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沙场点兵!-《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朝会散去。

  刚离开宫禁范围,来到一处相对僻静的街角。

  苏定方没有任何犹豫,对着身前的李恪,推金山倒玉柱般,纳头便拜!

  “殿下!”

  苏定方的声音带着哽咽:“殿下举荐之恩,如同再造!苏烈……苏烈……”

  他似有千言万语堵在胸口,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表达这滔天的感激之情。

  从一个五品军官,一跃成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这份恩情实在太重了!

  李恪停下脚步,没有像寻常人那般假意谦逊去搀扶,坦然受了这一礼。

  待苏定方情绪稍缓,李恪才缓缓开口:

  “苏将军!”

  “此礼,本王受了。”

  “因为在本王心中,你苏定方,当得起这份重用,也配得上这份信任!”

  “别人不知你苏烈的才能,但本王知道!”

  “知道你夜袭阴山,直捣黄龙的胆魄!”

  “知道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韬略!更知道你这一腔报国热血!”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苏定方心中炸响!

  殿下他……他竟然如此了解自己?这已不仅仅是知遇,更是知己!

  李恪踏前一步,一字一句敲在苏定方的心上:

  “苏将军,平台和机会已经放在你的面前。”

  “本王对你别无他求,只望你此去西北,莫要收敛锋芒,莫要顾忌人言!”

  “只管放手施为,将你胸中丘壑尽数展露!”

  “莫要辜负了本王今日,在这甘露殿上,为你力排众议之举!”

  “殿下……”

  苏定方猛地抬起头,虎目之中压抑许久的滚烫热泪,终于夺眶而出。

  他用力抱拳,声音带着泪意,却斩钉截铁:

  “殿下知遇之恩,信任之深,苏烈纵粉身碎骨,亦……难报万一!”

  “殿下放心!此去吐谷浑,若不能犁庭扫穴,生擒伏允,扬我大唐天威!苏烈……必以死谢罪!”

  李恪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轻轻拍了拍苏定方坚实的手臂,将他扶起:

  “有苏将军此言,此次征伐吐谷浑无忧矣!”

  “去吧!好好准备!三日后,带领大军出发!”

  苏定方重重点了点头,再次深深一揖,这才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

  ……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便三日后。

  长安城外。

  皇家校场。

  晨曦刺破薄雾,将金辉洒满大地,校场之上,气氛肃杀凝重,庄严肃穆。

  三万精锐府兵,已然列成一个个整齐划一,棱角分明的巨大方阵!

  将士们皆身着明光铠,红色的战袄如同燃烧的火焰,汇聚成一片赤潮。

  整整三万人,却是鸦雀无声,持戟按刀。

  唯有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的破空声,以及偶尔传来的战马不耐的响鼻声。

  军阵之前,是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及无数膘肥体壮,鞍鞯齐备的战马。

  点将台高耸而立,带着“唐”字的旌旗招展。

  大唐皇帝李世民,身着戎装,外披明黄斗篷,英武威严,立于台央。

  他的身侧,左边是身着亲王常服的李恪。

  右边则是宰辅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

  随着吉时已到!

  礼官高亢悠长的唱喏声,如利剑划破长空:

  “时辰已到!”

  “祭旗出征!”

  “呜呜呜!”

  “咚咚咚!”

  瞬间,校场上响起浑厚悲壮的号角声,还有沉重而富有节奏的战鼓声。

  两名魁梧的力士,抬着一头早已洗净,象征着牺牲的硕大太牢(牛),置于点将台前巨大的青铜鼎旁。

  一名身着玄色礼服的太常寺官员,手持玉爵,将醇香的美酒洒在鼎前。

  口中吟诵着古朴而庄严的祭文,祈求天地祖宗庇佑,大军凯旋。

  祭旗完毕,气氛陡然变得更加凝重。

  李世民上前一步,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

  他从内侍捧着的金盘中,亲手端起一碗御酒,面向三万将士,朗声道:

  “众将士!”

  “吐谷浑伏允老贼,屡犯我边陲,杀我子民,掠我财物,其罪当诛!”

  “今日,朕为尔等壮行!饮下此酒,望尔等奋勇杀敌,扬我大唐国威!”

  “待尔等凯旋之日,朕,当亲迎于这长安城外,再与诸君痛饮!”

  说罢,李世民将碗中酒一饮而尽,随即猛地将酒碗摔碎于地!

  “万胜!”

  “万胜!”

  “万胜!”

  三万将士齐声怒吼,声浪如同惊涛骇浪般冲天而起,震得地动山摇。

  他们纷纷饮下各自碗中的壮行酒,摔碗之声噼啪作响,如同战鼓雷鸣。

  李世民转过身,目光落在点将台下,单膝跪地,甲胄在身的苏定方身上。

  王德手捧紫檀木托盘,躬身来到李世民面前。

  托盘之上,覆盖着明黄锦缎,李世民神色庄重,亲手掀开锦缎。

  下方,赫然是三样象征无上权威的信物:

  青铜虎符!

  白玉旄节!

  玄铁斧钺!

  青铜虎符原本一分为二,可调兵遣将。

  此刻完美契合,象征着皇帝将指挥权完全授予。

  白玉旄节,饰以白色牦牛尾,代表着皇帝亲临,持节者如朕亲行!

  玄铁斧钺,代表着专征之权,可临机决断,先斩后奏!

  李世民先拿起沉甸甸的虎符,亲手放入苏定方高举的双手中,声音沉凝:

  “苏定方,接符!自此,三军将士,皆听尔号令!”

  “臣,接符!”

  苏定方声音洪亮,紧紧握住那冰凉的虎符。

  接着。

  李世民拿起代表身份和权力的旄节,郑重授予:

  “授尔旄节!”

  “持此节,如朕亲临,沿途州府,莫敢不从!”

  “臣,领节!”

  最后,李世民握住了那柄象征着生杀予夺大权的玄铁斧钺,声若雷霆:

  “授尔斧钺!”

  “擢升苏烈,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总领征伐吐谷浑一切军政要务!”

  “望尔善用此权,荡平不臣,扬我国威!”

  “若有不从号令者,无论皇亲国戚,勋贵将领,皆可……先斩后奏!”

  “臣……苏烈!领旨谢恩!必不负陛下重托!不灭吐谷浑,誓不还朝!”

  苏定方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斧钺,猛地站起身,转向三万大军,将手中的旄节与斧钺高高举起!

  “大总管威武!!”

  “大唐万胜!!”

  军阵之中,再次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李世民看着苏定方,最后沉声叮嘱道:

  “苏卿,莫要辜负朕望,莫要辜负秦王!”

  苏定方重重抱拳,目光坚定如铁:“末将此次若不能大破吐谷浑,生擒伏允老贼,必提头来见!”

  “好!”

  李世民郑重点头。

  “出征!”

  苏定方翻身上马,手中旄节前指!

  “出发!”

  令旗挥动,战鼓雷鸣!

  “该我出场了!”

  李恪见状,踩着虚空,一步步来到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