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边关月市-《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

  水泉营堡作为长城前线枢纽,驻军有千人,守备还管着红门隘这个核心关卡。

  将台上赵明翰宣布,因走私,擒获汉商二十五人、鞑子十六人。

  鞑子交还夷官训斥,汉商则被剥裤杖责三十。

  棍棒噼啪,哭嚎四起,受刑者臀部血肉模糊。

  随后,他们又被投入站笼枷号四日,仅露头颈,踮脚站立,稍懈即窒息。

  陈平断言,能活五六人已属万幸。

  陈阳深感这时代的官府真是草菅人命。

  一番杀鸡儆猴后,底下的人也没什么反应,看来也是习以为常了。

  交易进行中,各种声音都是十分嘈杂,交易一始,双方就是唇枪舌剑,讨价还价自不必提。

  此地人声鼎沸,汉蒙商人混杂,空气中弥漫着牲畜、皮毛和香料的气味。

  兴隆百货商行的摊位刚一摆开,晶莹的玻璃镜和便捷的火柴立刻引起了轰动。

  一名满脸横肉的刘把总,带着几个兵晃了过来,眼神贪婪地扫过那些镜子。

  “谁是掌柜的?”

  刘把总斜着眼,用马鞭敲打着。

  “新来的?懂不懂规矩?在这水泉营做生意,要交场地费、安保费、市税……先拿五百两出来!”

  陈阳微微颔首,朝陈平使了个眼色。

  陈平会意,脸上堆起商人惯有的圆滑笑容,上前一步,同时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已从袖中滑出,精准地塞入刘把总手中。

  “军爷辛苦,一点茶钱,不成敬意。初来乍到,还请军爷和诸位兄弟多多关照。”

  刘把总掂了掂钱袋分量,脸上横肉这才挤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揣入怀中,挥挥手:“算你识相!摆摊吧,别惹事!”

  说罢,带着手下扬长而去。

  陈阳这才淡淡吩咐:“摆货。”

  伙计们立刻行动,将镜子和火柴精心陈列。

  然而,这边的动静刚平息,另一波麻烦接踵而至。

  几个身着“范记”号衣的伙计,簇拥一名眼神精明的张掌柜走来。

  那张掌柜扫过货品,瞳孔微缩。

  “你们是兴隆商行的?”

  张掌柜语气带着惯有的高高在上。

  “我乃介休范府掌柜,你们这些货。”

  他指了指镜子和火柴,“我们范家全要了,价格按你们售价的五成。”

  围观众人低哗。

  五成价?

  陈平脸色微变,看向陈阳。

  陈阳目光掠过管家,如同空气。

  他语气平淡:“不卖。”

  张掌柜脸色一沉:“在这水泉营月市,还没人敢驳范家的面子!你想清楚了!”

  陈阳抬眼看向管家。

  眼神冰冷漠然,让张掌柜心头一寒。

  “我的话,不说第二遍。”

  “你!”

  张掌柜气结,狠狠瞪了陈阳一眼。

  “好!走着瞧!”悻悻带人离去。

  “这兴隆商行什么来头?连范家的面子都不给?”

  陈阳将镜子轻轻擦拭,镜面顿时映出清晰人影。

  边上的众人围着镜子上看下看,说不出的惊讶。

  原来世界上竟有这么清晰,可见毫发的镜子。

  陈平喊道:”卖镜子啦,卖清晰可见的镜子啦!“

  陈阳看着众人惊讶的神情,满意地笑了笑。

  陈阳介绍道:“这镜子采用特殊工艺制作,比寻常铜镜清晰百倍,无论是男子整理衣冠,还是女子梳妆打扮,都是绝佳之物。”

  人群中又走出一个穿着丝绸长袍的中年男子,此人正是南方来的大商贾候盛财。

  候盛财左看右看看了好久,惊奇道:“好个镜子,毛发皆可见。活了几十年,我是第一次知道自己是这副模样。”

  这时看稀奇的人,越来越多,过来很多有钱的主。

  这时,人群中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众人不约而同地回头望去。

  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鞑靼汉子缓缓走来,他身穿华贵的鞑靼袍,腰间佩着镶银的弯刀,头戴狐皮帽,气势不凡。

  此人正是鞑靼此次来的最大的商人图鲁格?鄂托克。

  图鲁格每走一步,脚下的靴子都发出清脆的响声,周围的小商贩们纷纷让路。

  他的随从紧跟在后,个个都是精壮的鞑靼勇士,腰间挂着各色货物的样品。

  “这位就是图鲁格大人!”

  有人低声议论道。

  “听说他是鄂尔多斯部落首领的儿子呢!”

  另一人接话道。

  图鲁格走到镜子摊前,众人自觉地让出一条道路。

  陈阳抬头看去,只见这位鞑靼商人,双目有神,颧骨高耸,典型的草原特征。

  他的胡须修剪得整齐,显然是个注重仪表的人。

  “图鲁格大人,您也来看这镜子?”

  候盛财恭敬地问道。

  图鲁格点了点头,伸手接过镜子,仔细端详起来。

  他是鄂尔多斯部落首领的儿子,自幼便在草原上长大,见惯了天高地阔,却从未见过如此清晰的镜子。

  鄂尔多斯部,驻牧于河套地区的广袤草原,那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

  作为漠南鞑靼中较早与明朝建立互市的部落之一,他们与汉人的贸易往来已有数十年历史。

  每年春秋两季,鄂尔多斯部的商队都会带着牛羊、皮毛来到边关互市,换取茶叶、丝绸、铁器等生活必需品。

  图鲁格的父亲作为部落首领,与明朝边将常有往来。

  正因如此,图鲁格才能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成为部落中最大的商人,掌握着大量的贸易资源。

  他将镜子举到面前,看着镜中的自己,忍不住惊叹:“长生天在上!竟能照人如此分明!生平仅见!”

  他的汉语说得相当流利,只是带着些许草原口音。

  候盛财开口道:“这个比西夷的镜子还清楚呢!”

  候盛财是见过西夷镜子的,那还是一年前在月港时,一个葡萄牙商人带来的货物中就有镜子。

  当时欧洲已经能够制作镜子了,只不过工艺粗糙,成像并不清晰,而且价格昂贵,在欧洲也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候盛财来自福建漳州月港,那是大明朝最重要的海港之一。

  月港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十八条海上航线,商船从这里出发,可以通往东南亚的吕宋、马六甲,西亚的波斯湾,远至拉美的墨西哥、秘鲁,甚至欧洲的里斯本、马德里等四十七个国家与地区。

  因其贸易繁荣,被誉为“天子南库”。

  仅月港一地的年税收,就能占到福建全省税收的半数,足见其商业地位之重要。

  围观的众人听着这两位大商人的对话,心中更是惊奇不已。

  连见多识广的大商贾都如此称赞,这镜子的价值可想而知。

  众人皆惊奇着有这么清晰的镜子,这辈子是第一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