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收获表彰-《致命清算:从派出所民警开始》

  他压下心中的激动,连忙答应:

  “欢迎!当然欢迎!求之不得!你们什么时候到?我这就把家里好好收拾一下!”

  “具体时间定了再告诉你。你就当我们是普通老朋友串门,别声张,也别太折腾。”

  周穆童叮嘱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暗中进行着。张老坐在书房里,看着李云龙送来的、

  由“老干局”协调安排的简单行程预案,包括交通方式——一架小型挑战者公务机飞往星城机场,

  然后换乘当地安排的普通车辆前往德市的郭镇,下榻处安排在了德市一处安静、安全的干休所,

  而非直接住安济堂,以避免过度关注。张老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带着期盼的笑容。

  他想象着与曾玄清见面的场景,更想象着那个可能“偶遇”李南的时刻。他反复推敲着每一个细节,

  如何说话,如何表现,才能既自然又不显得刻意。这位曾经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在政坛上叱咤风云的老人,

  此刻如同一个即将参加重要考试的学子,既紧张又兴奋。他知道,这次德市之行,

  将是他人生晚年最重要的一次“战役”,一场关乎亲情回归、心灵慰藉的战役。

  而曾玄清的安济堂,将成为这场“战役”的起点和最重要的纽带。国庆的临近,让星渚山这座静谧的别墅,

  充满了一种无声的、引而不发的张力。而这个时间,定城分局上下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自豪的气氛。

  公安部关于表彰侦破刘小华特大制贩毒案和推广“定城模式”先进经验的正式文件相继下达,如同两份沉甸甸的厚礼。

  德市公安局定城分局荣刘小华案专案组立集体一等功!

  这是公安部对基层公安机关在侦破全国性特大案件中的最高级别集体荣誉之一,含金量极高,

  标志着定城分局的办案能力得到了国家级认可。陈铭生作为案件侦破的前线指挥和关键突破者,荣立个人二等功。

  这是对他不畏艰险、千里追踪、成功突破主犯的巨大肯定,也是其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荣誉。

  参与案件侦破的禁毒大队、相关派出所多名表现突出的民警,分别荣立个人三等功,嘉奖若干。

  整个团队都得到了应有的褒奖。另外“定城模式”创新表彰则侧重于改革贡献。

  德市公安局定城分局被评为 “全国公安机关警务机制改革创新先进单位”。

  这是一个极具分量的综合性荣誉,肯定了定城分局在探索现代警务道路上的先锋作用。

  李南作为“定城模式”的提出者、主要设计者和坚定推动者,被授予“全国公安机关优秀人民警察”并记个人一等功。

  这份表彰,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改革创新精神的最高褒奖,

  奠定了他在全国公安系统中的专家型、创新型领导干部地位。周正,原九孔桥所长,

  现情报信息中心主任和十里铺所长严大海作为模式试点和推广的关键执行者,成效显着,均荣立个人二等功。

  情报信息中心、参与模式构建的相关所队一批骨干民警,也分别获得了个人三等功、嘉奖或通报表扬。

  除了明面的表彰,一些跟随李南、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的同志,也迎来了个人发展的重大契机,

  这体现了李南对下属的关怀和“论功行赏”的公正。范新泉这位原南门派出所的辅警,因在高启强案中提供关键线索,

  又在刘小华案中跟随陈铭生团队赴外省执行任务,表现勇敢可靠,立下汗马功劳。

  在李南的亲自关心和运作下,经过严格的政审和考核程序,范新泉被特招入警,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人民警察,

  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跨越。他被分配到了九孔桥派出所,开启新的职业生涯。陈铭生荣立个人二等功,

  加上之前破获特大运输毒品案的功劳,陈铭生的提拔已是板上钉钉。分局党委和市局党委已经形成初步意见,

  准备提拔他担任定城分局禁毒大队副科职大队长。只是正式的任命文件需要走流程,预计国庆后就会公布。

  这将使他真正独当一面,肩负起更重的责任。其他骨干如吴崇,在项目协调保障中表现出色,

  虽然未直接立功,但其贡献也被领导层记在心里,为后续发展积累了重要资本。这一连串的表彰和晋升,

  在定城分局内部形成了强大的正向激励。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

  只要跟着李南副局长真抓实干、做出成绩,就一定能得到组织的认可和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