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咬一口都能出汁-《路边摊很一般?他的美食馋哭全网》

  厨师们都上道了,不用盯着。

  于是回宿舍打了一局游戏,躺床上眯了会儿。

  这一睁眼才发现,金陵小吃系列的任务全清了。

  下午积累的顾客打卡点数也够了。

  叮!宿主已解锁新门店:川味馆!

  新菜谱激活:钵钵鸡!

  新菜谱激活:奶汤面!

  听着系统冷冰冰的播报,苗侃慢悠悠起身。

  顺脚踹了正在街边闲逛、专搞破坏的楚西南一脚:“走,开新铺子去。”

  楚西南一个激灵跳起来,连连点头。

  目光却在他脸上来回扫了好几遍。

  苗侃皱眉:“你看啥呢?我脸上开花啦?”

  楚西南脱口而出:“开了啊!”

  说完慌忙改口:“不是不是!苗神,我是觉得你这气势不对劲,比我爸往那一站还压人!”

  可不是嘛!

  美食街不少女员工远远看见苗侃走过来,脸唰地就红了,仨一堆俩一伙低头耳语。

  苗侃懒得理这些,挥挥手:“少扯没用的,赶紧去后勤那边领瓦罐。”

  还特意补充一句:“要青花瓷的那种,素雅点。”

  因为“钵钵鸡”的钵,就是指这种罐子。

  也叫钵。

  讲究的就是青花纹路,其次也可以用红黄龙纹装饰。

  楚西南拔腿就跑去找人协调。

  这边苗侃已经开始准备食材。

  后厨的师傅们也不用叫。

  只要空下手,一个个自觉围过来听课。

  “先起个小锅,把白芝麻焙香。”

  “先找口最大的锅,水别装满,到锅肚子那儿就行。

  把鸡剁成四大块,等水开了扔进去煮。”

  水开后煮一会儿,拿筷子戳下鸡腿最厚的地方,能轻松插进去,里面没血水冒出来就算好了。

  这时候撒一大把白胡椒粉进去,立马关火,盖上锅盖焖几分钟。

  鸡肉这样处理,吃起来不硬也不柴,嫩得很,咬一口都能出汁。

  “焖完捞出来,用凉水冲一下,凉了再切块,码在一旁等着用。”

  重头戏来了——熬香料汤。

  八角、小茴香、香叶、桂皮,一堆调味的家伙事儿全倒进锅里,加水煮个半小时,煮出一锅浓浓的香料水。

  这一步最关键,香料配得对不对,直接决定味道灵不灵。

  配得好,整道菜就活了;配不好,全盘皆输。

  “快收锅时抓一把糖进去提味。”苗侃一边说,一边往锅里撒了一把颜色发暗的糖。

  不是白糖,是红糖。

  周围一群厨师瞪大眼:“啊?用红糖?”

  连徐若明都愣住了,盯着那口锅半天没回神。

  听完解释才反应过来,赶紧掏出本子记上一笔。

  苗侃淡淡道:“红糖颜色正,后面不用加酱油,看起来更干净透亮。”

  居然还能这么玩!

  “钵钵鸡的汤底是一次调好的,麻辣轻重没法单独改。”他接着说,“所以咱们做两种口味:一种辣劲足的红油,一种麻味冲的藤椒。”

  爱辣选红油,爱麻挑藤椒,看个人喜好就行。

  “红油调料是这么搭的:芝麻油打底,加上熟辣椒面、鸡汤、刚熬好的香料汤,再来点盐和味精,最后猛撒一把刚炒香的白芝麻。”

  所有材料一股脑倒进盆里搅匀。

  瞬间一股又麻又辣又香的味道炸开来,红油挂在勺子上慢慢往下滴,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光闻这味儿,饭量能多加一碗。

  接着调第二种——藤椒味。

  “藤椒油我主张自己做,用新鲜藤椒,香味更冲更鲜。”

  做法也简单,鲜藤椒配上青红椒段,丢油锅里炸出香气。

  再混入芝麻油、鸡汤、香料汤,照样撒一把白芝麻进去搅匀。

  顿时一股子麻溜溜的清香飘满了整个铺子,跟刚才的红油味打了个平手。

  两大盆汤汁摆在操作台两边,颜色鲜亮,香气扑鼻,谁看了都想立刻来一口。

  楚西南眼睛发直:“我能先尝一碗不?就一口!”

  …………

  苗侃摸着下巴,盯着他看了好几秒,仿佛在看一个从天而降的勇士。

  最终点了点头:“行。”

  可就在楚西南真要去舀的时候,苗侃慢悠悠补了一句:“待会记得安排医院,半夜肛肠科走起,顺带咱们上个热搜,免费推广一波。”

  楚西南一僵。

  啥?他成活体广告了?

  周围厨师笑作一团。

  他讪讪地把碗和勺放回去,嘀咕道:“算了算了,真喝下去,我爸怕是要连夜买机票冲过来揍人。”

  “他整天不干正事,就想着往美食街跑,我要是再给他送个上门理由,岂不是自找麻烦?”

  到时候他挨打,他爸吃爽,亏大发了。

  苗侃这边已经开始准备食材。

  各种素菜、虾仁之类全都焯熟备用。

  鸡肉切成块,整齐串上竹签。

  等到客人下单,就按他们选的口味,把串串放进对应的汤汁里滚一圈。

  搞定,出餐!

  正宗钵钵鸡主打鸡肉,但其实啥都能往里加——鱼豆腐、鱼丸、虾滑统统没问题。

  如今市面上更夸张,脆肠、毛肚、黄喉、鸭肠、午餐肉、凤爪……还有各种蔬菜。

  加起来少说得有一百多种。

  说是万物皆可串,一点不夸张。

  那汤汁香得离谱,蘸鞋垫估计都好吃。

  几个厨师凑过去看苗侃切的土豆片和藕片,当场傻眼。

  “卧槽,这薄得能当窗纸使!”

  “怪不得开水里涮五秒就熟,这是啥刀法啊?”

  “重点不是这个,你们看他切的时候还在跟旁边人聊天!”

  大家都替他捏把汗,生怕手一抖切到手指。

  结果人家刀子翻飞,根本看不清影子,一眨眼工夫,整颗土豆没了,变成一堆匀称的薄片。

  没有一片断的,也没一片厚薄不一的。

  快、准、稳,全占了。

  徐若明看得心服口服:“苗神,你这手艺,不去申报吉尼斯真是可惜了。”

  这种水平,机器都未必能做到。

  甚至可以说,比机器切得还精细。

  不久后,美食街挂出一块小黑板:

  今日供应:钵钵鸡

  口味选择:红油 \/ 藤椒

  肉类一串一块,素菜半块

  十五串起卖

  十五串顶多十五块钱。

  关键是能吃到苗老板亲自研发的新品。

  消息一出,窗口立马排起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