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是不是最近特火那个?-《路边摊很一般?他的美食馋哭全网》

  “苗”!

  老汉眼睛一瞪,猛地一拍大腿!

  “找到了!苗旭军二儿子的摊子!”

  他把手机转过来,一群人脑袋立刻围成一圈。

  有老花眼的,眯着缝,鼻子都快贴到屏幕上。

  看完视频,全场死寂两秒,然后炸了!

  “这么多点赞!几万几万的!”

  “多少个大号都在推他!”

  “这摊子在江城红得发紫啊!”

  老汉又往上划,刷出一堆同类视频——全在夸“苗记小吃”!

  这哪是小摊,简直是网红顶流!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服了。

  “牛啊!太牛了!”

  “出息了!真出息了!”

  心里酸溜溜的,可还是忍不住竖大拇指。

  苗旭军家这二小子,简直封神了!

  接着就开始算账了——

  “一个月少说两万吧?”

  “哪止!我看至少五万!”

  “我听说有人摆摊月入十万!他这人气,搞不好真到了!”

  “十万?!乖乖,那不是比镇长工资还高?”

  七嘴八舌一通聊,最后一致认定:

  苗家祖坟冒青烟,才出了这么个神仙儿子!

  平时村里哪家有啥糗事,大妈情报队立马就能扒出来喷一顿。

  可说到苗侃,愣是找不出半个错处,优秀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一群家长越聊越扎心,想想自家娃,再比比人家,手都痒了,真想抄起扫帚抽一顿。

  其中一个大妈终于忍不住,掏出手机,拨通在江城打工的儿子。

  “妈,你打电话来有啥事啊?突然问这干啥——你说江城那个‘苗记小吃摊’,是不是最近特火那个?”

  这话刚冒出来,边上几个同事立马凑近,耳朵都快竖到手机上了,生怕漏掉一个字。

  手机开着外放,对面声音清楚得很。

  “啥?苗记?那必须知道啊!我都去排过好几回了,人山人海,抢都抢不到!妈,你也听说了这摊子?”

  “你这傻小子,那是你苗伯家老二苗侃开的!你倒是天天吃,咋就没认出来人是谁?”

  “啊?!”

  电话那头愣了两秒,脑子直接卡住,然后“啪”一下通了。

  “村里那个苗侃?!”

  他当然记得这名字——小时候家里老拿他当榜样:“看看人家苗侃,学习好、懂事、将来有出息!” 自己没少挨训。

  虽说同村长大,可后来各忙各的,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见面越来越少。

  模样也模糊了,只记得是个挺拔帅气的小伙子,小时候好像还一起抓过泥鳅、掏过鸟窝。

  经他妈这么一提,他猛地回想起来——那小吃摊老板的脸,越想越像!眉、眼、鼻子、嘴,一模一样!

  哎哟我天!

  原来那就是苗侃?!

  我一直吃的是自家兄弟的摊子?!

  我是他同村的!打小一块长大的!论辈分……他是我哥!不不不,我也可以叫他哥啊!

  江城某写字楼里,一个坐在工位上的年轻人“腾”地从椅子上弹起来,脸涨得通红,呼吸都快了!

  “你捡到钱了?”

  旁边同事瞪眼。

  “比捡钱还猛!”

  话音未落,主管轻咳一声,眼神扫过来,办公室瞬间安静,人人低头敲键盘。

  可这小伙儿坐回去,嘴角止不住上扬,心早就飞了,工作?啥工作?

  这时候手机一震,他妈发来一段语音:“前两天你从家带去的红薯干、土鸡蛋,全给我拿去!赶紧给苗侃送过去!”

  他秒懂。

  这是要走动关系啊!

  要是能跟苗侃搭上话,混熟了,以后咱在公司谁敢不敬?“我哥们儿,苗记老板,江城头一号小吃摊主!” 以后同事不得抢着给我泡茶?女同事看我是不是眼神都不一样了?

  光想想,心里就美得冒泡。

  村口,几个村民听见这事儿,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这马屁拍得也太快了吧!

  我们也想攀关系啊!可我们没人在江城上班,亲戚都没一个在城里混的,想舔都没门路!

  哎,命苦!

  “这小池塘,小时候我和苗侃光屁股一起洗澡。”

  天还不算晚,苗侃正陪漂亮媳妇在村里转悠。

  “真光屁股啊?”朱雪蓉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盯着他,眨都不眨。

  “你现在是总裁夫人了,说话注意点。”苗侃斜她一眼。

  “哦——那就是真光过。”朱雪蓉点点头。

  苗侃没吭声。

  沉默等于默认。

  确实,小时候谁在乎啊?农村娃,天热了直接跳塘里扑腾,一身泥一身水,图个痛快。

  朱雪蓉嘴角微微上扬,心想:要是能找到他小时候光屁股的照片,那可太有意思了。

  接着,苗侃带她去了自家菜地,二十来垄,整齐划一,全是老爸苗旭军一手打理的。

  其实苗侃更会种菜,书看了不少,什么虫害、烂根、土板结,都是他教老爸解决的。

  科学种地,产量高还不伤地。

  当初苗旭军就琢磨:砸锅卖铁供这小子读书,真值!知识真能变现!

  以前在家时,苗侃干农活又快又利索,一把好手。

  现在妹妹苗佳慧偶尔搭把手,至于弟弟苗调?从没下过地,饭来张口,指望不上。

  苗旭军心里清楚:只要这小子不啃老,就算烧高香了。

  地里种了白菜、豆角、茄子、西红柿、红薯、辣椒,长得一个比一个精神。

  大晴天,土都晒干了,鞋底也不沾泥。

  朱雪蓉踩进田里,顺手摘了个通红油亮的西红柿,看着就多汁,酸甜口,正准备咬一口,苗侃忽然笑着问:“你真敢吃?”

  富家千金一脸懵:“不能吃?打农药了?”

  “没打。”

  “那有啥不敢的?”

  “施的是有机肥。”

  朱雪蓉虽然读过不少书,但“有机肥”三个字一出,脑子空了半拍,愣在原地。

  这时,隔壁地里一老头挑着木桶走过来,手里一把长柄勺,哗啦一下舀起一勺黄乎乎的东西,往菜根上一泼——菜叶上都溅上了星星点点。

  朱雪蓉定睛一看,脑门一炸!

  那是什么?!

  她“啊”了一声,立马跳出菜地,手里的西红柿攥着也不是,扔了也不是,反正打死不敢吃了。

  总算明白为啥菜买回来必须洗——再干净也可能是“肥”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