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谷查剌的败退,如同一阵强劲的山风,吹散了笼罩在太行山上空的战争阴云,却也带来了远方更汹涌的暗流。黑风寨内,劫后余生的欢庆尚未完全平息,戴宗便再次带来了足以震动整个山寨的消息——这一次,来自南方,来自那座纸醉金迷的临安城。
“幼安先生……他……他在朝会上,当着官家和满朝文武的面,痛斥秦桧!”戴宗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脸上混合着难以置信与扬眉吐气的神色。
聚义厅内,原本因击退金兵而稍显轻松的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住戴宗。
“细细说来!”卢俊义沉声道,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戴宗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将他通过特殊渠道得来的、堪称石破天惊的消息娓娓道来:
原来,辛弃疾在临安多方奔走,凭借滏口径大捷的实证和其在士林中日渐高涨的声誉,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在小型朝会上陈述河北军情的机会。然而,就在他侃侃而谈,论述河北义军如何浴血奋战、牵制金兵主力之时,秦桧党羽按捺不住,出言讥讽,称忠义军不过是一群“不服王化、挟寇自重”的山匪流寇,其战功“虚实难辨”,甚至污蔑辛弃疾“虚报战功,欺君罔上”。
面对如此污蔑,年轻的辛弃疾勃然大怒,压抑许久的愤懑与家国忧思如同火山般爆发。他竟不顾朝堂礼仪,戟指秦桧,声色俱厉地痛斥其“专权误国”、“屈膝事虏”、“为了一己权位,不惜割地求和,自毁长城,将万千将士血战之功、北地百姓泣血之望,尽数付诸东流!”
他历数秦桧罪状,言辞之激烈,情绪之激昂,震惊了整个朝堂!据闻,当时殿内落针可闻,唯有辛弃疾那如同金铁交鸣的声音在回荡。他甚至直言:“若朝廷执意求和,弃河北义士、岳家军于不顾,则中原恢复无望,大宋危矣!弃疾今日头颅在此,诸公可取而试之,看能否堵得住天下悠悠众口,能否熄得了北地万千忠魂之怒!”
“好!骂得好!”鲁智深在榻上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拍案大吼,牵动伤口,疼得龇牙咧嘴,却依旧兴奋不已。
石秀眼中精光闪烁,喃喃道:“当朝痛斥奸相……辛先生,真国士也!”
连一向沉稳的吴用,也忍不住抚掌赞叹:“壮哉!幼安!此一举,虽险,却将秦桧卖国求荣的嘴脸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看那赵官家,还如何装聋作哑!”
我心中亦是心潮澎湃,为辛弃疾的胆识与赤诚所震撼。此举无疑将他自身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但却像一道撕裂黑暗的闪电,让无数人看清了真相。
“后来如何?官家是何反应?”卢俊义急问关键。
戴宗道:“官家当时脸色极为难看,未发一言,便拂袖退朝。秦桧党羽当即叫嚣要将幼安先生下狱问罪。但张浚、赵鼎等相公极力劝阻,言道若因言治罪,必寒天下忠义之心。加之幼安先生名声已起,太学生群情激昂,临安士林议论纷纷,秦桧投鼠忌器,暂时未敢动手。如今幼安先生被软禁于驿馆,不得随意出入,但性命暂时无虞。”
厅内众人闻言,稍稍松了口气,但心情依旧沉重。辛弃疾虽暂时安全,却也如同身处囚笼,前途未卜。而他这番惊天动地的举动,无疑将南宋朝廷内部主战与主和的矛盾,彻底引爆到了台前。
“如此一来,朝廷的态度,恐怕会更加分裂。”朱武分析道,“秦桧一党必欲除幼安先生而后快,而主战派则会更加坚定地支持他,将其视为旗帜。官家……恐怕会更加摇摆难决。”
“幼安先生以自身为赌注,为我等,为岳将军,争得了一线生机!”我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人,“我们不能辜负他这番苦心!必须让他在临安的努力,看到价值!”
“二哥之意是?”吴用问道。
“岳飞将军兵出磁州,威胁邯郸,已为我等解了黑风寨之围。此乃良机!”我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太行山与河北平原的交界处,“完颜彀英主力被岳飞牵制,不敢妄动。我军新胜,士气正旺!当趁此机会,不再局限于山中防御,而是主动出击,扩大控制区域,将势力向山外延伸,真正在河北扎下根来!”
以攻为守,向外发展!
“目标?”卢俊义目光灼灼。
“这里,”我的手指落在地图上一个点——“栾城!”
栾城!这个曾经被我们焚毁粮草、给予王彦和金兵沉重一击的地方!
“栾城经上次之战,守备空虚,且地处平原与山区交界,位置关键。若能再次夺取栾城,不仅能获取补给,更能将我军影响力辐射至山外,与仍在敌后活动的张横、牛皋等部形成呼应!也让完颜杲知道,我们不仅能守山,更能攻城!”
“好!”卢俊义决断道,“便以栾城为目标!林教头,由你坐镇黑风寨,统筹防务,保障后方!武松兄弟,石秀、扈成雪,你三人率五千精锐,即刻出发,再取栾城!”
“得令!”
战略既定,忠义军这台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经过落鹰涧防御战的淬炼,以及《忠义军规条》的约束,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有了显着提升。五千精锐迅速集结,携带着必要的攻城器械和数日干粮,在我、石秀、扈成雪的率领下,如同蓄势待发的利箭,悄然射向山外的栾城。
与此同时,戴宗也加紧了情报工作,一方面密切关注临安辛弃疾的安危与朝堂动向,另一方面严密监控完颜彀英与邯郸韩常的动静,确保出击行动的安全。
我们都清楚,这次出击,不仅是为了夺取一座城池,更是为了呼应南方那舍身忘死的呐喊,为了在这波诡云谲的乱局中,为忠义军,为北地的抗金事业,杀出一条更宽阔的血路!
