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元绮松开握紧的左手,掌心静静多了一张叠好的纸条,正是两人当众奔向对方时,宋知秋趁机塞在元绮手里的。
确认身后无人跟踪,两人七拐八拐回到驿馆,径直去了议事的房间。
房间内,不止云锦书,谢汀澜、百里渡他们都在等了。
之前在燧明岛,几人就有合作破案的经验,这回也是一样,云锦书不会让他们有一人可以偷闲。
听完宋知秋传递出来的消息,云锦书微微颔首,“至少人还活着。”
说着吩咐月满楼和百里渡,“你们等下把消息告诉那几个孩子,顺便问问他们,知不知道受害者中与南宫耀直接有关的有哪些。”
“是,殿下。”两人齐声应道。
这边几人商量对策,南宫府中,宋知秋正疲于应付突然热情的南宫耀。
她想起月满楼的话,不用对他脸色太好,像平时的样子就行。
【平时的自己?】
宋知秋忽然有些想不起,【难不成自己给人的印象是十分冷淡的那种?】
就像月满楼说的,她越不咸不淡,对方就越上头,主动跟她聊起以前抢来的女人。
“秋儿有所不知,本少爷一直想要的,不过是一个端庄温柔的妻子,就像别人家的当家主母那样。结果她们都要离开,一个个要死要活的。”
宋知秋心中厌恶,强抢良家女子还不觉自己有错,这人品,都不如地痞无赖坦荡。
面上好好维持住了,不停给人灌酒。
南宫耀边喝边说,自己先委屈起来,“老头子非让我娶马都尉的孩子,我那岳丈又一个闺女都生不出来。只要有一个就好了啊,本少爷都不挑美丑了,等了又等,实在拖不下去···”
宋知秋听出了话里的深意,小心问道:“为什么拖不下去?”
南宫耀打了个酒嗝,抬头,眼神迷茫,像是想不起自己说了什么。
宋知秋又问了一遍,“少爷年纪不大,老爷为什么着急让你成婚?”
南宫耀总算听清了,跟她抱怨,“还不是老头子心大,现在可好,大殿下没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宋知秋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怕对方想通她的目的,转移话题道:“少爷之前带回来的人呢,今天好像都没看到。”
“她们在远一点的院子,要么抵死不从,要么奔着吸干本少爷来的,不像秋儿。秋儿要是不喜欢,本少爷明天就把人赶走。”
喝醉时说的话自然不能作数,宋知秋也不在意他的“真心”,想了想,没有继续询问当中有人灵髓被挖的事情。
让人喝下最后一杯加了料的酒,把醉倒的人扔到床上,忍着反感帮他换好寝衣。
门外两个护卫,看到屋里熄灯,确认少爷睡下,其中一个才离开休息。
人待在府中都要时刻有人跟着确保安全,看来南宫朔也明白,自己儿子的小命有多被人惦记。
一人睡床,一人睡外头的软榻,得亏护卫不会在屋里盯着。
接连三天,宋知秋都没有找到探查南宫府的机会。
到了第四天,南宫耀终于不来海棠院留宿了,倒不是他腻了,而是他所谓“想把他榨干的妖精”里有人出了手。
出乎意料的是,宋知秋刚找人打听完之前被送走的姬妾,也就是灵髓被挖,可能余生都要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几人,南宫耀就来了。
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
宋知秋吓了一跳,还以为对方知道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谁知人坐下后,却是跟她抱怨。
