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礼后的第二天,关于江浸月和顾辰风的报道以爆炸性的速度席卷全网,其猛烈程度远超江浸月的预料。媒体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将她在红毯上那惊艳的一幕与殷夜沉之前的“夜宿门”紧密联系起来,标题一个比一个毒辣,字字诛心:
《火速换画!殷夜沉“夜宿门”余波未平,江浸月红衣挽手顾辰风高调反击!》
《弃妇的逆袭?昨日泪洒工作室,今日笑傲红毯!江浸月用行动甩开殷夜沉!》
《无缝衔接!殷夜沉酒店门热度未散,江浸风月cp已火速上线!》
《谁才是真爱?殷夜沉冷对丽莎绯闻,江浸月转身拥抱“灵魂知音”顾辰风!》
这些标题不仅渲染了她与顾辰风的“新关系”,更刻意将她塑造成一个被殷夜沉冷落、伤害后,迅速找到更好下家、并高调打脸前者的“复仇女神”。各种角度的红毯照片、晚宴上两人低声交谈的瞬间被无限放大解读。江浸月那身炽烈如火的红色长裙,被形容为“战袍”,她与顾辰风站在一起的画面,被赋予了“扬眉吐气”、“开启新生”的象征意义。
江浸月刷着手机,看着那些充满恶意和煽动性的标题,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呼吸都有些困难。赌气带来的短暂快感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架在火上烤的灼痛感和深深的无力。她知道自己玩火了,而且这火势正以她无法控制的速度蔓延。
然而,在这片混乱和窒息中,顾辰风的存在,以及那些报道中描述的“才华吸引”、“灵魂知音”,又像是一根微弱的救命稻草。至少,在这个故事版本里,她不是那个只能被动等待解释、伤心欲绝的可怜虫,而是一个有才华、被珍惜、敢于走出阴影的独立女性。
临近中午,一股更强大、更有组织性的水军力量开始介入,将舆论推向另一个高潮。大量内容相似、指向明确的通稿开始如同病毒般在各大娱乐版块和社交平台蔓延:
《深扒江浸风月cp:多次艺术共鸣早已暗生情愫,殷夜沉才是后来者?》
《实锤“过去式”!知情人曝殷夜沉控制欲令江浸月窒息,顾辰风才是曙光》
《告别冰冷掌控,拥抱温暖知音!江浸月泪洒首映礼后台疑因重获新生》
《殷夜沉丽莎“夜宿门”或是导火索,江浸月心死转身遇真爱顾辰风》
这些通稿不仅坐实“新恋情”,更系统地“复盘”了她与殷夜沉的关系,将殷夜沉定性为“控制狂”、“冰冷”、“不珍惜”,而顾辰风则是“救赎”、“温暖”、“真正的灵魂伴侣”。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绯闻,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意图彻底颠覆她与殷夜沉的关系,并将顾辰风推上道德和情感的制高点。
江浸月看着这些捏造细节、甚至暗示她“泪洒后台”是因为感动于找到真爱的报道,感到一阵反胃。她意识到,自己不仅被利用了,还成了别人攻击殷夜沉的工具。她立刻联系了顾辰风,语气充满了愧疚和不安。
“辰风哥,对不起……我真的没想到会变成这样,连累你被卷进这么不堪的舆论里……”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恰到好处地流露出脆弱。这不是完全的表演,确有真实的惶恐,但她知道,示弱有时比辩解更能激发保护欲。
电话那头的顾辰风沉默了片刻,声音依旧温和,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浸月,别这么说。舆论场的肮脏,我比你见识得多。这些通稿来势汹汹,背后之人所图非小。我们清清白白,但众口铄金……”他顿了顿,声音放柔了些许,“你还好吗?这个时候,你承受的压力比我大得多。”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不安,并将关切投向她,这正是江浸月想要的效果。
“我……还好。”她轻声说,尾音微微拖长,带着点依赖,“就是觉得……很对不起你。本来只是想支持你的电影,却搞成这样……还让你被那些莫名其妙的标题……”
“那些标题,不必在意。”顾辰风打断她,语气坚定而温柔,“重要的是你的感受。如果觉得困扰,我可以让团队发一份澄清声明……”
“不要!”江浸月几乎是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反应过激,连忙放缓了语气,带着一丝苦涩和无奈,“现在发声明,只会越描越黑,让他们更有话题可写……而且,”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种迷茫和试探,“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一切了。好像说什么都是错,做什么都会被人曲解。”
她将自己置于一个更弱势、更需要指引的位置,悄然将关系的主动权递了出去。
顾辰风在电话那头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透过听筒,带着一种包容和理解的温度。“我明白。那就先静观其变。记住,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你自身的才华和价值,不会因为任何流言而折损。我始终相信,并且欣赏这一点。”
他没有直接回应她话语中隐含的依赖,但重申了对她才华的欣赏,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支持和拉拢。
“谢谢你,辰风哥……这个时候,还能听到这样的话,真好。”江浸月的声音里注入了一丝恰到好处的感动和柔软,像羽毛轻轻划过心尖。