南天惊雷已响,太行利刃再出!
“幼安先生……他……他在朝会上,当着官家和满朝文武的面,痛斥秦桧!”戴宗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脸上混合着难以置信与扬眉吐气的神色。
聚义厅内,原本因击退金兵而稍显轻松的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住戴宗。
“细细说来!”卢俊义沉声道,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戴宗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将他通过特殊渠道得来的、堪称石破天惊的消息娓娓道来:
原来,辛弃疾在临安多方奔走,凭借滏口径大捷的实证和其在士林中日渐高涨的声誉,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在小型朝会上陈述河北军情的机会。然而,就在他侃侃而谈,论述河北义军如何浴血奋战、牵制金兵主力之时,秦桧党羽按捺不住,出言讥讽,称忠义军不过是一群“不服王化、挟寇自重”的山匪流寇,其战功“虚实难辨”,甚至污蔑辛弃疾“虚报战功,欺君罔上”。
面对如此污蔑,年轻的辛弃疾勃然大怒,压抑许久的愤懑与家国忧思如同火山般爆发。他竟不顾朝堂礼仪,戟指秦桧,声色俱厉地痛斥其“专权误国”、“屈膝事虏”、“为了一己权位,不惜割地求和,自毁长城,将万千将士血战之功、北地百姓泣血之望,尽数付诸东流!”
他历数秦桧罪状,言辞之激烈,情绪之激昂,震惊了整个朝堂!据闻,当时殿内落针可闻,唯有辛弃疾那如同金铁交鸣的声音在回荡。他甚至直言:“若朝廷执意求和,弃河北义士、岳家军于不顾,则中原恢复无望,大宋危矣!弃疾今日头颅在此,诸公可取而试之,看能否堵得住天下悠悠众口,能否熄得了北地万千忠魂之怒!”
“好!骂得好!”鲁智深在榻上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拍案大吼,牵动伤口,疼得龇牙咧嘴,却依旧兴奋不已。
石秀眼中精光闪烁,喃喃道:“当朝痛斥奸相……辛先生,真国士也!”
连一向沉稳的吴用,也忍不住抚掌赞叹:“壮哉!幼安!此一举,虽险,却将秦桧卖国求荣的嘴脸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看那赵官家,还如何装聋作哑!”
我心中亦是心潮澎湃,为辛弃疾的胆识与赤诚所震撼。此举无疑将他自身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但却像一道撕裂黑暗的闪电,让无数人看清了真相。
“后来如何?官家是何反应?”卢俊义急问关键。
戴宗道:“官家当时脸色极为难看,未发一言,便拂袖退朝。秦桧党羽当即叫嚣要将幼安先生下狱问罪。但张浚、赵鼎等相公极力劝阻,言道若因言治罪,必寒天下忠义之心。加之幼安先生名声已起,太学生群情激昂,临安士林议论纷纷,秦桧投鼠忌器,暂时未敢动手。如今幼安先生被软禁于驿馆,不得随意出入,但性命暂时无虞。”
厅内众人闻言,稍稍松了口气,但心情依旧沉重。辛弃疾虽暂时安全,却也如同身处囚笼,前途未卜。而他这番惊天动地的举动,无疑将南宋朝廷内部主战与主和的矛盾,彻底引爆到了台前。
“如此一来,朝廷的态度,恐怕会更加分裂。”朱武分析道,“秦桧一党必欲除幼安先生而后快,而主战派则会更加坚定地支持他,将其视为旗帜。官家……恐怕会更加摇摆难决。”
“幼安先生以自身为赌注,为我等,为岳将军,争得了一线生机!”我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人,“我们不能辜负他这番苦心!必须让他在临安的努力,看到价值!”
“二哥之意是?”吴用问道。
“岳飞将军兵出磁州,威胁邯郸,已为我等解了黑风寨之围。此乃良机!”我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太行山与河北平原的交界处,“完颜彀英主力被岳飞牵制,不敢妄动。我军新胜,士气正旺!当趁此机会,不再局限于山中防御,而是主动出击,扩大控制区域,将势力向山外延伸,真正在河北扎下根来!”
以攻为守,向外发展!
“目标?”卢俊义目光灼灼。
“这里,”我的手指落在地图上一个点——“栾城!”
栾城!这个曾经被我们焚毁粮草、给予王彦和金兵沉重一击的地方!
“栾城经上次之战,守备空虚,且地处平原与山区交界,位置关键。若能再次夺取栾城,不仅能获取补给,更能将我军影响力辐射至山外,与仍在敌后活动的张横、牛皋等部形成呼应!也让完颜杲知道,我们不仅能守山,更能攻城!”
“好!”卢俊义决断道,“便以栾城为目标!林教头,由你坐镇黑风寨,统筹防务,保障后方!武松兄弟,石秀、扈成雪,你三人率五千精锐,即刻出发,再取栾城!”
“得令!”
战略既定,忠义军这台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经过落鹰涧防御战的淬炼,以及《忠义军规条》的约束,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有了显着提升。五千精锐迅速集结,携带着必要的攻城器械和数日干粮,在我、石秀、扈成雪的率领下,如同蓄势待发的利箭,悄然射向山外的栾城。
与此同时,戴宗也加紧了情报工作,一方面密切关注临安辛弃疾的安危与朝堂动向,另一方面严密监控完颜彀英与邯郸韩常的动静,确保出击行动的安全。
我们都清楚,这次出击,不仅是为了夺取一座城池,更是为了呼应南方那舍身忘死的呐喊,为了在这波诡云谲的乱局中,为忠义军,为北地的抗金事业,杀出一条更宽阔的血路!
南天惊雷已响,太行利刃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