗外,街道还是那条街道,但来来往往的人,精神面貌却截然不同。几个穿着校服的高中生,正围在一起,用“星河”App看着一部特效炸裂的科幻短片,那是尼日利亚导演阿德巴约的最新作品。一个外卖小哥在等红灯的间隙,耳机里传出模糊的歌声,江川听出来了,是林可儿早期的那首《追光者》。
街角的咖啡店里,一对情侣正分享着一副耳机,屏幕上播放的,是“星河奖”最佳纪录片,讲述一个山村教师的故事。
江川所做的一切,那些在资本市场上的博弈,在国际谈判桌上的交锋,在系统空间里的挣扎,最终都化作了眼前这片再普通不过的人间烟活。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报告,而是街头巷尾每一个普通人生活里,一处微小的、闪着光的改变。
“你的麻辣烫。”年轻老板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端了过来。
江川道了声谢,拿起筷子,夹起一片午餐肉放进嘴里。
味道,一点都没变。
他慢慢地吃着,像是在完成一个迟到了许久的仪式。
“哥们,看你眼生啊,不是这附近的人吧?”年轻老板闲着没事,坐到了他对面。
“以前是。”江川回答。
“哦?那得是很久以前了吧,这一片都快拆迁了。”年轻人感慨道,“不过也托福,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多人跑来这边怀旧,生意都好了不少。”
“你妈呢?”江川随口问。
“退休了,跟我爸旅游去了。”年轻人一脸骄傲,“她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享享福了。不过她前几天还念叨,说不知道当年那个唱歌的小姑娘怎么样了。”
江川夹菜的动作顿了一下。
“那小姑娘唱歌是真好听,可惜了,听说家里困难。”年轻人摇了摇头,随即又兴奋起来,“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你看‘星河平台’那个‘繁星计划’没?专门扶持咱们这种草根创作者。我最近也在学做菜的短视频,万一火了,我也成大V了!到时候我就把这店盘出去,天天直播做麻辣烫!”
江川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听着他畅想未来的计划,忍不住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个世界不再需要一个唯一的“神之眼”了。因为,当机会和工具被赋予每一个人时,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神之眼”,去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光。
吃完最后一口粉,江川结了账。他没有用手机支付,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张现金,放在桌上,比饭钱多出不少。
“不用找了。”
他转身掀开帘子,走进了暮色四合的街道。年轻人追出来时,只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汇入了人潮,再也分辨不出。
“怪人。”他嘀咕了一句,拿起桌上的钱,准备收进抽屉,却发现钱底下压着一张纸巾。
纸巾上用汤汁写了几个字,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病好了,歌也唱给全世界听了。谢谢你的麻辣烫。”
年轻人愣住了,他挠了挠头,总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而江川,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摘下了那顶无形的、名为“文明灯塔”的冠冕,重新做回了一个可以被街头美食治愈的普通人。这一刻的满足与安宁,胜过宇宙深处传来的任何回响。
江川那句“我们并不孤独”,成了压垮旧时代秩序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成了新时代的第一声啼鸣。全球股市在熔断与暂停交易的循环中苦苦挣扎,各国首脑的紧急热线几乎从未中断,宗教、哲学、科学、艺术……人类社会的一切上层建筑都在经历一场剧烈的思想地震。
然而,作为这场风暴的中心,江川却消失了。
他没有出席任何一场后续的官方新闻发布会,也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在将“星际探索联盟”的初步组建工作交给亚历山大和顾倾城,将“宇宙交响”计划的资源调配权交给陈默之后,他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星尘塔。
孟龙找到他的时候,他正站在自己那间能俯瞰半个城市的顶层公寓里,换上一身再普通不过的t恤和牛仔裤。
“我说,老大,这种时候你玩消失?”孟龙一脸费解,手里还拿着一个不断震动的平板,上面是来自全球各方的紧急通讯请求,“五角大楼的电话都快打到我这里来了,说想跟你探讨一下‘宇宙之树’的安保交接问题。我看他们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江川没理会他的抱怨,只是在鞋柜里翻找着,最后拿出了一双有些旧的运动鞋。
“你这是要去哪?”孟龙看他这架势,愈发摸不着头脑。
“去吃碗麻辣烫。”江川穿好鞋,站起身,拍了拍手。
孟龙的表情凝固了,他上上下下打量着江川,仿佛想确认他是不是被外星人掉包了。“麻辣烫?现在?全世界都快疯了,你想的却是麻辣烫?你的心到底有多大?”
“心不大,只是有点饿了。”江川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孟龙许久未见的轻松。他拿起一件外套,朝门口走去,“联盟的事情让秦月和顾倾城她们处理,我相信她们。我今天请假。”
“你跟谁请假?你就是老板!”