说什么不就是一天状态不好,那种事不行,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说完又觉得不妥,匆忙解释,不是自己不行,是他对那个女人已经失去了兴趣,他对秋儿绝不会那样。
宋知秋闻言,故意问他要不要留下,南宫耀想起什么,找了个借口走了。
离去时脚步飞快,生怕自己还像之前那样出糗的模样。
他不知道,眼前看似最无辜的宋知秋,最是清楚他不行的原因。
月满楼配的药,会让人在梦里体验自己想要的欢好,不止是精神,身体也会呈现经历后的状态,只是本人轻易无法察觉。
宋知秋连续让他做了几天的梦,会肾虚也没办法。
现在歇几天还能恢复,要是强行证明自己,可真救不回来了。
事实证明,人越缺什么,越想要表现什么。
天黑没多久,少爷服用药物与姬妾欢好,结果中了“马上风”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大夫来的及时,保住了他的命根,可也只是保住,人一时半会儿怕是都要卧床不起。
南宫朔得到消息时,正在阻拦云锦书进入卷宗室。
“里面都是灰尘,大皇女千金之躯,还是回去等下官准备好。”
“南宫太守嘴上说着尽快破案,实际行动一点没有,很难让人信服。”
“案件如此蹊跷,又不是一天两天能查清楚的。”
“正因如此,本宫才要帮忙,反观南宫大人,三番两次推辞,莫不是心中有鬼。”
南宫朔刚要反驳,府中小厮着急忙慌的来了府衙。
听完小厮说的事,南宫朔顾不上许多,说了句“下官家中有急事,请大皇女先回驿馆,事后定给一个交代”,就匆匆离开了府衙。
主心骨走了,府衙中的官差阻拦不敢,不阻拦也不行,最后还是南宫朔最器重的崔长史上前,硬着头皮继续阻拦。
云锦书扫了眼卷宗室的方向,悠悠表示,“本宫回去也没什么事情,不如在这儿等太守回来,打更时还未归,本宫就离开。”
听她这么说,崔长史顿时松了口气,连忙招呼人奉茶,引着云锦书一行人往会客的前厅走去。
茶喝了两壶,人都没回来。
正常,家中独苗出事,南宫朔再心系政绩,也不会在这种时候回来。
云锦书等到打更,一群官差就陪着待到半夜,哈欠都不知道打了多少次,听到打更的声音,云锦书终于起身,表示改日再来。
崔长史高高兴兴送人离开,完全没有察觉,走时的队伍,比刚刚多了一人。
确认身后无人跟踪,两人七拐八拐回到驿馆,径直去了议事的房间。
房间内,不止云锦书,谢汀澜、百里渡他们都在等了。
之前在燧明岛,几人就有合作破案的经验,这回也是一样,云锦书不会让他们有一人可以偷闲。
听完宋知秋传递出来的消息,云锦书微微颔首,“至少人还活着。”
说着吩咐月满楼和百里渡,“你们等下把消息告诉那几个孩子,顺便问问他们,知不知道受害者中与南宫耀直接有关的有哪些。”
“是,殿下。”两人齐声应道。
这边几人商量对策,南宫府中,宋知秋正疲于应付突然热情的南宫耀。
她想起月满楼的话,不用对他脸色太好,像平时的样子就行。
【平时的自己?】
宋知秋忽然有些想不起,【难不成自己给人的印象是十分冷淡的那种?】
就像月满楼说的,她越不咸不淡,对方就越上头,主动跟她聊起以前抢来的女人。
“秋儿有所不知,本少爷一直想要的,不过是一个端庄温柔的妻子,就像别人家的当家主母那样。结果她们都要离开,一个个要死要活的。”
宋知秋心中厌恶,强抢良家女子还不觉自己有错,这人品,都不如地痞无赖坦荡。
面上好好维持住了,不停给人灌酒。
南宫耀边喝边说,自己先委屈起来,“老头子非让我娶马都尉的孩子,我那岳丈又一个闺女都生不出来。只要有一个就好了啊,本少爷都不挑美丑了,等了又等,实在拖不下去···”
宋知秋听出了话里的深意,小心问道:“为什么拖不下去?”
南宫耀打了个酒嗝,抬头,眼神迷茫,像是想不起自己说了什么。
宋知秋又问了一遍,“少爷年纪不大,老爷为什么着急让你成婚?”
