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侯府内,整日是被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与忙碌笼罩。陈清漪的肚子一天天隆起,顾惜朝几乎成了 “妻奴”,但凡休沐,必定寸步不离地守在她身边,扶她散步、陪她说话,甚至笨拙地学着给她捏腿;下值归来,第一件事便是冲进内院,轻轻抚摸妻子的腹部,感受腹中胎儿微弱的动静。
顾老夫人与顾夫人更是将陈清漪当成了易碎的珍宝。顾老夫人与顾夫人亲自盯着厨房的膳食,根据太医的嘱咐,每日换着花样做安胎汤品与营养餐,生怕她营养不足。更夸张的是,两人还牵头准备婴儿的衣物、襁褓,从细棉布的选材到绣样的设计,都亲力亲为,短短数月,竟已准备了满满三大箱,从新生儿的襁褓到两三岁小儿的衣裳,一应俱全。
“母亲,祖母,真的够了。” 陈清漪看着丫鬟又抱来一叠新做好的小衣裳,哭笑不得,“这孩子还没出生呢,衣服都够穿到两三岁了,再做下去,怕是要堆到院子外面去了。”
顾夫人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多多益善,小孩子长得快,转瞬就合身了。这些都是用最软的细棉布做的,贴着身子舒服,不会磨着孩子娇嫩的皮肤。”
顾老夫人也在一旁附和:“是啊,你就安心受着。想当年惜朝小时候,我也是这般准备的,足足做了五大箱呢。如今我老了,手脚不便,不然还想再多做几件。”
顾惜朝坐在一旁,看着妻子与母亲、祖母其乐融融地说着家常,刚毅的脸上满是柔和。他如今在京畿大营当值愈发勤勉,训练士兵、巡查防务,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心中却多了份沉甸甸的牵挂。他知道,肃清凌不惑等余孽、守护京城乃至边疆的安宁,是他作为将军的责任;而守护好这个家,守护好身怀六甲的妻子与即将出生的孩子,更是他此刻最想担起的、最温暖的责任。
这日,安阳长公主派人送来帖子,召卫珩与绵绵过府叙话。两人依时前往,长公主府内依旧清静雅致,只是相较于往日,护卫明显多了几分戒备。
长公主的气色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穿着一身素雅的湖蓝色锦袍,坐在暖阁的软榻上,见两人进来,眼中立刻露出欣慰的笑意:“珩儿,绵绵,快坐。”
侍女奉上茶水,长公主看着并肩而立的小夫妻,语气温和:“如今尘埃暂定,朝堂虽经历大换血,但总算是拨乱反正。此次能顺利揪出萧玠这个隐患,你们二人功不可没。” 她特意看向绵绵,“尤其是绵绵,心思机敏,临危不乱,若不是你及时察觉萧玠衣襟异样,提醒珩儿,后果不堪设想。你与珩儿配合默契,实乃珩儿之福,亦是卫国公府之幸。”
绵绵连忙微微躬身:“殿下过誉了,晚辈只是尽了本分,当日之事,全凭夫君当机立断,晚辈不敢居功。”
“不必过谦。” 长公主摆摆手,神色渐渐严肃起来,“不过,你们也不可掉以轻心。那凌不惑在逃,终是心腹之患。此人隐忍狠辣,如今孤注一掷,什么事都做得出来。陛下虽已布下天罗地网,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们平日出行、府中安防,都需多加小心。”
“侄儿(侄媳)明白,多谢殿下提醒。” 卫珩与绵绵齐声应道,心中愈发警醒。
从长公主府出来时,秋阳正好,金色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卫珩自然地伸出手,握住了绵绵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长公主说得对,暗箭难防。” 绵绵轻声道,“凌不惑一日不除,我们便一日不能放松警惕。”
卫珩紧了紧她的手,目光坚定而温暖:“无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有你在我身边,我便无所畏惧。”绵绵抬头看向他,眼中满是笑意与安心。
是啊,历经重重波折,他们早已不是孤身一人。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只要彼此携手,便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与力量。而那些潜藏在暗处的余孽,不过是他们漫长岁月中,需要共同跨越的又一道坎罢了。此刻,他们更愿意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平静,以及身边触手可及的温暖。
