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那就不去了呗-《路边摊很一般?他的美食馋哭全网》

  苗侃咧嘴,“华北叫麻团,东北叫麻圆,广西叫油堆,海南嘛——叫珍袋。”

  壮壮眼睛突然亮了:“啊!原来是它!”

  “对,不过海南珍袋比外面的更讲究。”苗侃拍拍他肩,“明天本来打算上新,既然你今儿想吃,咱提前开火。”

  “谢谢苗侃哥哥!”

  壮壮立马笑出酒窝。

  他妈连忙道歉:“太麻烦你了,真不好意思。”

  “哪的话,本来就准备做,顺手的事。”

  苗侃转身,系上围裙。

  珍袋和芝麻球是一个爹生的,但馅儿更野——椰蓉、豆沙、花生碎、冬瓜糖、蜜枣粒,肉丁都行。

  他选了椰蓉,因为够海岛味。

  搓好空心糯米团,填进馅,封口,滚上芝麻,往热油里一丢。

  锅里用的是椰子油,香得像把整个夏天塞进锅里。

  团子泡在油里咕嘟冒泡,越炸越大,外皮金黄,浮起来后捞出晾半分钟,再扔进去复炸。

  三遍下来,一个个胖乎乎、油亮亮的珍袋就出炉了。

  满屋子都是那股浓得化不开的焦香,甜香里裹着油脂的酥,连隔壁摊的老板都探头问:“今天炸的啥?这么香!”

  壮壮在旁边直咽口水,口水滴了两滴在地。

  苗侃挑了个最胖的,吹凉了,递到他面前。

  “吃吧,趁热。”

  壮壮一把扯开珍袋,咔嚓一口,外皮酥得掉渣,里头软乎乎的,咬下去嘣嘣弹牙,椰丝在嘴里翻滚,香得他脑门直冒汗。

  他眼睛都亮了,立马往妈嘴边凑:“妈!这个绝了!你快尝一口!”

  说完,眼神嗖地飘向油锅旁的沥架,像条盯肉骨头的小狗。

  苗侃刚把一锅珍袋捞上来,问:“要几个?”

  “十个……不,二十个!”壮壮妈一口拍定。

  “会不会太狠了?”壮壮爸在旁边嘀咕。

  “不多!”她理直气壮,“孩子在学校不是有一堆玩得好的吗?送一个,其他娃眼红怎么办?馋得睡不着觉?”

  她顿了顿,又补一句:“再说了,这味儿谁闻了不想咬一口?你真不想吃?”

  壮壮爸喉结动了动——他当然想。

  一算账,确实不多。

  光壮壮一个人,两口就能吞仨,这娃吃饭像开了无双模式,管不住。

  “行,就二十个。”

  苗侃麻利装袋,收完钱,突然笑眯眯问壮壮:“小子,想不想试试篮球那么大的珍袋?”

  壮壮眼睛瞬间瞪得跟铜铃似的:“啥?煎堆能炸得比篮球还大?”

  “能。”

  “要!我现在就要!”

  “等着。”苗侃点头。

  炸大号珍袋的门道在火候上——油不能烫,得用四成热慢炖,芝麻球才不会焦成碳球。

  面团里还得捏一小撮泡打粉,膨起来才有那股子胖乎乎的神仙感。

  苗侃手法熟得像呼吸,几分钟,一个堪比少年脑袋的巨无霸珍袋被他拎了出来。

  壮壮双手捧着,差点被它压趴下,又不敢碰,生怕捏瘪了。

  “苗侃哥,这个……能留到明天吗?我想送人。”

  “送谁?”

  “小柔。”

  “行啊。”苗侃笑着递个大袋子,“只要你不把它当保龄球滚,它就能活到明天。”

  “我一定小心!”壮壮把珍袋抱在胸口,跟抱了个金元宝似的,“谢谢哥!”

  壮壮爸赶紧问:“这个多少钱?”

  “不要钱,送他的。”

  苗侃摆摆手。

  “你们早点回,这都快十点了,小孩不睡,明天课堂上准趴桌上做梦。”

  “谢了啊,我们走了。”

  “好,拜拜。”

  一家三口走远,苗侃收拾摊子,关门,牵着柯基回了家。

  本以为爸妈早就打呼了,结果一开门,客厅灯还亮着,俩人正瘫在沙发上看电视剧。

  “爸、妈,你们咋还没睡?”

  李桃芳招手:“来,坐这儿,娘有事跟你唠。”

  苗侃心头一紧,以为家里出啥大事了,赶紧坐矮凳上。

  “咋了?”

  李桃芳一脸正经,可嘴角藏不住笑:“明天我去老同学聚会,一大半孩子都娃打酱油了,剩下那半,光棍儿堆里挑,都合计着,把你们这群小年轻拉去认识认识,碰碰运气。”

  苗侃:“……”

  他刚觉得过年这关躲过去了,结果——迟来的相亲,比外卖还准时。

  他忍不住笑出声。

  “妈,我天天泡厨房,炸完煎堆搞鸡,洗完锅洗刀,连睡觉都得算时间,哪有空谈对象?”

  “我才二十出头,你急啥?等我三十岁还没女朋友,你再操心,行不?”

  苗信安在旁笑得跟弥勒佛似的:“你看吧,我就说他没那心思,你还非逼着问。”

  李桃芳不恼,语气软了点:“可万一呢?就在那堆人里,一眼看对了呢?”

  “你又不要他去追,就陪我去吃顿饭,看对眼了,加个微信;看不对,就当陪你吃个饭,哄你开心。”

  苗侃连连摆手:“别别别,我宁愿多学一道红烧猪蹄,也不想去当您的相亲展品。

  全程假笑,脸都要抽筋了。”

  李桃芳:“……”

  “真不去?”

  “比钻石还真。”

  她叹口气,笑出声:“那就不去了呗。

  牛不吃水,强按头能行吗?”

  苗侃心里的大石头“啪”一下落地——太好了,再也不用演什么“人形挂件”了。

  第二天一早,苗侃又钻回美食街。

  文昌鸡,国家地理标志,皮薄肉嫩,一咬就脱骨,骨头里都透着香。

  白切他早就玩烂了,今天想玩点新花样。

  “吉祥物!”他冲楚西南喊,“开七十二个椰子。”

  “一半青的,一半白的。”

  白椰水少肉厚,香得扎心,但只取汁;青椰水多肉嫩,拿来炖才够味儿。

  两种椰汁倒一块,滤三遍,杂质全清干净,静静搁一边。

  鸡也剁好了——散养一百六十天的文昌鸡,肉干干净净,根本不用焯水,一炖就是琥珀汤。

  配菜他挑得精:糖心木瓜,海南特产,甜得像蜜糖,能让鸡肉嫩得化开;花胶是鱼鳔,润肺养颜,一煮汤就变浓汤炸弹;野马蹄、淮山片、枸杞,各司其职,全凑一块,就是一锅神仙鸡。

  锅盖一盖,香气已经先冲出厨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