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护国主的北洋舰队,如同幽灵般,开始在日本列岛的近海游弋,用其庞大的钢铁身躯,向德川幕府投下令人窒息的阴影之时,辽东镇江的前线,却陷入了一种极端诡异和反常的寂静之中。
仿佛是为了呼应那场发生在汉城的、由鲜血掩护的混乱,豪格与沙俄联军对镇江防线那长达数周的、几近疯狂的猛烈进攻,突然之间,戛然而止。
就在前一天,他们还发动了一次看似孤注一掷的总攻。数以万计的八旗兵和哥萨克骑兵,在漫天炮火的掩护下,如同凶猛的潮水,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共和国军队那由堑壕、铁丝网和机枪火力点构成的、钢铁与泥土的防线。然而,在付出了数千具尸体的惨重代价之后,这股“浪潮”再一次被无情地拍碎在了坚固的“礁石”上。
而就在这次总攻被再一次冷酷地打退之后,那淹没了整个阵地前沿长达数日的炮火与呐喊,竟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瞬间掐灭了一般,留下了一片令人心悸的、死一般的沉寂。
夜幕降临,往日里敌军大营那绵延十数里、亮如白昼的篝火,竟然也变得稀稀落落,仿佛风中残烛。空气中,那股浓烈的、由血腥味和硝烟味混合而成的气息,似乎也被呜咽的北风吹淡了许多。
这种反常,让站在镇江城头垛口后,用望远镜彻夜观察着敌营的北方军区总司令赵率教,感到了一种发自骨髓深处的强烈不安。战场上的喧嚣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这种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的、充满了阴谋和诡计味道的死寂。
第二天清晨,让所有前线将士都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
对面的敌军大营,竟然开始拔营后撤了!
他们的撤退,显得“仓皇”而又“狼狈”。大量的营帐被直接遗弃,许多破损的、来不及修复的云梯、撞车等攻城器械,被随意地丢弃在阵地前。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撤退的道路上,甚至可以看到数百名来不及转移的重伤员,被他们的同伴无情地抛下,在寒风中绝望地呻吟着。
这一切的迹象,似乎都在指向一个结论:在经历了连番惨败之后,敌军的士气已经彻底崩溃,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溃败!
共和国的阵地上,一片欢腾。无数士兵从战壕里探出头来,兴奋地欢呼着,一些年轻的军官甚至已经开始请战,要求立刻全军出击,追亡逐北,毕其功于一役。
然而,在一片喧嚣之中,赵率教却下达了一道让所有人都感到不解的命令。
“全军原地待命,加强警戒,任何人不许擅自追击!”他的声音,通过有线电话,清晰而又冰冷地传达到了前线的每一个团级指挥部,“命令炮兵部队,对敌军撤退路线,进行覆盖性延伸射击,但所有步兵单位,给我牢牢地钉在自己的阵地上!”
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浓烈的、几乎要溢出来的疑虑。作为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宿将,他太了解八旗兵的狡猾与坚韧了。他不相信,那支曾经让整个大明朝都闻风丧胆的军队,会因为几次进攻的受挫,就如此轻易地、毫无尊严地全线崩溃。
这太假了!假得就像一个涂抹着拙劣油彩的舞台剧。
赵率教的疑虑,很快便得到了印证。
“命令!侦察营,放飞‘鹰眼一号’和‘鹰眼二号’!我要从天上,看清楚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两具巨大的、下方吊着观察吊篮的热气球,在士兵们的操控下,缓缓升上了数百米的高空。这是西山军工研究院的最新成果,虽然在战场上还显得有些笨拙,但作为一种高空侦察手段,它所能提供的视野,是任何地面侦察都无法比拟的。
从高空俯瞰,景象令人不寒而栗。
确实,敌军的大部队正在向着朝鲜方向缓缓后撤,地面上也确实遗留了大量的物资和伤员,制造出了一片混乱的假象。但是,通过高倍望远镜,热气球上的观察员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那看似散乱的败军之中,其作为核心和骨干的中军精锐,包括豪格的亲卫白甲兵和哥萨克骑兵的主力,始终保持着严整而又极具弹性的战斗队形。他们的撤退,不像是溃逃,更像是一种有组织的、交替掩护的战略转移。
几乎就在同时,另一份更加致命的情报,从阴影中传来。
由小石头亲自统领、直接听命于顾昭本人的特种侦察部队——“影子”的数支小队,早已像真正的影子一样,渗透到了敌军的后方。他们传回的情报,更加直接和恐怖:在敌军预设的撤退路线上,特别是在从鸭绿江到朝鲜义州一带的山地丘陵地带,发现了大量新近挖掘的、伪装得极为巧妙的防御工事、炮兵阵地和伏兵坑道的痕迹!
