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当然是好事-《路边摊很一般?他的美食馋哭全网》

  苗侃能不同意吗?

  多分点,当然是好事。

  朱雪蓉等这天都等出茧子了,转身就打电话通知各家:苗大厨要带徒弟了!

  剩下的七家饭馆,火速抽调了最出类拔萃的掌勺师傅赶来取经。

  但事先说好——白纸黑字,保密协议一字不落,签得明明白白。动作利索,不到四十分钟,人就全都到齐了。

  后厨站成一排,一个个挺直腰板,眼巴巴等着苗大厨现身。

  苗侃早让人把食材备好了。

  猪肉挑的是上等五花,必须从宝肋部位下手,前腿后腿统统不要,光这一头猪,顶多只能片出十块精品五花,每块切成八到十厘米宽。

  这么一来,最后成品也就二十来斤。

  酱肉第一步得先腌。除了盐和花椒,还得配上砂仁、山奈、红花椒、香叶、草果、桂皮、小茴香、八角这些香料。

  先把腌料炒干,干盐碰上湿肉,关键就在“块肉的面”这个地方,得靠人力压实,让肉快速吸盐,顺便把花椒和香料的味也吃进去,底味才够扎实。

  之后就是重头戏——酱肉的独家配方。

  要是你在饭馆掌勺,调这酱料的时候必须清场,一个闲杂人也不能留,严防死守,不能让方子外传。

  苗侃只口头传授,不准写下来,全靠脑袋记。

  冰糖四百二十克、蜂蜜六十克、金标生抽三百克、精酿啤酒一千五百克、味极鲜二百四十克、料酒七十克、花雕酒三百克、红曲米二十克、鸡饭老抽二十克、姜片二百克、新疆大枣二百四十克。

  每样分量卡得死紧,多一克少一克都不行。

  几位师傅拼了命地记,耳朵竖着,脑子飞转,那认真劲儿比当年高考背政治历史还上心。

  酱肉得腌够整整两天,期间还得翻三次肉,保证入味均匀。

  苗侃亲自示范了一遍,又把关键步骤和去腥要点重复讲了两遍,

  接着让来学的师傅提问,他当场解答。

  光这一块,就耗了两个多钟头,才算把酱肉的全套门道交代清楚。

  接下来是清蒸鲈鱼。

  秘制酱肉得等两天才能上桌,但这道清蒸鲈鱼只要有鱼,今晚饭口就能端出去。

  当然,也得看这几个徒弟悟不悟得透。

  不过这道菜本身不难,只要掌握了蒸豆豉油的配方,八成的功夫就算拿下了。

  苗大厨只用了一个钟头,就把几位师傅的手艺提了一大截。

  清蒸鲈鱼他们本来就会做,味道也不差。

  可“好吃”这俩字,其实分好几个档次。

  家庭主妇做的也能叫好吃,但那跟专业级别的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苗侃拿筷子一一尝过去,几位师傅紧张得手心冒汗,

  可眼神里又藏不住激动,因为他们心里有数——经苗大厨一点拨,再配上那独门豆豉汁,做出的鱼完全是另一个水准了。

  没亲自尝,也能感觉出来,味道像是坐火箭蹿上去的。

  就像打游戏突然学会了个神级技能,瞬间战斗力爆表。

  以前他们做的清蒸鲈鱼,像是小学生打球,勉强能上场;现在呢?直接升级成大学生选手,进步不是一点半点。

  苗侃一道一道尝过去,最后脸上露出了踏实的笑容,微微颔首。桌上这几盘清蒸鲈鱼,全都过关了。

  这里的“过关”,意思不是随便能吃,而是真能端上桌撑场面的水准。

  可欧瑞酒店的客人,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到这道菜。就这味道,一旦上菜单,肯定家家桌都要点。可鱼不够啊——食材跟不上。

  “得赶紧补货。”苗侃话音刚落,朱雪蓉立马行动,一个电话打下去,采购部立刻转了起来。

  好在欧瑞路子宽,找点好鲈鱼不算太难。没过多久,鲜活的鱼就一筐筐往回拉。

  菜单刚更新,清蒸鲈鱼四个字一挂上去,系统马上给所有住店客人发了短信。

  房间里,一个个手机“叮”地响起来,打开一看,全是一模一样的内容。大家顿时坐不住了。

  上回收到这种短信,还是猪杂粥刚上线那会儿。

  一般酒店哪会为一道菜专门发通知?太打扰人了。除非……这道菜真的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哎,宋总啊,牌局组好了,就等你了,快来啊,三缺一!”

  “来不了,我在城南欧瑞呢!今天有清蒸鲈鱼,过两天还有秘制酱肉,走不开!”

  “不就一条鱼?有那么香?”

  “香到你魂都飞了!要不你们也过来?酒店也能打牌,打完我请你们吃鱼!”

  电话两边,说的是普通话,可一股子地方口音藏不住,一听就是生意场上混的老江湖。

  没错,打电话的几位,个个都是老板。

  有些有钱人,常年住酒店,图的就是自在。没家里一堆事拖着,想玩就玩,想歇就歇,没人管。

  宋老板等了小半个钟头,另外三个牌友总算到齐。

  “打不打?点不点?”

  “通宵麻将。”

  “多大?”

  “两千起。”

  “行,来。”

  边上有人嘀咕:“宋总,不回家不陪老婆,窝酒店就为了条鱼?到底多好吃?”

  “八筒!还没尝过,但我敢拍胸脯说——绝对惊艳!”

  “胡说!没吃过就敢打包票?”

  “红中!该不会是拿我们当冤大头骗来这儿的吧?”

  “碰!三条!等会儿吃了鱼,你们自己就明白了!”

  仨人见宋总说得这么硬气,心里也开始发痒,隐约有点期待。

  后厨这边,朱雪蓉亲自出马谈采购,三个钟头不到,城南这家欧瑞就拉来一百五十多条活蹦乱跳的鲈鱼。

  全国其他七家分店,也全到位了,货量管够。

  鱼的标准是苗侃定的:一条得在一斤半到两斤之间,太胖不行,太瘦也不行,只有这个区间,蒸出来才够嫩、够弹。

  几个厨师都是苗侃亲手调教出来的,脑子里全是他的要点:火候、时间、葱姜摆法,还有那独家的蒸鱼豉油配方,一滴都不能错。

  今晚的饭局还没开始,厨房已经全员就位,就等客人下单——这可不是普通上菜,是大仗要打。

  之前那条短信一发,就知道今晚肯定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