放下电话,江浸月靠在椅背上,心情复杂。她对顾辰风确实有欣赏,也有在绝境中抓住这根浮木的本能。顾辰风的温和与才华,像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吸引着在殷夜沉风暴中颠簸的她。
《火速换画!殷夜沉“夜宿门”余波未平,江浸月红衣挽手顾辰风高调反击!》
《弃妇的逆袭?昨日泪洒工作室,今日笑傲红毯!江浸月用行动甩开殷夜沉!》
《无缝衔接!殷夜沉酒店门热度未散,江浸风月cp已火速上线!》
《谁才是真爱?殷夜沉冷对丽莎绯闻,江浸月转身拥抱“灵魂知音”顾辰风!》
这些标题不仅渲染了她与顾辰风的“新关系”,更刻意将她塑造成一个被殷夜沉冷落、伤害后,迅速找到更好下家、并高调打脸前者的“复仇女神”。各种角度的红毯照片、晚宴上两人低声交谈的瞬间被无限放大解读。江浸月那身炽烈如火的红色长裙,被形容为“战袍”,她与顾辰风站在一起的画面,被赋予了“扬眉吐气”、“开启新生”的象征意义。
江浸月刷着手机,看着那些充满恶意和煽动性的标题,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呼吸都有些困难。赌气带来的短暂快感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架在火上烤的灼痛感和深深的无力。她知道自己玩火了,而且这火势正以她无法控制的速度蔓延。
然而,在这片混乱和窒息中,顾辰风的存在,以及那些报道中描述的“才华吸引”、“灵魂知音”,又像是一根微弱的救命稻草。至少,在这个故事版本里,她不是那个只能被动等待解释、伤心欲绝的可怜虫,而是一个有才华、被珍惜、敢于走出阴影的独立女性。
临近中午,一股更强大、更有组织性的水军力量开始介入,将舆论推向另一个高潮。大量内容相似、指向明确的通稿开始如同病毒般在各大娱乐版块和社交平台蔓延:
《深扒江浸风月cp:多次艺术共鸣早已暗生情愫,殷夜沉才是后来者?》
《实锤“过去式”!知情人曝殷夜沉控制欲令江浸月窒息,顾辰风才是曙光》
《告别冰冷掌控,拥抱温暖知音!江浸月泪洒首映礼后台疑因重获新生》
《殷夜沉丽莎“夜宿门”或是导火索,江浸月心死转身遇真爱顾辰风》
这些通稿不仅坐实“新恋情”,更系统地“复盘”了她与殷夜沉的关系,将殷夜沉定性为“控制狂”、“冰冷”、“不珍惜”,而顾辰风则是“救赎”、“温暖”、“真正的灵魂伴侣”。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绯闻,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意图彻底颠覆她与殷夜沉的关系,并将顾辰风推上道德和情感的制高点。
江浸月看着这些捏造细节、甚至暗示她“泪洒后台”是因为感动于找到真爱的报道,感到一阵反胃。她意识到,自己不仅被利用了,还成了别人攻击殷夜沉的工具。她立刻联系了顾辰风,语气充满了愧疚和不安。
“辰风哥,对不起……我真的没想到会变成这样,连累你被卷进这么不堪的舆论里……”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恰到好处地流露出脆弱。这不是完全的表演,确有真实的惶恐,但她知道,示弱有时比辩解更能激发保护欲。
电话那头的顾辰风沉默了片刻,声音依旧温和,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浸月,别这么说。舆论场的肮脏,我比你见识得多。这些通稿来势汹汹,背后之人所图非小。我们清清白白,但众口铄金……”他顿了顿,声音放柔了些许,“你还好吗?这个时候,你承受的压力比我大得多。”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不安,并将关切投向她,这正是江浸月想要的效果。
“我……还好。”她轻声说,尾音微微拖长,带着点依赖,“就是觉得……很对不起你。本来只是想支持你的电影,却搞成这样……还让你被那些莫名其妙的标题……”
“那些标题,不必在意。”顾辰风打断她,语气坚定而温柔,“重要的是你的感受。如果觉得困扰,我可以让团队发一份澄清声明……”
“不要!”江浸月几乎是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反应过激,连忙放缓了语气,带着一丝苦涩和无奈,“现在发声明,只会越描越黑,让他们更有话题可写……而且,”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种迷茫和试探,“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一切了。好像说什么都是错,做什么都会被人曲解。”
她将自己置于一个更弱势、更需要指引的位置,悄然将关系的主动权递了出去。
顾辰风在电话那头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透过听筒,带着一种包容和理解的温度。“我明白。那就先静观其变。记住,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你自身的才华和价值,不会因为任何流言而折损。我始终相信,并且欣赏这一点。”
他没有直接回应她话语中隐含的依赖,但重申了对她才华的欣赏,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支持和拉拢。
“谢谢你,辰风哥……这个时候,还能听到这样的话,真好。”江浸月的声音里注入了一丝恰到好处的感动和柔软,像羽毛轻轻划过心尖。
放下电话,江浸月靠在椅背上,心情复杂。她对顾辰风确实有欣赏,也有在绝境中抓住这根浮木的本能。顾辰风的温和与才华,像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吸引着在殷夜沉风暴中颠簸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