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欣然长笑-《科举:寒门毒士》

  “詹姆斯先生,我们翼州有精美的瓷器、茶叶、丝绸制品。”苏文向詹姆斯推荐,“你想不想把这些神秘的东方产品买一些回去,然后高价卖给你们国家的达官贵人?”

  “非常乐意。”作为商人,詹姆斯显然知道海外产品的溢价价值。

  商品本身值不值那个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的溢价,海外产品会作为奢侈品卖给那些有钱人,并被他们争相抢购。

  到海外经商的商人,基本上赚的就是这个钱。

  正所谓奇货可居。

  “时间已经不早了,本官在酒楼宴请诸位。”苏文转头用汉语吩咐互市司主事齐仁诚,让他趁着大家吃饭的时间,将翼州最好的瓷器、茶叶、丝绸制品收集起来。

  在吃完饭后,供詹姆斯挑选。

  如果商品的品质好,又能得到英吉利贵族的追捧。

  以后他们国家的商人,会源源不断的到翼州港来做生意。

  詹姆斯以及其团队,以后就是翼州的活广告。

  然而下午的时候,詹姆斯却没有急着挑选商品,而是表示要在翼州停留一段时间,学习一下东方人养的那种浩然正气。

  威尔逊解释说,自己的主子这段时间老是被噩梦困扰。

  噩梦里有一个来自地狱的女恶魔,挥之不去,

  ……

  “主公,前来翼州的流民当中,有一个女孩受伤非常重,已经奄奄一息了。”

  午餐后人群回到府衙,苏文正准备将一套精心挑选的《孟子》赠予詹姆斯,冯思远步履匆匆踏入,面色凝重。

  “医官们都已束手无策,想起主公曾为夏家村产妇巧解难产之困,特来请主公前往一看。或许……主公能有办法。”

  “走!”苏文闻言,毫不犹豫地放下书卷,当即起身。

  虽然自己不是学医出身,但凭借着一些现代知识,起码能阻止他们的一些愚昧做法,就像稳婆给难产孩子穿鞋那种。

  詹姆斯与威尔逊等人虽不明所以,但见苏文神色紧迫,也立刻跟上。

  一行人迅速穿过府衙廊道,直奔城西医馆。

  医馆内药味浓郁,几名医官正围在角落的病榻旁,面露难色。

  榻上躺着一名少女,身形瘦削得惊人,脸色苍白如纸。

  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已然陷入昏迷。

  苏文注意到她腹部衣衫有一道整齐的裂口,轻轻掀开,一道寸余长的刀伤赫然入目。伤口虽不深,未及脏腑,但边缘已被污水泡得发白翻卷,显然已有感染迹象。

  他伸手探了探少女鼻息,气若游丝,却顽强地延续着。

  骨瘦如柴的身体,陈旧、险恶的伤口。“生命力如此顽强……”苏文不由动容。

  “方才我等掐其人中,她曾短暂苏醒片刻。”一位年长医官上前禀告道,“她说自己名叫杏儿,老家在并州。”

  “并州?!”

  此话一出,满室皆惊。

  并州与翼州相隔千里,山重水复。

  她一个弱质女流,竟然一步一步走到了这里!

  这是何等坚韧的意志,又是何等的坚持?

  众人心中无不震撼——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为了求生,当真是不惜一切。纵然前路千难万险,也誓要抵达他们心中的活命之地。

  “她说她曾经被官军砍杀,被丢进大河里。”

  “不知飘到了哪个地方,又被好心人救醒。之后好心人家里也没有吃的了,杏儿便拖着受伤的身体,悄悄离开了那户人家,继续加入到难民队伍中。”

  “到了翼州之后,她在排队等候救济粥的时候就晕倒了。”冯思远道,“于是我就把她送到了医馆。”

  “给她喂过稀粥了吗?”苏文问道,“只有吃了东西,她才有体力和死神抗争。”

  “已经喂过半碗稀粥了。”医官道,“而且我们还给她喂了一些参汤给她吊命。”

  “这就好。”苏文送了一口气,语气坚定:“一定要救活她!”

  “从并州千里迢迢到翼州来求生,太难了。”

  “既然已经到了地头,我们就绝不放弃。”

  “只是她的伤……”医官欲言又止。

  杏儿的伤口不断溃烂、感染,身为医官都知道极其凶险。

  能救活的几率十不存一。

  苏文也是眉头紧锁,自己并非医学专业,所知者不过是前世电视剧、小说的碎片知识。多亏前世是个信息爆炸的世代,才让他三百六十行都略知一二。

  除非是实在没办法,才会出手试一试。

  要说专业治病救人,他那点知识就拿不出手了。

  况且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抗生素。

  “不如把这个女孩教给我们试试?”这时候,詹姆斯用英文对苏文说道,“我们船上带有治疗伤口感染的药物,而且威尔逊也擅长这方面的治疗。”

  “行。”苏文果断答应。

  ……

  数日过后。

  杏儿竟然神奇的被救活了,让苏文一阵惊喜。

  穿越到古代,他见识过了生命力的脆弱,成群结队的百姓流离失所,走着走着倒在路上,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饿殍遍野、尸骨如山。

  也见到过生命力的顽强,比如夏家村那位产妇,自己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仅凭简陋至极的医疗条件都能将其救活。

  比如杏儿。

  骨瘦如柴的身体,餐风露宿,忍饥挨饿走了几千里路,受了那么重的伤,竟然还能活过来。

  生命有时如朝露,一颗尘埃便能惊破。

  有时却如巨石下的野草,纵有千钧重压,也要向着光,挣出一条生路。

  “正如生活在大梁王朝的这个民族,饱经千年王朝集权的淬火,受尽士绅阶层的重压。天灾肆虐,饿殍盈野,苦难深重至易子而食;人祸横行,至纲常伦理在生存面前崩摧。然而,她的血脉从不曾断绝,文明的根脉如同地火,在层层劫灰之下顽强燃烧,生生不息!”

  “血脉未冷,族魂不灭。”

  “以最顽强的姿态,将文明的火种传递至今。”

  “期待那一日,祖祖辈辈生活在大梁土地上,承续着先民血脉的人们,能击碎千年宿命的锁链,使民为贵的信念如春草遍野,生生不息。终将在这片土地上,为后世开创一个阳光雨露的家园。”

  “如此。”

  “孟子在泉下,也当欣然长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