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拷贝重要证据-《致命清算:从派出所民警开始》

  他不再言语,跟着同事们一起做排查笔录,但注意力却始终没有离开那间小办公室和那台属于王德发的电脑。

  机会出现在后半夜,走访暂时告一段落,大部分人撤走,只留了两个协警看守现场。

  老黄年纪大了,熬不住,先回所里休息。李南主动要求再留守一会儿,整理笔录。网吧安静下来,只剩下机器运转的低鸣。

  李南走到那台主机盖都敞开着、满是灰尘的兼容机前——那是王德发自己捣鼓的机器。他按下开机键。

  windows 98的启动界面亮起。他尝试着操作鼠标,点开“我的电脑”,c盘d盘塞满了各种游戏和软件。

  看不出任何异常。鬼使神差地,他点开了屏幕角落的“回收站”。里面零零散散有些删除掉的游戏快捷方式和临时文件。

  他的目光一行行扫过,忽然,一个刚刚被删除不久的文件夹名称,让他瞳孔骤然一缩!「dS2000ZG_xm」这个命名格式太熟悉了!

  前世在省委,见过太多类似的项目代号文件!dS?难道是...“德市2000年重点规划项目”的缩写?

  心脏猛地一跳!几乎与此同时,一段深埋在前世记忆深处的碎片猛地浮现:大约就在这个时间段,

  德市新区规划局那位颇有实权、风评却颇为复杂的局长赵立夏,似乎卷入过一场不小的风波,

  涉及几个市政项目的违规审批和国有资产操作问题,但最后不知为何,风波被悄然摁下,赵立夏有惊无险,

  后来甚至还升了半级!当时他在德市还是个小办事员,只是隐约听闻,似乎有关键证据出了问题...

  李南的手指有些发凉,又有些抑制不住的兴奋。所有线索在这一刻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

  那个“像单位干部”的人、损坏的软盘、技术好的网管、被恢复后又紧急删除的文件夹、精准专业的刺杀、伪装拙劣的抢劫现场...

  真相的轮廓在他脑中疯狂勾勒:赵立夏将致命的证据存在软盘里,软盘意外损坏,他不敢找单位技术人员,

  找到了网吧技术好的网管王德发。王德发成功恢复了数据,可能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或者说了一句“领导您这数据很重要啊”之类的话。

  赵立夏惊惧交加,杀心顿起。他派出了身边信得过、可能有过军队或特殊经历的人,不太记得是司机还是远房亲戚,

  前来销毁软盘和电脑里的数据,并灭口。凶手动作利落,但仓促之下,还是留下了软盘碎片,而王德发在抵抗或删除文件时,

  留下了最后的线索——那个躺在回收站里的文件夹!这不是抢劫伤人!这是一起精心伪装的、

  为了掩盖局级领导干部重大职务犯罪而实施的谋杀未遂案!李南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

  他看着屏幕上那个孤零零的文件夹,知道这就是破局的关键。但他不能直接上报。无凭无据,指控一位局级干部,

  打草惊蛇不说,自己这身警服可能立马就得脱掉。他需要证据,更需要一个...能让这份证据安全抵达该去的地方的方式。

  李南的手指在布满油光的键盘上快速敲击。将「dS2000ZG_xm」文件夹还原后,他迅速从桌上散落的一摞新软盘中抽出一张,

  拆开包装,插入电脑的软驱。软驱发出“嘎吱”的读盘声,在这寂静的凌晨格外清晰。屏幕上跳出进度条,

  缓慢地将文件夹内的文件拷贝至软盘。李南的心跳略微加速,目光紧盯着屏幕,确保万无一失。拷贝完成。

  他迅速打开软盘目录,粗略浏览了一下里面的文件。几个word文档(.doc)和Excel表格(.xls),

  文件名带着“规划草案”、“内部预算”、“协议”等字样,足以印证他的猜想。

  他随即又做了一个大胆的操作——将电脑硬盘上的那个文件夹再次拖入了回收站。他不能留下明显被人动过的痕迹,

  尤其是不能让人知道这个文件夹曾被恢复过。做完这一切,他拔出那张此刻重若千钧的软盘,小心地放入内兜,

  然后清理了自己可能留下的操作痕迹,关闭了电脑。这时天色泛起朦胧的灰白。派出所的边三轮还停在路边。

  老黄居然没回所里——正靠着车斗打盹,少许花白的头发被晨露打湿了些许。

  “老黄,醒醒,差不多了,我们回所里汇报吧。”

  李南轻轻叫醒他。老黄一个激灵醒来,揉揉眼睛:

  “哦,小李啊,完事了?刑事组那帮爷搞完了?”

  他说的刑事组,指的是南门派出所自己的刑事办案组,并非分局刑侦大队。这种程度的案子,还够不上直接让分局大队出动。

  “刘所和周正他们勘查完先回去了,让我们留守的也撤。”

  李南答道。他口中的“刘所”正是副所长刘亮,靠着叔叔、新区分局副局长刘晋的关系才坐上这个位置,

  业务能力稀松平常,但官架子不小。而周正,才是刑事组里真正干活的主力,比李南大一岁,也是个年轻人,来南门派出所只比李南早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