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建民的女朋友-《故乡故事》

  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婚嫁之事便放在了父母的心头。家里这么多孩子,一个个青春少艾,喜讯是接连不断。

  建民转业回来了,县武装部部长家二儿子,刚从部队转业回来,一表人才,前途远大,妈妈是县里副县长,哥哥嫂嫂也是在县里上班的体面人,一时间,张建民成了东昌县里最炙手可热的未婚男青年。

  桂英问过儿子,有没有女朋友,想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

  建民倒是大大方方,他说了,女孩子要温柔贤惠、孝敬父母、勤快朴实、有文化情调。

  建民说一句,桂英心里就一哆嗦,要不是听到最后一个“有文化情调”,桂英差一点就以为说的是翠花。

  怎么可能呢,顶多是异性之间一点点青春吸引,真正到了选择终身伴侣上,建民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会犯这种糊涂呢。

  尤其是建民这个孩子,从小就心里有数,桂英觉得这个孩子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和稳重。

  恋爱脑、冲动、不顾一切,这样的词汇跟建建可能有关系,但是跟建民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总归是自己的儿子,桂英在全县适龄女青年中扒拉了个遍,拿出当初给建国选媳妇的劲头,挑选了三个优秀的备选女青年。

  一个是县医院眼科医生张蓉,比建民大一岁,硕士研究生,戴着个眼镜,高高瘦瘦。因为太优秀了,熬到了大龄未婚。

  一个是县中学的女老师程潇潇,教音乐的,一头长发,气质婉约,多才多艺又性格活泼,像一只百灵鸟。

  一个是县政府办公室的文员赵晓玉,名牌大学毕业,一笑一个酒窝,重点是白啊,像个瓷娃娃一样,一逗就发笑,特别可爱。

  桂英这是给了建民三种风格、三种完全不同的女孩,心想这下建民总得有的选吧。

  这三个女孩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背景。父母都是俗称“在外边的”,有正式工作,脱离了农村和土地,也算是各个家族飞出来的金凤凰一类的。

  桂英一直认为,工作、学历和人品性情,这是女孩子最表面的特征,代表了这个孩子本身的条件,而家庭背景却是女孩子最基本的条件,代表了结婚以后小两口生活的下限。

  赵颖颖就是桂英千挑万选的儿媳妇,各方面没得挑,目前看是非常满意的。

  建民的媳妇,必然也照着颖颖的条件来挑选。

  谁也没想到,桂英正在积极挑选介绍呢,建民已经带着女朋友回家来了。

  女朋友是区妇联的,叫李红叶,跟颖颖认识,两人一起共事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接触过建民,没想到这几年两人一直没断了联系,一直有书信往来,等建民转业回来,李红叶主动邀建民见面,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建民哪见过如此大胆热情的女孩子,瞬间就沦陷了。

  桂英刚听说这个消息,尤其是知道李红叶先追的建民,就觉得这个女孩子不好,太有心眼,太主动。

  谁都知道赵颖颖嫁得好,公公是武装部长、婆婆是副县长,那小叔子意味着什么就不用说了。

  这个李红叶,跟赵颖颖套近乎,认识建民,动机就很值得怀疑,尤其是当兵期间一直书信往来,一转业就表白占下,就更显得功利。

  可是那又怎样,建民已经把她当做自己女朋友,要带回家里来了。

  桂英只能吃个哑巴亏,先见见再说。

  原先还在三个女孩中挑啊挑,举棋不定,现在看来,哪个都比这李红叶好。

  人家要来,咱还得好好招待。先看看再说吧,也许是个不错的女孩呢。

  周末,桂英一大早买了很多鸡鸭鱼肉,跟颖颖在厨房里忙活,准备隆重迎接张建民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

  桂英心里老不痛快了,面上便表现了出来。颖颖看到婆婆面色不佳,便小心翼翼地说:“妈,你是不是不舒服啊,要不你去床上躺躺,时间还早,我一个人慢慢收拾就行。”

  桂英看着自己亲自挑选的儿媳妇,重重叹了一口气:“你是我亲自挑选的,我自然怎么看你都顺眼,这个李红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这心里总是没底,要说这张蓉、程潇潇和赵晓玉,都是我千挑万选的人,建民连见都没见过,就这么错过了,我心里不甘啊。”

  颖颖觉得婆婆可能想多了,是建民结婚又不是婆婆结婚,最重要的不是看建民的意见吗?总是自己挑选的人,也不一定不符合婆婆的要求。

  “妈,建民是个有数的,这不是把女孩带回家让您把关了吗?还得等您拍板呢。”

  桂英想起一件事:“你不是跟那个李红叶共事过一段时间吗?你还是他俩的媒人呢,那个女孩什么性格脾气?”

  颖颖连连摆手:“我跟她不熟,我不是他俩的媒人,我也不知道他俩什么时候联系上的,不是我!”

  桂英一看颖颖这反应,什么都知道了,啥也不用问了。这心里是哇凉哇凉的。

  颖颖有些尴尬地看一眼婆婆,刚才自己的反应属实是有点过了,但是,这个李红叶,怎么说呢,照颖颖的性格来说,属实是有些——消化不了。

  也不知道建民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