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报到-《官场:从小乡乡长到封疆大吏》

  千禧年九月,天空下着细雨,为这个公务员岗位,足足煎熬了两个月的王晓风,感到分外凉爽,他提着一个黑色皱皱的提包来到鹿角乡人民政府的门口。

  回想七月份公务员考察过后,王晓风一直在村里的砖厂打工,心情非常忐忑,不知道考察是否通过。

  准确来说,王晓风现在已经是一个孤儿,父母在他高中时相继去世,没有兄弟姐妹,爷爷奶奶也在早些年已经去世,爷爷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三代单传,让他没有亲近的叔叔伯伯可以依靠。他靠着国家的助学贷款和救济政策上完了大学。

  因为他的父母生前在村里老实本分,人缘挺好,所以周围邻居都可怜他,时不时喊他到家里吃饭,他也不好多打扰乡亲们,自己一个人在烂瓦房住着,白天就去村里砖厂打工,赚取一点零花钱。

  村里的邻居也好奇,为什么好好的大学生,不进城找工作,却在砖厂打工,大家都在背后议论,没有当着王晓风面说出来。王晓风之所以没有去大城市找工作,是因为在等待公务员的录取通知。

  自从进入考察环节后,王晓风看谁都是好人,空气都是甜的,他对一些事情不再计较,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等待。

  对王晓风这个出身低微的人来说,能够考上一个人们说的铁饭碗,他已经心满意足了,公务员体检合格后,王晓风一个人来到父母的坟头哭了很久,他希望父母能看到这一幕,他希望能够做出一番事业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可是公务员考察已经进行了两个月,他心里充满了忐忑和纠结,担心事情有变数,他在考察前,特意咬着牙花了全部家当买了一部手机。

  王晓风几次想给组织部和司法局考察组的领导打电话,天性老实的他还是没有打,他选择相信组织,相信领导。

  心里的纠结让王晓风夜不能寐,八月的雨有点多,家里的瓦屋开始漏雨,雨水滴到他脸上,他都没有感觉,他陷入深深地焦虑之中。

  前几天村长上王晓风家,说要给他申请危房改造指标,王晓风笑着拒绝了,他让村长把指标留给更加需要的人。

  因为考察是在王晓风所在的汉江师范大学进行的,是等额考察,考察对象只有他一人,考察组是由平原县组织部副部长王部长带队。

  司法局副局长吴局长和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谢科长带队,去汉江师范大学考察的,汉江师范大学是一个省内一本大学,由王晓风的辅导员赵老师接待。

  考察组将王晓风请出辅导员办公室,与赵老师单独会谈,王晓风在外面透过玻璃看到赵老师给每个领导都倒了一杯热茶,王晓风一直纳闷,为啥大热天要喝热茶,过几年王晓风才明白,那是一种礼仪。

  因为王晓风平时在大学里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与赵老师很少交流,但是奇怪的是每次学生补助都有他的名字,因为成绩优异,励志奖学金四年都有他。

  赵老师从来很少问他的家庭情况,见面只问生活情况。其实赵老师一直很关心王晓风,但是考虑到他沉默寡言的性格,为了维护他的自尊,一直默默在关心他。

  王晓风知道赵老师不会说他的坏话,自己身份清白、历史清白,考察绝对没有问题,但是迟迟没有答案,还是让他内心倍受煎熬。

  直到在九月一个下午,王晓风在村里砖厂忙完,全身无力地躺在草地上,他看了看手机,仍然没有任何消息。

  灼热的阳光照在他被晒的黝黑脸上,他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看,强烈的日光让他流下眼泪。随后,他拿着工友分享给他的一瓶冰汽水,一饮而尽。

  这个时候,电话突然响了,他心里一惊,然后焦急地拿起手机,这是这个手机接到的第一个电话。王晓风赶忙接起电话说道:“喂,您好!”

  “小王吗,我是组织部谢科长,恭喜你,被正式录取了,请你明天上午到平原县司法局报到”。

  “感谢谢科长”,挂掉电话后,王晓风高兴地跳了起来。

  大声叫了出来:“我被录取了!我被录取了!”

  不远处,工友看到王晓风这样,以为他是疯了,因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去砖厂上班本来就很奇怪,现在还有点疯癫的状态,都摇了摇头说道:“这娃儿太苦了,已经是孤儿了,还疯了!”

  王晓风高兴的一夜没睡,一直在不自觉大笑,他终于明白范进中举的感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