顾老夫人与顾夫人更是将陈清漪当成了易碎的珍宝。顾老夫人与顾夫人亲自盯着厨房的膳食,根据太医的嘱咐,每日换着花样做安胎汤品与营养餐,生怕她营养不足。更夸张的是,两人还牵头准备婴儿的衣物、襁褓,从细棉布的选材到绣样的设计,都亲力亲为,短短数月,竟已准备了满满三大箱,从新生儿的襁褓到两三岁小儿的衣裳,一应俱全。
“母亲,祖母,真的够了。” 陈清漪看着丫鬟又抱来一叠新做好的小衣裳,哭笑不得,“这孩子还没出生呢,衣服都够穿到两三岁了,再做下去,怕是要堆到院子外面去了。”
顾夫人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多多益善,小孩子长得快,转瞬就合身了。这些都是用最软的细棉布做的,贴着身子舒服,不会磨着孩子娇嫩的皮肤。”
顾老夫人也在一旁附和:“是啊,你就安心受着。想当年惜朝小时候,我也是这般准备的,足足做了五大箱呢。如今我老了,手脚不便,不然还想再多做几件。”
顾惜朝坐在一旁,看着妻子与母亲、祖母其乐融融地说着家常,刚毅的脸上满是柔和。他如今在京畿大营当值愈发勤勉,训练士兵、巡查防务,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心中却多了份沉甸甸的牵挂。他知道,肃清凌不惑等余孽、守护京城乃至边疆的安宁,是他作为将军的责任;而守护好这个家,守护好身怀六甲的妻子与即将出生的孩子,更是他此刻最想担起的、最温暖的责任。
这日,安阳长公主派人送来帖子,召卫珩与绵绵过府叙话。两人依时前往,长公主府内依旧清静雅致,只是相较于往日,护卫明显多了几分戒备。
长公主的气色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穿着一身素雅的湖蓝色锦袍,坐在暖阁的软榻上,见两人进来,眼中立刻露出欣慰的笑意:“珩儿,绵绵,快坐。”
侍女奉上茶水,长公主看着并肩而立的小夫妻,语气温和:“如今尘埃暂定,朝堂虽经历大换血,但总算是拨乱反正。此次能顺利揪出萧玠这个隐患,你们二人功不可没。” 她特意看向绵绵,“尤其是绵绵,心思机敏,临危不乱,若不是你及时察觉萧玠衣襟异样,提醒珩儿,后果不堪设想。你与珩儿配合默契,实乃珩儿之福,亦是卫国公府之幸。”
绵绵连忙微微躬身:“殿下过誉了,晚辈只是尽了本分,当日之事,全凭夫君当机立断,晚辈不敢居功。”
“不必过谦。” 长公主摆摆手,神色渐渐严肃起来,“不过,你们也不可掉以轻心。那凌不惑在逃,终是心腹之患。此人隐忍狠辣,如今孤注一掷,什么事都做得出来。陛下虽已布下天罗地网,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们平日出行、府中安防,都需多加小心。”
“侄儿(侄媳)明白,多谢殿下提醒。” 卫珩与绵绵齐声应道,心中愈发警醒。
从长公主府出来时,秋阳正好,金色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卫珩自然地伸出手,握住了绵绵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长公主说得对,暗箭难防。” 绵绵轻声道,“凌不惑一日不除,我们便一日不能放松警惕。”
卫珩紧了紧她的手,目光坚定而温暖:“无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有你在我身边,我便无所畏惧。”绵绵抬头看向他,眼中满是笑意与安心。
是啊,历经重重波折,他们早已不是孤身一人。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只要彼此携手,便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与力量。而那些潜藏在暗处的余孽,不过是他们漫长岁月中,需要共同跨越的又一道坎罢了。此刻,他们更愿意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平静,以及身边触手可及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