南宫耀总算听清了,跟她抱怨,“还不是老头子心大,现在可好,大殿下没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宋知秋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怕对方想通她的目的,转移话题道:“少爷之前带回来的人呢,今天好像都没看到。”
“她们在远一点的院子,要么抵死不从,要么奔着吸干本少爷来的,不像秋儿。秋儿要是不喜欢,本少爷明天就把人赶走。”
喝醉时说的话自然不能作数,宋知秋也不在意他的“真心”,想了想,没有继续询问当中有人灵髓被挖的事情。
让人喝下最后一杯加了料的酒,把醉倒的人扔到床上,忍着反感帮他换好寝衣。
门外两个护卫,看到屋里熄灯,确认少爷睡下,其中一个才离开休息。
人待在府中都要时刻有人跟着确保安全,看来南宫朔也明白,自己儿子的小命有多被人惦记。
一人睡床,一人睡外头的软榻,得亏护卫不会在屋里盯着。
接连三天,宋知秋都没有找到探查南宫府的机会。
到了第四天,南宫耀终于不来海棠院留宿了,倒不是他腻了,而是他所谓“想把他榨干的妖精”里有人出了手。
出乎意料的是,宋知秋刚找人打听完之前被送走的姬妾,也就是灵髓被挖,可能余生都要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几人,南宫耀就来了。
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
宋知秋吓了一跳,还以为对方知道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谁知人坐下后,却是跟她抱怨。
说什么不就是一天状态不好,那种事不行,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说完又觉得不妥,匆忙解释,不是自己不行,是他对那个女人已经失去了兴趣,他对秋儿绝不会那样。
宋知秋闻言,故意问他要不要留下,南宫耀想起什么,找了个借口走了。
离去时脚步飞快,生怕自己还像之前那样出糗的模样。
他不知道,眼前看似最无辜的宋知秋,最是清楚他不行的原因。
月满楼配的药,会让人在梦里体验自己想要的欢好,不止是精神,身体也会呈现经历后的状态,只是本人轻易无法察觉。
宋知秋连续让他做了几天的梦,会肾虚也没办法。
现在歇几天还能恢复,要是强行证明自己,可真救不回来了。
事实证明,人越缺什么,越想要表现什么。
天黑没多久,少爷服用药物与姬妾欢好,结果中了“马上风”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大夫来的及时,保住了他的命根,可也只是保住,人一时半会儿怕是都要卧床不起。
南宫朔得到消息时,正在阻拦云锦书进入卷宗室。
“里面都是灰尘,大皇女千金之躯,还是回去等下官准备好。”
“南宫太守嘴上说着尽快破案,实际行动一点没有,很难让人信服。”
“案件如此蹊跷,又不是一天两天能查清楚的。”
“正因如此,本宫才要帮忙,反观南宫大人,三番两次推辞,莫不是心中有鬼。”
南宫朔刚要反驳,府中小厮着急忙慌的来了府衙。
听完小厮说的事,南宫朔顾不上许多,说了句“下官家中有急事,请大皇女先回驿馆,事后定给一个交代”,就匆匆离开了府衙。
主心骨走了,府衙中的官差阻拦不敢,不阻拦也不行,最后还是南宫朔最器重的崔长史上前,硬着头皮继续阻拦。
云锦书扫了眼卷宗室的方向,悠悠表示,“本宫回去也没什么事情,不如在这儿等太守回来,打更时还未归,本宫就离开。”
听她这么说,崔长史顿时松了口气,连忙招呼人奉茶,引着云锦书一行人往会客的前厅走去。
茶喝了两壶,人都没回来。
正常,家中独苗出事,南宫朔再心系政绩,也不会在这种时候回来。
云锦书等到打更,一群官差就陪着待到半夜,哈欠都不知道打了多少次,听到打更的声音,云锦书终于起身,表示改日再来。
崔长史高高兴兴送人离开,完全没有察觉,走时的队伍,比刚刚多了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