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必须扎透-《路边摊很一般?他的美食馋哭全网》

  揉面程度不同,成品口感差远了。

  下一步是发酵。

  “等面团涨到原来的两倍大,手指一按下去不回弹,就成了。”

  这边让面团自己醒着。

  那边苗侃又让大伙准备表面用的料:“把葱花、盐、胡椒粉、玉米油、黑胡椒搅在一起,先搁着备用。”

  “等面发好了,再稍微松一松气,放进模具里,压成中间薄、边上厚的形状。”

  他自己根本不用模子。

  手一甩,一转,一按,轻轻巧巧就捏出一张圆饼。

  颜色微黄,形状自然,比机器压的还好看!

  “用囊针扎孔,必须扎透。”

  那工具看着像个刺猬板,上面密密麻麻钉了一大片针。

  一压下去,满是小眼儿。

  这步绝不能偷懒。

  不然烤的时候饼会胀气起泡,口感就软趴趴的,不脆了!

  然后把调好的酱料均匀抹上去。

  苗侃转身拎起个小喷壶,装了点水。

  对着饼面喷了几下,顺手抓一大把白芝麻撒上去。

  芝麻沾了水,立刻黏得紧紧的。

  “可以进坑了!”

  他刚说完,回头问帮厨:“前天订的搪瓷杯子到了没?”

  “送到了,您要几个?”

  苗侃想了想:“先拿两百个过来。”

  “……哈?”

  徐若明一向冷静,这会儿也忍不住开口:“是不是要做饮品?”

  不然干嘛要这么多杯子?

  “不是做饮料。”

  苗侃招呼人把刚到的羊肉搬进来:“这批肉谁也别腌,啥调料都别放,越新鲜越好。”

  “西域吃东西,讲的就是个原汁原味。”

  “除了盐、孜然和辣子,那边做肉几乎不用别的味儿。”

  他解释道:“主要是那边的牛羊质量过硬。”

  哪怕啥都不加,直接扔锅里煮熟,捞出来用手撕着吃。

  味道都香得很!

  要是调料堆太多,反而盖住了肉本身的鲜味。

  “那边的牲口全是散养的。”

  “草场上的植物种类多,连甘草、苦豆子、盐蒿这类中草药都当草吃。”

  “羊喝的水里天然含矿物质。”

  说句夸张点的话,羊吃的等于药材,喝的是山泉水。

  再加上天天跑动,空气干净。

  肉不好吃才怪了!

  “正宗的羊肉,嫩而不柴,油花分布匀,一点骚味都没有。”

  “根本不需要提前腌制去腥。”

  吃的就是原汁原味的羊香。

  苗侃一边说着,顺手抄起刀,把刚宰的羊肉连骨带肉切成小块。

  后厨伙计搬来两百多个搪瓷缸子,苗侃冲他们摆手:“每个缸里塞一块肉!”

  “再来几粒葡萄干,几个红枣,一小把鹰嘴豆,抓点枸杞丢进去。”

  “胡萝卜切两片扔里面,盐不用多,一小撮就够了。”

  “盖上盖子,慢慢炖着就行。”

  这就是当地出了名的“缸子肉”!

  在苗侃看来,像是清炖羊肉缩水成小吃版,但好处是方便拿、方便买、也方便吃,还带着一股子地道的烟火气。

  只要肉够新鲜,这玩意儿就不可能做得难吃!

  “苗神,这么多缸子放哪儿煮啊?”

  帮工们瞅着桌上密密麻麻的缸子,一脸懵。

  “搁馕坑上呗。”

  苗侃随口答完,拎起个铁架子往馕坑口一搭。

  然后一个个把缸子码上去,盖好盖子。

  靠馕坑的余温慢慢煨熟。

  正炖着肉的时候,馕也已经在坑壁上贴好了,正烤到一半。

  面香渐渐冒出来,带着酵母发酵的味道,掺了牛奶和蛋液的面团,在炭火烘烤下泛出诱人的焦香,再加上各种香料的气味混在一起,热乎乎的香气扑面而来,比西餐披萨还勾人!

  那味道不光让人想吃,更让人心里头踏实、暖和,像被太阳晒透了一样舒服。

  一时间厨房里的伙计们脸上都笑开了花。

  “苗神,好了没?”

  “这得等多久啊?”

  “我能先买一个尝尝不?”

  食客们早围了过来,眼睛直勾勾盯着馕坑。

  看到上面一排排冒着热气的小缸子,闻着飘出来的淡淡羊肉香,口水都快流了。

  “再等等。”

  苗侃估摸着时间,又过了一会儿,脑海里的系统界面才终于跳出“完美”两个字。

  他挪开缸子肉的架子,抄起一根长铁钩,伸进馕坑里去捞馕。

  “往后站站,别靠太近。”

  他特意提醒边上挤着看热闹的客人。

  这馕坑看着朴实,其实挺危险。

  一米多深,口又大,人探身下去都不费劲,里面烧着通红的炭火,温度高得吓人。

  不管是贴馕还是取馕,全靠这根长钩子操作,稍微不小心真可能栽进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金灿灿、油亮亮的馕一个个被勾了出来,烫得几乎没法用手碰。

  “我去,这香味太顶了,还没吃呢,嘴里already开始回味那种酥脆感了。”

  “对对对,闻着就实在,不像花里胡哨的香精味。”

  “颜色太漂亮了,金黄金黄的,看着就有食欲。”

  “老板,这馕咋卖?”

  食客们眼都直了,死死盯着苗侃手里那一摞热腾腾的馕。

  苗侃说:“分种类。”

  “基础款十五一个。”

  “别的口味稍贵点,待会儿我会让伙计入小程序,你们可以直接订。”

  十五一个这么大?

  一点也不贵!

  其实在本地,这种主食也就两三块的事儿。

  可一旦出了地界,在外地哪样不是翻几倍卖?

  更何况一看这馕坑就知道,老板是真下功夫了。

  一批批金黄酥脆的馕接连出炉,大家捧着比脸还大的馕,个个眉开眼笑。

  “咬一口‘咔嚓’响,整个都是脆的,面粉混合着奶香、蛋香在嘴里炸开。”

  “越嚼越香,根本停不下嘴。”

  “外皮刷了洋葱油,那香味跟馕配一脸,天生一对!”

  “本来以为光吃馍会腻,结果比炒菜还诱人,半个多转眼就下肚了。”

  “我家娃从来不碰披萨,今天试了一口馕,吃得直拍手!”

  “口感完全不一样。”

  “炭火烤得均匀,香味能渗进芯里,关键是耐嚼,吃半天也不会觉得寡淡。”

  “芝麻撒得满满一层,跟不要钱似的,烤得焦香酥脆,光闻都想流口水。”

  面和其他配料调得刚刚好,一口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