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要不要去见你爹-《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昨日最后因为有孟姜在,玩的太疯了,最后孩子们的功课也没完成。

  等到第二天,天光微亮,何健旺刚用完秋娘准备的早膳,一名立政殿的宫女便前来传信,言道几位小公主今日需先完成太傅和女官布置的课业,需晚些时候才能过来玩耍。

  何健旺闻言只好点头,表示知晓。

  如今兕子身体虽已大好,且有三字经,但其他学业亦不可荒废,最近确实有些玩的太疯了,皇后如此安排也是正理。

  “既然小家伙们晚点才来,孟姜也不可能天天过来。”

  他摸了摸下巴,心思活络起来,

  “正好,趁这个空档,去明朝跑一趟。上次欠朱老四的那批火器人情,总得先给人家还上,免得那老小子心里一直惦记,觉得我占他便宜。”

  想到此处,他不再犹豫。

  心念沟通戒指,定位坐标——永乐年间,大明京师,谨身殿附近。

  嗡!

  空间微澜掠过,何健旺的身影自清晖阁内悄然消失。

  大明,谨身殿偏殿。

  朱棣正伏在案前,眉头微锁,思考着北伐和伐倭之后繁杂的政务,尤其是一下子大量的金银和劳役涌入大明,他需要仔细考量。

  突然,他似有所感,猛地抬起头。

  只见殿中空旷处,空间开始波动,一道熟悉的身影由虚转实,悄然凝立——正是去而复返的何健旺!

  朱棣先是一惊,随即眼中爆发出惊喜之色。

  他立刻放下朱笔,霍然起身,绕过御案,要躬身行礼:“仙师驾临,俺...”

  何健旺袖袍随意一拂,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仙力便托住了朱棣。

  “行了,咱们之间就不用来这套了。”何健旺摆摆手,语气熟稔,“上次找你借火器打吐蕃,承你慷慨,没让我空手而回。这人情,我记着呢。”

  朱棣被仙力托住,顺势直起身,脸上堆起真诚的笑容:“仙师这是说的哪里话!区区火器,能与仙师结缘,乃是大明之幸,俺之福气,何来‘人情’一说?仙师太过见外了!”

  他这话说得漂亮,心里的小算盘却打得噼啪响:欠着的人情才珍贵!一旦还清了,这位来历莫测、神通广大的仙师,万一觉得两不相欠,以后不来大明了怎么办?

  那红薯和土豆的目前可还没消息呢!还有那“常来串门”的承诺,岂不是要落空?

  何健旺如今岂能看不出他那点心思?

  他嗤笑一声,直接点破:

  “得了吧,朱老四,跟我这儿还耍心眼?放心,人情归人情,交情归交情。我何健旺行事,讲究个恩怨分明。说了会常来大明串门,就一定会来。我那几百号老兄弟还在你这儿扎根呢,我能不回来看看?”

  他随即环视了一下这熟悉的宫殿,语气带着几分随意:“再说了,你们老朱家这儿,也挺有意思的。”

  可他心里却想着,等以后怎么把他的孝子贤孙的事情告诉他,看他面红耳赤的表情。

  朱棣听到何健旺亲口承诺“常来”,又提及他那帮安置在京卫里的老部下,心中一块大石这才落地,脸上的笑容也自然了许多:“仙师重信守诺,光风霁月,是俺小人之心了。”

  他搓了搓手,试探着问:“那不知仙师此次前来,是...”

  何健旺看着朱棣那欲言又止、眼含期待又强自按捺的模样,心中了然。

  这位永乐大帝,雄才大略,一生功业赫赫,但内心深处,始终有个结,一个关于其皇位来源、关于那个人的心结。

  “朱棣,”何健旺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我知你心病何在。九五至尊,富有四海,然终有一事,如鲠在喉,夜半梦回,亦难真正安宁。”

  朱棣身躯猛地一震,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变得极其复杂,有震惊,有惶恐,还有一丝被说中心事的狼狈。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喉咙干涩,发不出声音。

  何健旺向前一步,逼近朱棣,直视着他的眼睛,开口道:

  “你欲效仿唐太宗,做个千古明君,证明自己胜过那个被你们父子推翻的‘伪元’,证明你比建文更适合这座江山。但你内心深处,始终想知道,若那个人还在,会如何看你?会否承认你这永乐盛世?是否...原谅你曾经的‘靖难’?”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朱棣的心坎上。

  他的脸色微微发白,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这是他为帝以来,从未有人敢触及,甚至他自己都不敢深想的禁区!

  何健旺看着他剧烈波动的情绪,轻轻叹了口气,抛出了那个足以让朱棣心神失守的提议:

  “既然如此,我带你去见见你爹,见见大明太祖高皇帝,可好?”

  “轰!”

  朱棣只觉得脑海中有惊雷炸响!

  整个人猛地后退半步,难以置信地瞪着何健旺,声音颤抖得几乎不成调:

  “仙...仙师...您...您说什么?!见...见父皇?!这...这如何可能?!”

  何健旺看着朱棣那副震惊的模样,心里觉得有些好笑,又有点理解。

  他没什么耐心等对方慢慢消化这惊天消息,直接上前一步,再次开口:

  “别磨磨唧唧的!朱老四,你好歹是一位帝王,我就问你一句,见,还是不见?”

  朱棣浑身一激灵,从巨大的震惊中猛地回过神来。

  见父皇?去见那个威严如山、令他敬畏到骨子里的开国皇帝,那个他一生都在努力模仿、试图超越,却又因“得位不正”而始终心怀忐忑的父亲?

  这念头太疯狂,太僭越,太...不可思议!

  理智告诉他,这简直是自寻死路,父皇若知他后来所作所为,怕不是要当场抽出腰带执行家法?甚至是拉出去砍了!

  可内心深处,他想知道!他想亲口问问父皇,他做的这一切,到底对不对!他想让父皇看看,他朱棣治下的大明,是否配得上“盛世”二字!

  各种念头在他脑中电光火石般交锋,额角青筋微微跳动,冷汗几乎浸湿了内衫。

  这短短一瞬的内心挣扎,比他当年决定起兵“靖难”时还要激烈百倍。

  最终,他猛地一咬牙,眼中闪过一丝豁出去的决绝,几乎是嘶吼着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见!!!”

  声音不大,却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好!有种!”何健旺要的就是他这股劲儿,闻言抚掌一笑,“既然如此,那就随我走一遭吧!”

  他不再啰嗦,立刻集中精神,沟通青铜戒指。

  大约几个呼吸时间,他一把抓住因激动和恐惧而微微颤抖的朱棣的手臂,另一只手凌空一挥,戒指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瞬间将两人包裹。

  “抓紧了!咱们这就去——洪武十四年!”

  嗡——!

  空间剧烈扭曲,时光长河在这一刻被强行撕开一道口子。

  朱棣只觉眼前一花,就消失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