在距离镇江两百里外的一处临时帅帐之内,豪格正与他身边的一名汉人谋士,对着一幅详细的朝鲜北部地图,低声交谈。这名谋士,姓洪,据说是当年被皇太极极为倚重的范文程的关门弟子,心机深沉,尤擅奇谋。
“大汗,”洪谋士的脸上,带着一丝智珠在握的微笑,他指着地图上那片崎岖的山区说道,“镇江城坚,顾昭主力又至,强攻已是下策。我军唯一的胜机,便是将他们从那个乌龟壳里,引出来!”
豪格魁梧的身躯在地图前投下巨大的阴影,他的脸上写满了不甘与暴虐:“引?怎么引?那赵率教,是顾昭的得意门生,滑得跟泥鳅一样!本汗的勇士,死伤数千,连他一根毛都没摸到!”
“所以,我们要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诱饵’。”洪谋士的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大汗,您可还记得,当年先帝(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顾昭是如何用一座空城,骗得我大金数万勇士,逡巡不前的?”
豪格的眼神一凝。
“兵法云,兵不厌诈。他顾昭用得‘空城计’,我们,便用一个反向的‘空城计’来还给他!”洪谋士的声音压得更低,却充满了魔力,“我们佯装全线溃败,将整个辽东,都‘让’给他。他顾昭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平南洋,定中原,正是意气风发、自视甚高的时候。眼看胜利唾手可得,还能一举‘光复’整个朝鲜,这等天大的功劳,他会放弃吗?”
“他越是自负于自己那些无坚不摧的重炮,就越会轻视我朝鲜的山地地形!”洪谋士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只要他的大军,被胜利冲昏头脑,追入我们预设的‘义州防线’,进入那片群山环绕的谷地。到那时,他的重炮施展不开,他的铁甲舰更是只能在海上望洋兴叹!战场,将回到我们最熟悉、最擅长的模式!在山林里,在沟壑间,我大金的勇士,将用弓箭和弯刀,教会那些汉人的火枪手,什么才是真正的战斗!那里,将是顾昭和他那支所谓无敌新军的埋骨之所!”
豪格听着这番话,原本阴沉的脸上,逐渐浮现出一抹残忍而又兴奋的笑容。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顾昭的大军被分割包围在群山之中,被无尽的箭雨和冲锋所淹没的场景。
镇江,北方军区总指挥部。
巨大的沙盘前,气氛凝重到了极点。赵率教、王五等一众高级将领,围在沙盘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和后怕。
热气球的观察报告和“影子”部队的侦察情报,已经摆在了桌上。一个巨大而又阴毒的陷阱轮廓,已经隐隐浮现。但他们依然不清楚,这个陷阱,到底有多大,有多深,豪格的主力,又具体埋伏在何处。
冒然停止进攻,会错失战机;可一旦贸然追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就在这犹豫不决、左右为难的关头,一名情报参谋,手持着一个被火漆严密封装的金属管,神色紧张地快步走了进来。
“报告总司令!来自汉城的最高等级加密急报!我们的‘塘鹅’情报站,刚刚通过中继站,接收到了‘鱼鹰’先生……发出的,最后一封信!”
“鱼鹰”!
听到这个代号,赵率教的心脏,猛地一抽。他知道这个代号的分量,更知道“最后一封信”意味着什么。
他颤抖着手,接过了那根冰冷的金属管,打开之后,从里面取出了一卷被保护得极好的、极薄的丝绸。
当他借助着强光灯和放大镜,看清楚了上面那用生命书写的、密密麻麻的微缩情报时,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地图!是豪格亲自审定的,“义州防线”的全部兵力部署图!
从第一道防线到最后的预备队,从每一个炮兵阵地的坐标,到每一个伏击点的兵力配置;从粮草弹药的囤积仓库,到豪格本人中军大帐的预设位置!所有的机密,所有的阴谋,都如同被剥光了衣服一般,赤裸裸地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赵率教的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手中的指挥杆,几乎要被他生生捏断。
“好……好狠毒的计策!好一个反向的空城计!诈败诱敌,伏兵天险,环环相扣!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阳谋!”他转过头,看着身边同样面色煞白的将领们,声音因为激动和后怕而微微发颤,“若不是……若不是鱼鹰先生用性命换来这份情报,我军一旦为了战功而冒进,十五万大军,哪怕不全军覆没,也必将在这朝鲜的群山之中,折损大半!后果……不堪设?想!”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内心的震动,眼中却已燃起了熊熊的怒火与杀意。
“立刻!立刻将此情报,连同我们的所有侦察报告,以最高紧急等级,上报给护国主!豪格想请君入瓮,那我们……就将计就计,给他准备一口更大的棺材!”
