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以雷霆手段,显菩萨胸怀!-《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整个两仪殿瞬间一片死寂,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愕然看着李恪。

  就连李世民也猛地瞪大了眼睛,失声道:“恪儿,你……你说什么?”

  “父皇,对此等逼宫谋逆之辈,何须多费唇舌?直接杀之而后快!”

  李恪斩钉截铁。

  群臣瞬间大惊失色。

  “杀?太子殿下……您……您要杀士子?!”

  “这这怎么可以!暴政!此乃亡秦之兆啊!”

  李恪无视大臣的震惊与反对,向前一步:

  “父皇,诸公,尔等皆以为,这些人杀不得?”

  李恪冷笑一声,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弧度:

  “为何杀不得?”

  “就因为他们顶着士子的名头?就因为他们出身世家,读了几本圣贤书?”

  “在儿臣看来,正因为他们顶着‘士子’的名头,才更该杀!必须杀!”

  李恪的声音陡然拔高,变得无比森寒:

  “读圣贤书,识圣人教化,是让他们明事理,知廉耻,忠君爱国!”

  “而非让他们聚集宫门,胁迫君父,干预国本!”

  “他们今日敢因一己之私,聚众逼宫,要求废黜当朝太子!”

  “明日就敢冲击宫闱,颠覆朝纲!”

  “此风若长,国将不国!皇权尊严,将荡然无存!”

  李恪目光如刀,刺向那些反对的官员:

  “尔等口口声声说杀之不祥,会寒了天下士子之心?真是天大的笑话!”

  “真正寒心的,是那些寒窗苦读、安分守己的士子!”

  “是那些被我大唐政策惠及的黎民百姓!”

  “而不是这些被人利用,甘当枪使,目无君父的蠢货和叛逆!”

  李恪看向李世民:“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

  “今日之局,已非寻常劝谏,是对父皇,对整个大唐朝廷权威的公然挑衅!”

  “仁慈,只会被视作软弱!妥协,只会助长野心!”

  “唯有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用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告诉所有心怀不轨之人……”

  李恪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响彻大殿:

  “这大唐的天,姓李!这大唐的法,由朝廷定!”

  “任何试图挑战底线者,无论他是谁,有何背景,只有一个下场:死!”

  “父皇!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请父皇下旨,命禁军即刻清场!”

  “儿臣愿亲赴宫门,监督行刑!所有罪责与骂名,儿臣……一力承担!”

  这番话如凛冬的寒风,刮过整个两仪殿,让所有人从骨头缝里感到冰凉。

  他们看着那位目光冷冽,杀气腾腾的新太子,终于清晰地认识到:

  这位殿下不仅手段莫测,其心志之坚,手段之酷烈,更远超他们的想象!

  他是要用一场血腥的屠杀,来为他的太子之位,铺就一条以鲜血染红的阶梯!

  短暂的死寂过后,整个两仪殿彻底炸开了锅!

  那些出身世家门阀、或是与士林关系密切的官员们,瞬间急了眼。

  再也顾不上什么仪态,声音凄厉高声反对: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

  “太子殿下此举,实乃暴政!与商纣炮烙、始皇坑儒何异?士子乃国家之元气,士林之清望!”

  “若因言获罪,屠刀加身,天下读书人将如何看我大唐?必将人心离散,国本动摇啊陛下!”

  “陛下!士子们虽行为过激,然其心可悯,其情可原!无非是忧心国策,一片赤诚!”

  “岂能因直言获死罪?恳请陛下法外开恩,宽恕其年少无知!”

  “陛下!若开此先例,后世史笔如铁,必将记载陛下为屠戮士林的暴君啊!请陛下三思!”

  一时间,殿内充斥着“暴政”、“寒心”、“史笔如铁”等字眼。

  反对声此起彼伏,试图用道德、名声和历史评价来束缚李世民的手脚。

  果然!

  李世民是个很注重名声的皇帝,听到大臣们这么说,面色变幻不定。

  李恪却根本不屑于与这些人进行无谓的辩论,对着李世民再次拱了拱手:

  “父皇,当断则断!”

  “儿臣还是那句话,仁慈,是对守法者的奖赏,而非对挑衅者的纵容。”

  “今日他们能以‘士子’身份逼宫废储,明日就敢以‘民意’要挟天子!”

  “此口一开,皇权威严何在?朝廷法度何存?”

  “儿臣愿担此恶名,只为替父皇,替大唐,斩断这伸向皇权的第一只黑手!”

  “唯有如此,方能震慑宵小,确保日后无人再敢以如此方式阻挠皇权!”

  李恪说罢,不等李世民同意,大袖一挥,径直出了两仪殿,眨眼消失。

  李世民端坐龙椅,望着李恪离去的背影,脸色阴晴不定,似乎还在挣扎。

  孔颖达等人见状,大惊失色,纷纷大声求饶。

  “陛下……”

  ……

  李恪的速度很快,瞬息之间就到了宫门外。

  这些士子尚不知大祸临头,见太子去而复返。

  还以为朝廷终于顶不住压力要妥协了,气焰反而更加嚣张,气势大涨。

  “太子出来了!殿下可是要收回成命?”

  “若不罢黜暴政,我等宁死不退!”

  ……

  李恪站在台阶上,俯瞰着下面那群如蝼蚁般喧哗的士子,眼神冷漠如冰。

  对于这些冥顽不灵,自寻死路之徒,何必浪费时辰?何须浪费唇舌?

  李恪拿出山海乾坤印,将苏定方和在洞天内修炼的大军放了出来。

  三万大军太多,李恪并未放出全部,仅仅放出了3000人。

  可即便这样,也让士子们面露惊骇和恐惧。

  他们震惊望着突然出现的人,跟见了鬼一样。

  只见这些士卒身披玄甲,眼神锐利,周身散发着强大的血腥气息。

  为首一员大将,身形魁梧,面容刚毅。

  正是苏定方!

  苏烈此刻的气息,比之前更为深沉强悍,显然在印中世界获益匪浅。

  “苏定方何在?”

  李恪冷声喝道。

  “末将在!”

  突然出现在外面,苏定方还有些疑惑,但见李恪唤他,立即抱拳躬身。

  李恪扫过那些士子,声音冰冷,没有丝毫感情:

  “这帮人逼宫谋反,胁迫天子,杀无赦!”

  苏定方闻言,虎躯也是微微一震,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愕。

  他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人敢逼宫谋反?

  不对啊!

  这些人看着不像啊!

  既没有甲胄,也没有武器,哪里像造反?

  殿下会不会搞错了?

  “嗯?”

  李恪脸色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