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云将军望着东方的晨曦漫过鹰嘴崖的峰峦,将长枪横在膝上。
枪杆上的木纹被掌心捂得温热,枪尖的寒芒映着他鬓角的霜,像凝结了半生的风雪。
他知道,这一战是他作为南楚将军的最后一战——不必等王命斥责,不必想身后荣辱,只消用这把老骨头,给崖下的弟兄们一个交代,给这片浸过血的土地,一个最后的拥抱。
燕回山收到信时,已是第二日午后。
春日的阳光透过伙房的窗棂,在阿婷捧着的信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金粉。
她的手指轻轻抚过信上那些微微颤抖的字迹,墨痕里还留着落笔时的重与急,仿佛能触摸到项云伯伯苍老的指腹,感受到他蘸墨时的哽咽、落笔时的悲怆,连纸页边缘被指甲掐出的浅痕,都带着沉甸甸的痛。
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吹得信纸簌簌作响,像项伯伯在耳边低叹。
阿婷的指尖停在“若有来生,愿你生在太平人家”那行字上,忽然想起十岁生辰时,项伯伯将银匕首塞进她手里,粗粝的掌心裹着她的小手,说“公主的刀,要护得住自己”。
那时的阳光也是这样暖,可此刻落在信纸上,却烫得她眼眶发酸。
“傻孩子,乱世的刀兵,从不是一个女子能扛的……”
“愿你生在太平人家,不必识刀枪……”
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信纸上,晕开了一片又一片墨迹,把“项云绝笔”四个字泡得发肿。
阿婷死死捂住嘴,压抑的呜咽声从指缝里漏出来,像受伤的小兽在喉咙里滚,震得指尖都在发颤。
她想起项云伯伯教她射箭时,总在她射偏时笑着揉她的头发:“阿婷别急,心定了,箭就准了。”
那时靶场的风里飘着槐花,他的铠甲沾着阳光的温度;想起父王斥责她“女子不必懂兵法”时,他站出来拱手朗声道:“公主有将相才,为何要困在闺阁?”
那时他鬓角还没有这么多白,眼神亮得像崖上的星;想起他每次出征前,总会从怀里摸出块平安符塞给她,粗粝的指腹蹭过她的掌心:“等伯伯回来,给你带西域的葡萄干,比宫里的蜜饯还甜。”
可现在,这位疼她护她、看着她从蹒跚学步长到亭亭玉立的老将军,要为了她逃离的婚事,为了这片被君王亲手抛弃的土地,把骨头埋在鹰嘴崖了。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信纸上,那些被泪水泡软的字迹仿佛在发抖,像项伯伯落笔时颤抖的手。
阿婷忽然翻出藏在床下的匕首——正是十岁生辰时他送的那把,银鞘上的花纹被摩挲得发亮。她猛地起身,素色裙摆扫过矮凳,翻动着盛草药的竹篮,药草在篮中起舞着,清苦的香气漫开来,像极了此刻心里的滋味。
“阿婷姑娘?”
柱子在门框边探进半张脸,阿婷睫毛上悬着的泪珠像沾了晨露的蛛网,稍一动弹就要坠下来。
她抿着唇没出声,只把那张信纸按得贴紧心口,指节因为用力泛出青白——仿佛这样,就能离鹰嘴崖的项云伯伯再近一寸,离那个明知是死局仍要踏进去的老人,再近一分。
指腹无意识地抠着腰间匕首的皮鞘,棱纹硌得掌心发疼。
项伯伯从前总说:“公主的刀,该为自己出鞘。”
可此刻鞘身传来的凉意顺着指尖爬上来,她才猛地懂了——有些刀拔出来,从来不是为了护自己周全。就像崖上的孤松总要迎着雪崩,有些重量接了,便是要把自己也当作柴薪,扔进那场必须燃起来的火里去。
“都是我的错……”
阿婷瘫坐在床沿,手里的信纸被攥得皱成一团,边角都磨出了毛絮,“如果我没有逃婚,如果我乖乖嫁给了赢昭,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战乱?是不是项伯伯就不用死了?”
不待片刻,阿婷拭去眼角的泪水,决定前往西秦,阻止这些天发生的荒唐战争,但这之前,她要留给龙弈最后的几件东西。
她铺开张糙纸,指尖刚搭上纸面就抖得厉害,连炭笔都快握不住。要写什么呢?说她其实是南楚的阿婷公主,不是逃荒的孤女?说赢昭要的从来都是她,她这一去或许能换得燕回山安稳?还是说,昨夜溪桥边他握她的手时,她心里其实盼着这条路能长一点,再长一点?