仿佛是为了呼应那场发生在汉城的、由鲜血掩护的混乱,豪格与沙俄联军对镇江防线那长达数周的、几近疯狂的猛烈进攻,突然之间,戛然而止。
就在前一天,他们还发动了一次看似孤注一掷的总攻。数以万计的八旗兵和哥萨克骑兵,在漫天炮火的掩护下,如同凶猛的潮水,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共和国军队那由堑壕、铁丝网和机枪火力点构成的、钢铁与泥土的防线。然而,在付出了数千具尸体的惨重代价之后,这股“浪潮”再一次被无情地拍碎在了坚固的“礁石”上。
而就在这次总攻被再一次冷酷地打退之后,那淹没了整个阵地前沿长达数日的炮火与呐喊,竟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瞬间掐灭了一般,留下了一片令人心悸的、死一般的沉寂。
夜幕降临,往日里敌军大营那绵延十数里、亮如白昼的篝火,竟然也变得稀稀落落,仿佛风中残烛。空气中,那股浓烈的、由血腥味和硝烟味混合而成的气息,似乎也被呜咽的北风吹淡了许多。
这种反常,让站在镇江城头垛口后,用望远镜彻夜观察着敌营的北方军区总司令赵率教,感到了一种发自骨髓深处的强烈不安。战场上的喧嚣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这种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的、充满了阴谋和诡计味道的死寂。
第二天清晨,让所有前线将士都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
对面的敌军大营,竟然开始拔营后撤了!
他们的撤退,显得“仓皇”而又“狼狈”。大量的营帐被直接遗弃,许多破损的、来不及修复的云梯、撞车等攻城器械,被随意地丢弃在阵地前。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撤退的道路上,甚至可以看到数百名来不及转移的重伤员,被他们的同伴无情地抛下,在寒风中绝望地呻吟着。
这一切的迹象,似乎都在指向一个结论:在经历了连番惨败之后,敌军的士气已经彻底崩溃,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溃败!
共和国的阵地上,一片欢腾。无数士兵从战壕里探出头来,兴奋地欢呼着,一些年轻的军官甚至已经开始请战,要求立刻全军出击,追亡逐北,毕其功于一役。
然而,在一片喧嚣之中,赵率教却下达了一道让所有人都感到不解的命令。
“全军原地待命,加强警戒,任何人不许擅自追击!”他的声音,通过有线电话,清晰而又冰冷地传达到了前线的每一个团级指挥部,“命令炮兵部队,对敌军撤退路线,进行覆盖性延伸射击,但所有步兵单位,给我牢牢地钉在自己的阵地上!”
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浓烈的、几乎要溢出来的疑虑。作为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宿将,他太了解八旗兵的狡猾与坚韧了。他不相信,那支曾经让整个大明朝都闻风丧胆的军队,会因为几次进攻的受挫,就如此轻易地、毫无尊严地全线崩溃。
这太假了!假得就像一个涂抹着拙劣油彩的舞台剧。
赵率教的疑虑,很快便得到了印证。
“命令!侦察营,放飞‘鹰眼一号’和‘鹰眼二号’!我要从天上,看清楚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两具巨大的、下方吊着观察吊篮的热气球,在士兵们的操控下,缓缓升上了数百米的高空。这是西山军工研究院的最新成果,虽然在战场上还显得有些笨拙,但作为一种高空侦察手段,它所能提供的视野,是任何地面侦察都无法比拟的。
从高空俯瞰,景象令人不寒而栗。
确实,敌军的大部队正在向着朝鲜方向缓缓后撤,地面上也确实遗留了大量的物资和伤员,制造出了一片混乱的假象。但是,通过高倍望远镜,热气球上的观察员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那看似散乱的败军之中,其作为核心和骨干的中军精锐,包括豪格的亲卫白甲兵和哥萨克骑兵的主力,始终保持着严整而又极具弹性的战斗队形。他们的撤退,不像是溃逃,更像是一种有组织的、交替掩护的战略转移。
几乎就在同时,另一份更加致命的情报,从阴影中传来。
由小石头亲自统领、直接听命于顾昭本人的特种侦察部队——“影子”的数支小队,早已像真正的影子一样,渗透到了敌军的后方。他们传回的情报,更加直接和恐怖:在敌军预设的撤退路线上,特别是在从鸭绿江到朝鲜义州一带的山地丘陵地带,发现了大量新近挖掘的、伪装得极为巧妙的防御工事、炮兵阵地和伏兵坑道的痕迹!
