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汉-《带货大唐:开局请李世民嗦泡面》

  “什么!?”关羽身躯微震,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关平几人更是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住周仪。

  在几人复杂的眼神中,周仪淡然解释道:

  “汉室国祚有尽,此乃天道循环。

  但汉之名号、之魂魄、之血脉,从未断绝,

  它已以一种你们无法想象的方式,融入亿万黎民的血肉之中,绵延至今!”

  他顿了顿,迎着几人急切的目光,缓步上前:

  “口说无凭,我这就请这天下人,亲口回答你们,

  让他们告诉你等,后世的大汉究竟在何处。”

  话音未落,周仪抬手轻轻一挥。

  嗡——

  一阵细微的嗡鸣声响起,关帝庙大殿中央,随着空间一阵扭曲荡漾,顷刻间凝聚成一面巨大光幕。

  光幕最初是一片整体,但紧接着,无数块被分割的小屏幕瞬间亮起,

  密密麻麻的人头影像,在上面浮现。

  那是此刻正通过手机、电脑,观看着这场直播的无数网友。

  他们的表情各异,有激动,有好奇,有虔诚,但目光都聚焦于此。

  周仪面向后世亿万目光,朗声开口:

  “此刻正在屏幕前,我华夏的后世兄弟姐妹们!

  我知道,在我们近十四亿同胞之中,几乎人人皆有一张证件。

  而其中,有逾十二亿八千万子民,在那证件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符号!”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

  “现在,请你们向一千八百年前,为守护这‘汉’字,奋战至最后一刻的武圣关羽,展示那个符号!

  亲口告诉他,后世的大汉,究竟在何处!”

  周仪的话语,通过直播系统,在无数个现代时空的屏幕前掀起了狂澜。

  下一瞬,那面巨大的光幕上景象骤变。

  千千万万张身份证件出现,

  它们从每一块分屏中喷薄而出,瞬间刷满了整个巨幕。

  这些证件来自天南地北,背景各异,持有者年龄、性别、样貌各不相同,

  但无一例外地,在“民族”一栏,都清晰地印着一个大字——

  汉!

  汉!汉!汉!汉!汉!

  无数的“汉”字,汇聚成一片文字的海洋。

  它们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充斥了整个光幕,充斥了关羽几人的视野。

  这视觉奇观带来的冲击力,远比千军万马更加震撼心灵。

  紧接着,光幕另一侧,

  无数条弹幕评论疯狂滚动起来,那是万千网友用最真挚情感发出的呐喊:

  “汉族子孙宋轩,在渝州拜见关二爷!”

  “汉族子孙李默,在燕京拜见关圣帝君!”

  “汉族子孙江楠,在渤海之滨拜见关二爷!”

  “汉族子孙吴明,在海外法兰西拜见关圣帝君!”

  “汉族子孙郑雪,在美利坚唐人街拜见关将军!”

  “关爷爷,您看!我们都是汉人!大汉没有亡!”

  “华夏血脉,汉魂永存!二爷,您看见了吗!?”

  密密麻麻的问候、宣告、致敬,来自五湖四海,遍布全球各地,

  这文字如同最炽热的洪流,冲击着关帝庙中四位古人的心防。

  “啊……!”

  关羽猛地倒退半步,右手下意识地捂住了胸口,

  那双眼睛此刻瞪得滚圆,泪水终于从面颊滑落,滴落在青石板上。

  他看到了!他看到了那无穷无尽的“汉”字!

  他听到了!他听到了那无数后世子孙,依旧以“汉”之名向他叩拜!

  那不是刘姓的王朝,那是比王朝更亘古、更不朽的文明烙印!

  “父亲!您看!他们……他们还记得大汉!

  千年之后,子孙们还记得我大汉啊!”

  关平激动得浑身颤抖,指着屏幕,同样泪流满面。

  周仓这个铁打的汉子,此刻已是泣不成声,只能用拳头死死抵住嘴巴,发出呜咽。

  赵累更是早已跪倒在地,朝着那满是“汉”字的光幕重重叩首,肩膀剧烈地耸动着。

  周仪的声音适时响起,他指着那浩瀚的“汉”字海洋:

  “云长,你看清楚了。

  这‘汉’字,早已不在庙堂之上,不在帝王之家。它在每一个黎民百姓的身份之上,在血脉传承之中,在文化根基之内!

  你们当初誓死守护的,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刘姓的王朝,而是这亿万汉人传承不绝的文明之火!

  后世之人,将永远记得‘汉’是怎么来的。

  后世之人,将永远记得你关羽,为何而战,为何而死!”

  ……

  关羽深吸一口气,他缓缓转过身,目光逐一扫过关平、周仓、赵累几人,

  脸上那悲怆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与欣慰。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沙哑:

  “儿啊……你们听见了吗?看见了吗?

  大汉……没亡!它就在这里,在每一个后世子孙的身上!哈哈,哈哈哈……!”

  关平抬手抹去眼泪,朗声应和:

  “是啊父亲!大汉没亡!我等看见了!”

  周仓和赵累也挣扎着站起,红着眼眶,放声大笑:“大汉没亡!大汉没亡!哈哈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主臣四人,在这千年后的关帝庙中,相视而笑,

  那笑声中饱含着志愿得偿、死而无憾的解脱。

  在几人的大笑声中,周围的景象开始发生变化。

  关帝庙的梁柱、香炉、雕像,乃至窗外的港城高楼,都开始消散。

  然而,关羽几人对此恍若未觉,

  他们的心神已完全被那“大汉未亡”的喜悦所填满,再无丝毫挂碍。

  光影急速流转,时空转换。

  下一瞬,凛冽的寒风再次拍打在脸上,

  鼎沸的人声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死寂的雪原。

  他们,已回到了麦城那城门洞口处。

  天色微微放亮,东方天际泛起一抹鱼肚白,长夜将尽。

  关羽、关平、周仓、赵累四人环视这四野,脸上却再无之前的绝望与悲愤。

  他们对视一眼,眼神中只剩下了宁静。

  四人整了整身上残破的甲胄,一同转向周仪,躬身一拜:

  “谢先生成全!有今日所见,知大汉血脉永存,我等……已死而无憾!”

  周仪看着面前几人,神色复杂,

  他沉默片刻,终是叹了口气:“云长,若是想走……周某,可将你带离中土,远离这是非之地。”

  关羽闻言,缓缓直起身。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抬起手,指向天边那抹越来越亮的鱼肚白。

  “先生,您看。

  那……是我大汉的朝阳。”

  ……

  朝阳渐起,天边的云雾渐散。

  麦城那残破的大门,在令人牙酸的声响中终于被推开。

  一支仅余百人的残兵,在关羽的带领下,从城中倾泻而出。

  他们衣衫褴褛,甲胄不全,但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出最后的光芒。

  雪原之上,赤兔马发出一声响彻云霄的嘶鸣,突入敌阵。

  喊杀声、兵刃碰撞声、惨叫声瞬间震天动地,打破了黎明最后的寂静。

  混乱的战团中,只见那柄标志的青龙偃月刀划出惊心动魄的弧光,

  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蓬血雨。

  然而,吴军实在太多了,如同潮水般层层涌上。

  终于,在一次竭尽全力的劈砍之后,青龙刀脱手而出,在空中急速旋转,

  最终,“锵”地一声斜插于雪地。

  恰在此时,第一抹朝阳终于跃出了地平线。

  它映在那青龙刀的刀锋之上,寒光刺目。

  远处,一面残破的“汉”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