江川没回头,只是摆了摆手,走进了电梯。
他没有让司机送,而是自己坐上了悬浮地铁。车厢里拥挤而嘈杂,几乎每个人都在讨论着那棵来自星海的“树”。一个年轻的女孩举着手机,屏幕上正是林可儿在温室里与“宇宙之树”幼苗同框的唯美画面,她激动地对同伴说:“你看,这叶子上的纹路,像不像梵高的《星空》?太浪漫了!”
旁边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大叔则忧心忡忡:“浪漫什么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万一是特洛伊木马怎么办?”
争论声,赞叹声,担忧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江川靠在窗边,看着飞速倒退的城市光景。那些宏伟的全息广告牌上,滚动的不再是奢侈品和消费主义的符号,而是关于“宇宙之树”的科普动画,以及“星际探索联盟”的宇航员招募海报。
世界,真的变了。
地铁在城南区停下。这里的空气中少了几分市中心的精致,多了几分油烟和市井的混合气息。高楼大厦变得稀疏,取而代之的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和密密麻麻的商铺。江川凭着记忆,拐进了一条熟悉的小巷。
麻辣烫店还在,招牌有些褪色,但“张记”两个字依然清晰。他掀开帘子走进去,一股熟悉的、混杂着辣椒和香料的味道扑面而来。店里的人不多,老板已经不是那个总是笑呵呵的老板娘了,换成了一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低头玩着手机,眉眼间和老板娘有几分相像。
“吃点什么?”年轻人头也没抬。
“一碗麻辣烫,老规矩。”江川脱口而出。
年轻人这才抬起头,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老规矩是啥规矩?”
江川一怔,随即笑了。是啊,时过境迁了。“微辣,多加一份午餐肉,一份油麦菜,一份宽粉,不要香菜。”
“好嘞。”年轻人麻利地开始配菜。
江川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他记得,很多年前,他就是坐在这个位置,看着妹妹江小柔在外面,为了他的手术费,抱着吉他在寒风里唱歌。
他看向窗外,街道还是那条街道,但来来往往的人,精神面貌却截然不同。几个穿着校服的高中生,正围在一起,用“星河”App看着一部特效炸裂的科幻短片,那是尼日利亚导演阿德巴约的最新作品。一个外卖小哥在等红灯的间隙,耳机里传出模糊的歌声,江川听出来了,是林可儿早期的那首《追光者》。
街角的咖啡店里,一对情侣正分享着一副耳机,屏幕上播放的,是“星河奖”最佳纪录片,讲述一个山村教师的故事。
江川所做的一切,那些在资本市场上的博弈,在国际谈判桌上的交锋,在系统空间里的挣扎,最终都化作了眼前这片再普通不过的人间烟活。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报告,而是街头巷尾每一个普通人生活里,一处微小的、闪着光的改变。
“你的麻辣烫。”年轻老板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端了过来。
江川道了声谢,拿起筷子,夹起一片午餐肉放进嘴里。
味道,一点都没变。
他慢慢地吃着,像是在完成一个迟到了许久的仪式。
“哥们,看你眼生啊,不是这附近的人吧?”年轻老板闲着没事,坐到了他对面。
“以前是。”江川回答。
“哦?那得是很久以前了吧,这一片都快拆迁了。”年轻人感慨道,“不过也托福,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多人跑来这边怀旧,生意都好了不少。”
“你妈呢?”江川随口问。
“退休了,跟我爸旅游去了。”年轻人一脸骄傲,“她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享享福了。不过她前几天还念叨,说不知道当年那个唱歌的小姑娘怎么样了。”
江川夹菜的动作顿了一下。
“那小姑娘唱歌是真好听,可惜了,听说家里困难。”年轻人摇了摇头,随即又兴奋起来,“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你看‘星河平台’那个‘繁星计划’没?专门扶持咱们这种草根创作者。我最近也在学做菜的短视频,万一火了,我也成大V了!到时候我就把这店盘出去,天天直播做麻辣烫!”
江川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听着他畅想未来的计划,忍不住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个世界不再需要一个唯一的“神之眼”了。因为,当机会和工具被赋予每一个人时,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神之眼”,去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光。
吃完最后一口粉,江川结了账。他没有用手机支付,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张现金,放在桌上,比饭钱多出不少。
“不用找了。”
他转身掀开帘子,走进了暮色四合的街道。年轻人追出来时,只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汇入了人潮,再也分辨不出。
“怪人。”他嘀咕了一句,拿起桌上的钱,准备收进抽屉,却发现钱底下压着一张纸巾。
纸巾上用汤汁写了几个字,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病好了,歌也唱给全世界听了。谢谢你的麻辣烫。”
年轻人愣住了,他挠了挠头,总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而江川,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摘下了那顶无形的、名为“文明灯塔”的冠冕,重新做回了一个可以被街头美食治愈的普通人。这一刻的满足与安宁,胜过宇宙深处传来的任何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