笔尖在纸上悬了许久,落下的字迹歪歪扭扭,比项云绝笔里的颤抖更甚,像被狂风卷得东倒西歪的草。
写了“龙弈”两个字,又觉得太沉,用指腹蹭掉;写了“我是楚国人”,又觉得太轻,划了道粗线盖住。
墨迹在纸上晕出团乱麻,正如此刻少女的心神。
“龙弈亲启: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往阳关去了。
不必找我,也不必怪我——有些路,总得有人独自走完。
那日溪桥边你别在我鬓角的花,我替你收了两瓣,夹在你画我的那张草纸里,就藏在灶膛旁第三块松动的砖缝里。纸边磨得起了毛,像你总擦不匀的眉眼,可我瞧着,比任何画都好。
你教小石头‘遇着狼窝要先堵门’,可有些门,总得有人去推开。门后许是刀山火海,许是万丈深渊,但只要能让鹰嘴崖的烽烟歇一歇,让博望城的弟兄们安稳些,便值了。
护膝内侧给你绣了朵兰花,还用银线描了些许边,兰花瓣儿的样式希望你能
枪杆上的木纹被掌心捂得温热,枪尖的寒芒映着他鬓角的霜,像凝结了半生的风雪。
他知道,这一战是他作为南楚将军的最后一战——不必等王命斥责,不必想身后荣辱,只消用这把老骨头,给崖下的弟兄们一个交代,给这片浸过血的土地,一个最后的拥抱。
燕回山收到信时,已是第二日午后。
春日的阳光透过伙房的窗棂,在阿婷捧着的信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金粉。
她的手指轻轻抚过信上那些微微颤抖的字迹,墨痕里还留着落笔时的重与急,仿佛能触摸到项云伯伯苍老的指腹,感受到他蘸墨时的哽咽、落笔时的悲怆,连纸页边缘被指甲掐出的浅痕,都带着沉甸甸的痛。
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吹得信纸簌簌作响,像项伯伯在耳边低叹。
阿婷的指尖停在“若有来生,愿你生在太平人家”那行字上,忽然想起十岁生辰时,项伯伯将银匕首塞进她手里,粗粝的掌心裹着她的小手,说“公主的刀,要护得住自己”。
那时的阳光也是这样暖,可此刻落在信纸上,却烫得她眼眶发酸。
“傻孩子,乱世的刀兵,从不是一个女子能扛的……”
“愿你生在太平人家,不必识刀枪……”
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信纸上,晕开了一片又一片墨迹,把“项云绝笔”四个字泡得发肿。
阿婷死死捂住嘴,压抑的呜咽声从指缝里漏出来,像受伤的小兽在喉咙里滚,震得指尖都在发颤。
她想起项云伯伯教她射箭时,总在她射偏时笑着揉她的头发:“阿婷别急,心定了,箭就准了。”
那时靶场的风里飘着槐花,他的铠甲沾着阳光的温度;想起父王斥责她“女子不必懂兵法”时,他站出来拱手朗声道:“公主有将相才,为何要困在闺阁?”
那时他鬓角还没有这么多白,眼神亮得像崖上的星;想起他每次出征前,总会从怀里摸出块平安符塞给她,粗粝的指腹蹭过她的掌心:“等伯伯回来,给你带西域的葡萄干,比宫里的蜜饯还甜。”
可现在,这位疼她护她、看着她从蹒跚学步长到亭亭玉立的老将军,要为了她逃离的婚事,为了这片被君王亲手抛弃的土地,把骨头埋在鹰嘴崖了。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信纸上,那些被泪水泡软的字迹仿佛在发抖,像项伯伯落笔时颤抖的手。
阿婷忽然翻出藏在床下的匕首——正是十岁生辰时他送的那把,银鞘上的花纹被摩挲得发亮。她猛地起身,素色裙摆扫过矮凳,翻动着盛草药的竹篮,药草在篮中起舞着,清苦的香气漫开来,像极了此刻心里的滋味。
“阿婷姑娘?”
柱子在门框边探进半张脸,阿婷睫毛上悬着的泪珠像沾了晨露的蛛网,稍一动弹就要坠下来。
她抿着唇没出声,只把那张信纸按得贴紧心口,指节因为用力泛出青白——仿佛这样,就能离鹰嘴崖的项云伯伯再近一寸,离那个明知是死局仍要踏进去的老人,再近一分。
指腹无意识地抠着腰间匕首的皮鞘,棱纹硌得掌心发疼。
项伯伯从前总说:“公主的刀,该为自己出鞘。”
可此刻鞘身传来的凉意顺着指尖爬上来,她才猛地懂了——有些刀拔出来,从来不是为了护自己周全。就像崖上的孤松总要迎着雪崩,有些重量接了,便是要把自己也当作柴薪,扔进那场必须燃起来的火里去。
“都是我的错……”
阿婷瘫坐在床沿,手里的信纸被攥得皱成一团,边角都磨出了毛絮,“如果我没有逃婚,如果我乖乖嫁给了赢昭,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战乱?是不是项伯伯就不用死了?”
不待片刻,阿婷拭去眼角的泪水,决定前往西秦,阻止这些天发生的荒唐战争,但这之前,她要留给龙弈最后的几件东西。
她铺开张糙纸,指尖刚搭上纸面就抖得厉害,连炭笔都快握不住。要写什么呢?说她其实是南楚的阿婷公主,不是逃荒的孤女?说赢昭要的从来都是她,她这一去或许能换得燕回山安稳?还是说,昨夜溪桥边他握她的手时,她心里其实盼着这条路能长一点,再长一点?
笔尖在纸上悬了许久,落下的字迹歪歪扭扭,比项云绝笔里的颤抖更甚,像被狂风卷得东倒西歪的草。
写了“龙弈”两个字,又觉得太沉,用指腹蹭掉;写了“我是楚国人”,又觉得太轻,划了道粗线盖住。
墨迹在纸上晕出团乱麻,正如此刻少女的心神。
“龙弈亲启: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往阳关去了。
不必找我,也不必怪我——有些路,总得有人独自走完。
那日溪桥边你别在我鬓角的花,我替你收了两瓣,夹在你画我的那张草纸里,就藏在灶膛旁第三块松动的砖缝里。纸边磨得起了毛,像你总擦不匀的眉眼,可我瞧着,比任何画都好。
你教小石头‘遇着狼窝要先堵门’,可有些门,总得有人去推开。门后许是刀山火海,许是万丈深渊,但只要能让鹰嘴崖的烽烟歇一歇,让博望城的弟兄们安稳些,便值了。
护膝内侧给你绣了朵兰花,还用银线描了些许边,兰花瓣儿的样式希望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