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本王与江陵共存亡-《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

  北境大军抵达江陵城外三十里的时候,太阳刚过正午。

  顾长生站在一处高地上,望着远处的城墙。

  江陵城比他想象中更大。

  城墙高三丈,呈青黑色,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城门紧闭,城楼上插满了楚王的旗帜。

  秦凌霜策马过来。

  “王爷,营地选在哪?”

  顾长生指了指前方一片平坦的地势。

  “就那里吧。”

  秦凌霜顺着他的手看去。

  那是一片开阔地,背靠丘陵,视野极好。

  “可以。”

  她转身离开,开始部署扎营。

  赵戈策马过来。

  “王爷,要不要派人去试探一下?”

  顾长生摇头。

  “不急。”

  他顿了顿,

  “先让他们看清楚,我们有多少人。”

  赵戈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

  ......

  江陵城,城楼。

  韩遂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黑压压的军队。

  旗帜如林,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光。

  一个士兵快步走过来。

  “将军,北境军在城外三十里处扎营了。”

  韩遂点头。

  “有多少人?”

  士兵咽了口唾沫。

  “保守估计,至少五万。”

  韩遂脸色一沉。

  “五万?”

  “是的,将军。”

  士兵说,

  “而且他们还有水师,正在向这边移动。”

  韩遂握紧城墙上的砖石。

  五万人。

  这比情报里的数字还要多。

  而且这些北境军,看起来不像是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军容整肃,行进有序,连扎营都一丝不苟。

  韩遂在军中打了二十年仗,什么样的军队没见过?

  但眼前这支北境军,让他心里发紧。

  这是一支真正的铁军。

  ......

  王府,大殿。

  刘璋坐在主位上,手里攥着一份奏报。

  韩遂站在下方,低着头。

  “你说什么?五万人?”

  刘璋的声音有些尖锐。

  “是的,王爷。”

  韩遂说,

  “而且还有水师。”

  刘璋腾地站起身。

  “顾长生这是要一口气吞下江陵?”

  韩遂没说话。

  刘璋在大殿里来回踱步。

  “其他藩王呢?有消息吗?”

  韩遂抬头看他。

  “王爷,暂时还没有。”

  刘璋脸色铁青。

  “没有消息?”

  他顿了顿。

  “你去再发一次信,告诉他们唇亡齿寒的道理。”

  韩遂犹豫片刻。

  “王爷,恕末将直言,其他藩王未必会来救我们。”

  刘璋转身瞪着他。

  “你什么意思?”

  “王爷。”

  韩遂深吸口气,

  “顾长生这次来势汹汹,其他藩王就算想救,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

  他顿了顿。

  “而且,他们也怕惹火烧身。”

  刘璋脸色变了几变。

  他当然明白韩遂的意思。

  其他藩王都在观望。

  如果北境真能打下江陵,他们就会立刻倒戈。

  如果北境失败,他们才会考虑出兵。

  但现在这个局面,北境失败的可能性......

  刘璋握紧拳头。

  “你觉得我们守不住?”

  韩遂沉默片刻。

  “王爷,末将只是觉得,我们需要做两手准备。”

  刘璋盯着他。

  “什么准备?”

  “坚守。”

  韩遂说,

  “北境军虽然人多,但攻城不易。江陵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只要我们守住,顾长生就拿我们没办法。”

  刘璋点头。

  “还有呢?”

  韩遂犹豫片刻。

  “如果实在守不住,王爷可以考虑......”

  “考虑什么?”

  “从暗道撤离。”

  刘璋脸色骤变。

  “你让我逃?”

  “王爷,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韩遂说,

  “只要王爷还在,楚地就还有希望。”

  刘璋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笑了。

  “韩遂,你跟了我多少年?”

  韩遂愣了愣。

  “十五年。”

  “十五年。”

  刘璋重复了一遍,

  “你觉得我会逃?”

  韩遂低头不语。

  “告诉所有守城的士兵。”

  刘璋说,

  “本王与江陵共存亡。”

  韩遂咬牙。

  “是。”

  他转身离开。

  刘璋独自站在大殿里,望着窗外的天空。

  他知道韩遂说的对。

  但他不能逃。

  一旦他逃了,就真的完了。

  而且,其他藩王也不会放过他。

  刘璋握紧拳头。

  这一战,只能赢,不能输。

  ......

  北境军营,主营大帐。

  顾长生坐在主位,面前站着龙慕溪、王平和张承锋。

  “水路那边怎么样了?”

  龙慕溪抱拳。

  “回王爷,水师已经在长江上布置完毕,江陵的水路补给已经被切断。”

  顾长生点头。

  “江陵城内的情况呢?”

  张承锋上前一步。

  “回王爷,根据探子回报,江陵守军约五万人,都是楚王的精锐。”

  顾长生眯起眼睛。

  “五万人?”

  “是的。”

  张承锋说,

  “而且城内粮草充足,至少能撑三个月。”

  顾长生沉默片刻。

  三个月。

  时间有点长。

  “还有什么情报?”

  王平上前。

  “王爷,探子发现,江陵城内的百姓对楚王怨声载道。”

  顾长生眼神一亮。

  “详细说说。”

  “楚王这些年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早就不满了。”

  王平说,

  “而且最近北境军到来的消息传开后,城内有不少人在议论,说楚王守不住江陵。”

  顾长生笑了。

  “这倒是个好消息。”

  他转头看向赵戈。

  “让四海商会的人散播消息。”

  赵戈愣了愣。

  “王爷,散播什么消息?”

  “就说北境军不伤百姓,只诛首恶。”

  顾长生说,

  “谁若献城投降,既往不咎。”

  赵戈眼睛一亮。

  “属下明白了。”

  他转身离开。

  龙慕溪站在一旁,沉默片刻。

  “王爷,您这是要兵不血刃地拿下江陵?”

  顾长生回头看她。

  “如果能不打,当然最好。”

  龙慕溪点头。

  但她心里清楚,这种可能性不大。

  刘璋再蠢,也不会轻易献城。

  顾长生似乎看出她的想法。

  “我知道刘璋不会投降。”

  他顿了顿。

  “但我要让江陵城内的百姓知道,北境不是来屠城的。”

  龙慕溪若有所思地点头。

  ......

  江陵城,城楼。

  韩遂再次登上城楼,望着远处的北境军营。

  太阳已经西斜,军营里升起了炊烟。

  一个士兵走过来。

  “将军,北境军今天没有什么动静。”

  韩遂点头。

  “他们在等什么?”

  士兵摇头。

  “属下不知。”

  韩遂盯着远处的军营,眉头紧蹙。

  北境军到了之后,既没有试探,也没有叫阵。

  就这么安安静静地扎营,仿佛来这里是郊游的。

  但韩遂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韩遂握紧腰间的长刀。

  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否则,江陵就真的保不住了。

  就在这时,城下传来一阵喧哗。

  韩遂皱眉。

  “怎么回事?”

  士兵连忙跑下城楼查看,片刻后回来。

  “将军,城内有人在散播谣言。”

  韩遂脸色一变。

  “什么谣言?”

  “说北境军不伤百姓,只要献城投降,就既往不咎。”

  韩遂脸色铁青。

  “顾长生这是在动摇军心。”

  他转身对士兵说。

  “去,把散播谣言的人全部抓起来。”

  士兵应声离开。

  韩遂望着远处的军营,眼神阴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