在距离镇江两百里外的一处临时帅帐之内,豪格正与他身边的一名汉人谋士,对着一幅详细的朝鲜北部地图,低声交谈。这名谋士,姓洪,据说是当年被皇太极极为倚重的范文程的关门弟子,心机深沉,尤擅奇谋。
“大汗,”洪谋士的脸上,带着一丝智珠在握的微笑,他指着地图上那片崎岖的山区说道,“镇江城坚,顾昭主力又至,强攻已是下策。我军唯一的胜机,便是将他们从那个乌龟壳里,引出来!”
豪格魁梧的身躯在地图前投下巨大的阴影,他的脸上写满了不甘与暴虐:“引?怎么引?那赵率教,是顾昭的得意门生,滑得跟泥鳅一样!本汗的勇士,死伤数千,连他一根毛都没摸到!”
“所以,我们要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诱饵’。”洪谋士的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大汗,您可还记得,当年先帝(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顾昭是如何用一座空城,骗得我大金数万勇士,逡巡不前的?”
豪格的眼神一凝。
“兵法云,兵不厌诈。他顾昭用得‘空城计’,我们,便用一个反向的‘空城计’来还给他!”洪谋士的声音压得更低,却充满了魔力,“我们佯装全线溃败,将整个辽东,都‘让’给他。他顾昭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平南洋,定中原,正是意气风发、自视甚高的时候。眼看胜利唾手可得,还能一举‘光复’整个朝鲜,这等天大的功劳,他会放弃吗?”
“他越是自负于自己那些无坚不摧的重炮,就越会轻视我朝鲜的山地地形!”洪谋士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只要他的大军,被胜利冲昏头脑,追入我们预设的‘义州防线’,进入那片群山环绕的谷地。到那时,他的重炮施展不开,他的铁甲舰更是只能在海上望洋兴叹!战场,将回到我们最熟悉、最擅长的模式!在山林里,在沟壑间,我大金的勇士,将用弓箭和弯刀,教会那些汉人的火枪手,什么才是真正的战斗!那里,将是顾昭和他那支所谓无敌新军的埋骨之所!”
豪格听着这番话,原本阴沉的脸上,逐渐浮现出一抹残忍而又兴奋的笑容。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顾昭的大军被分割包围在群山之中,被无尽的箭雨和冲锋所淹没的场景。
镇江,北方军区总指挥部。
巨大的沙盘前,气氛凝重到了极点。赵率教、王五等一众高级将领,围在沙盘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和后怕。
热气球的观察报告和“影子”部队的侦察情报,已经摆在了桌上。一个巨大而又阴毒的陷阱轮廓,已经隐隐浮现。但他们依然不清楚,这个陷阱,到底有多大,有多深,豪格的主力,又具体埋伏在何处。
冒然停止进攻,会错失战机;可一旦贸然追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就在这犹豫不决、左右为难的关头,一名情报参谋,手持着一个被火漆严密封装的金属管,神色紧张地快步走了进来。
“报告总司令!来自汉城的最高等级加密急报!我们的‘塘鹅’情报站,刚刚通过中继站,接收到了‘鱼鹰’先生……发出的,最后一封信!”
“鱼鹰”!
听到这个代号,赵率教的心脏,猛地一抽。他知道这个代号的分量,更知道“最后一封信”意味着什么。
他颤抖着手,接过了那根冰冷的金属管,打开之后,从里面取出了一卷被保护得极好的、极薄的丝绸。
当他借助着强光灯和放大镜,看清楚了上面那用生命书写的、密密麻麻的微缩情报时,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地图!是豪格亲自审定的,“义州防线”的全部兵力部署图!
从第一道防线到最后的预备队,从每一个炮兵阵地的坐标,到每一个伏击点的兵力配置;从粮草弹药的囤积仓库,到豪格本人中军大帐的预设位置!所有的机密,所有的阴谋,都如同被剥光了衣服一般,赤裸裸地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赵率教的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手中的指挥杆,几乎要被他生生捏断。
“好……好狠毒的计策!好一个反向的空城计!诈败诱敌,伏兵天险,环环相扣!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阳谋!”他转过头,看着身边同样面色煞白的将领们,声音因为激动和后怕而微微发颤,“若不是……若不是鱼鹰先生用性命换来这份情报,我军一旦为了战功而冒进,十五万大军,哪怕不全军覆没,也必将在这朝鲜的群山之中,折损大半!后果……不堪设?想!”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内心的震动,眼中却已燃起了熊熊的怒火与杀意。
“立刻!立刻将此情报,连同我们的所有侦察报告,以最高紧急等级,上报给护国主!豪格想请君入瓮,那我们……就将计就计,给他准备一口更大的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