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赏赐!-《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李恪话还没说完,话锋一转,看向那大匠问道:

  “参与这红衣大炮研发、铸造的所有匠师,今日可全部到了现场?”

  大匠连忙躬身回答:“回殿下,因场地与职责所限,今日随驾前来观摩试射的,只到了约三分之一。”

  “其余匠师,此刻仍在将作监内处理日常庶务,或继续钻研改进工艺。”

  “甚好!”

  李恪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那便劳烦大匠,速速派人返回将作监,将与此炮相关的所有匠师!”

  “无论职位高低,尽数召集至此地,一个不漏。”

  “这……”

  大匠不明所以。

  陛下和诸位国公大臣皆在此地,突然召集所有底层工匠前来,所为何事?

  但他不敢多问,连忙应下,派了得力下属,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城。

  李世民也是面露困惑,不解地看向李恪:

  “恪儿,你将所有工匠召集于此,是为何故?”

  李恪微微一笑:“父皇稍安勿躁,待会儿便知。”

  李世民见他成竹在胸,便不再多问,带着心腹大臣们,继续研究红衣大炮。

  一个时辰后。

  数十名身着粗布工服,带着油污与灼痕的工匠,步履匆匆赶了过来。

  来到近前后,齐刷刷跪倒一片,口称万岁、千岁,声音都带着颤抖。

  李恪看着这些面容黝黑的面孔,微微颔首,声音平传入每个工匠耳中:

  “尔等潜心钻研,不畏艰难,终将此红衣大炮研制成功,皆是居功至伟!”

  “陛下向来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今日,便赐尔等一份薄礼,也算是对尔等辛勤付出的犒赏。”

  说着,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从怀中取出厚厚一沓明黄色的符箓。

  “此乃祛病符!”

  李恪朗声道:“陛下要赐尔等一副好身体,望尔等日后能更为我大唐,铸就更多神兵利器!”

  李世民微微动容,祛病符这么珍贵的东西,竟然用在一群工匠身上?

  其实李恪的想法也很简单,工匠有了好身体,才能更好的研发红衣大炮。

  除程咬金外的其他人,却听得莫名其妙。

  祛病符?

  一副好身体?

  殿下这是何意?

  就在众人满脸疑惑之时,李恪催动体内灵力,灌注于手中符箓之上。

  厚厚一沓祛病符仿佛有了生命般悬浮而起,散发出柔和翠绿的绿色光芒。

  “去!”

  李恪手腕一抖。

  数十张祛病符,顿时化作一道道绿色流光,精准射向在场每一位工匠。

  无论远近,无论跪在何处,无一遗漏!

  符箓触及工匠身体的瞬间,化作一道道绿色流光,包裹住了工匠们。

  “呃啊!”

  工匠们只觉一股难以形容的暖意洗涤全身。

  常年累月因辛劳工作而积下的腰腿酸痛、风湿痹症、陈年暗伤,竟在这暖流流过之处冰消雪融!

  一些患有咳喘之疾的老匠人,顿觉胸腹间一片通畅,呼吸前所未有的顺畅。

  一些目力昏花者,眼前的世界陡然清晰了许多。

  更有甚者,感觉连头上白发都似乎转黑了几根,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

  疲惫尽去,沉疴顿消,彷佛年轻了十几岁!

  “这这这……这是仙术!仙家法术啊!”

  “多谢殿下!”

  “多谢陛下天恩!小的感觉……感觉浑身是劲!”

  工匠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以头抢地,感激涕零之声此起彼伏。

  他们原以为最多得些金银赏赐,万万没想到。

  秦王殿下赐下的,竟是如此神乎其神,关乎他们自身健康的仙家恩泽。

  房玄龄、李靖、尉迟恭等人看着这宛如神迹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

  【叮!人前显圣成功!引发地震级震撼!强烈震撼在场众人重臣!显圣值 !】

  待得工匠们叩谢完毕,李恪转向李世民:

  “父皇,祛病符虽能慰其劳苦,强其体魄!”

  “然朝廷之赏,皇家之恩,亦当有所体现!”

  “金银绢帛,爵位荣勋,方是彰显国朝重视工匠、激励天下巧匠尽心用命的根本之道。”

  “如此,方能令天下人知,凡于国有利、于技有创新者,我大唐绝不吝封赏!”

  李世民到底是雄才大略的帝王,瞬间便明白了李恪的深意。

  恪儿这显然是要借此次红衣大炮成功之机,不仅施以“仙恩”。

  更要树立起朝廷重赏工匠、推崇技艺的导向,此乃激励创新之长策。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下方那些工匠,心里顿时有了决断:

  “红衣大炮成,乃国之幸事,军之利器!尔等匠人,殚精竭虑,功在社稷,朕,岂能不赏?”

  “传朕旨意!”

  “着,将作监大匠,擢升一级,赐爵县男,赏金百两,锦缎百匹!”

  “所有参与红衣大炮研制之核心匠师,皆记录在册,匠师等级提升一级,赏钱五十贯,绢三十匹!”

  “技艺尤为精湛、贡献卓着者,由将作监考核评定,可授将作监丞、主簿等流内官身,或赐勋官出身,准其子孙荫补!”

  李恪建议施行【八级匠师制】后,经李世民君臣商议,正式施行起来。

  匠师等级提升一级,意味着待遇提升一大截!

  “其余协助工匠、力役,皆按功绩,赏钱十贯至三十贯不等,绢十匹至二十匹不等!”

  “额外再加赏钱五贯,酒肉各十斤,以为慰劳!”

  这一连串的封赏,不仅让下方跪着的工匠们彻底懵了,连随行的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都微微动容。

  这赏赐……

  不可谓不重,尤其是赐予爵位和授予流内官身!

  这在等级森严的大唐,几乎是地位低下的工匠们,想都不敢想的殊荣。

  意味着他们从此脱离了纯粹的“匠户”身份,真正踏入了“士”的阶层,甚至惠及子孙!

  金银绢帛等实利,更是实实在在,足以让这些以往收入微薄的工匠家庭,一步迈入小康乃至富足之家。

  工匠们仿佛被这从天而降的巨大馅饼砸晕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还是将作监大匠最先反应过来,猛地以头抢地,声音带着哭腔,语无伦次:

  “陛……陛下!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臣……臣等万死难报陛下隆恩!”

  “必当肝脑涂地,为陛下!为我大唐,研制出更多、更强的神兵利器!”

  其他工匠也终于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谢陛下隆恩!”

  “陛下万岁!”

  “小人定当竭尽全力,拼死报效皇恩!”

  许多老匠人老泪纵横。

  他们一辈子与铁锤、炉火为伍,何曾想过能这般光宗耀祖、惠及子孙?

  看着下方激动得难以自持,不断叩首的工匠们,李世民亦是感慨万千。

  地位低下的匠师,稍微给点甜头,就愿意效死力!

  这对于未来而言,比一两尊红衣大炮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