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钟琪劝父降-《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张谦再次登门时,并未携带任何书信,只让下人抬着一个沉重的长条木箱。

  箱子放在提督府的大堂中央,所有下人都被岳升龙挥手斥退。

  空旷的大堂里,只剩下岳升龙,他的儿子岳钟琪,还有一脸平静的张谦。

  岳钟琪年方十岁,一双眼睛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灵动,他绕着那个木箱走了两圈,好奇地伸出手想去触摸。

  “琪儿,退下。”

  岳升龙开口,声音低沉。

  岳钟琪吐了吐舌头,却还是乖乖站回了父亲身边,只是那双眼睛,依旧死死盯着木箱。

  岳升龙看向张谦,没有多余的废话。

  “这是何物?”

  张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俯身,亲自打开了箱子上的铜扣。

  随着箱盖掀开,一支造型奇特的火铳静静躺在红色绒布上。

  它通体呈现出一种深沉的金属色泽,枪身比寻常鸟枪要粗壮,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可以转动的轮盘式结构。

  岳钟琪的呼吸都停顿了一下。

  他虽年幼,却自小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看过的兵书图册不计其数,却从未见过如此精巧的火器。

  “此乃汉王麾下神机军的制式火器,五雷神机。”

  张谦缓缓开口。

  “汉王有言,百闻不如一见。岳提督是沙场宿将,是骡子是马,看了便知。”

  岳升龙的身体微微前倾,仔细端详着这支枪。

  他能看到枪身上精密的咬合部件,能感受到那种冰冷坚硬的质感,这绝非凡品。

  “贺将军已命人将里面的弹丸尽数取出,只留了底火,万无一失。”

  张谦说着,将五雷神机从箱中取出,递向岳升龙。

  岳升龙伸出手,接过了这支枪。

  入手沉重,远超他熟悉的任何一种鸟枪。

  他抚摸着冰冷的枪身,拨动了一下那个轮盘,机括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父亲,让孩儿试试!”

  岳钟琪再也忍不住了,扯着父亲的衣袖,满脸都是渴望。

  岳升龙看了儿子一眼,又看了看张谦。

  张谦点头示意。

  “后院吧。”

  岳升龙拿着枪,率先走向后院。

  提督府的后院十分宽敞,平日里是岳升龙练武的地方。

  张谦从怀中取出一个小油纸包,小心翼翼地给五雷神机装填好引药,然后将枪交给了岳钟琪。

  他细致地讲解着如何握持,如何瞄准,如何扣动扳机。

  岳钟琪学得极快,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有模有样地举起了枪,对准了院墙。

  他的手臂力量不足,枪身有些晃动,但他的表情却无比专注。

  岳升龙站在一旁,负手而立,表情严肃,一言不发。

  “砰!”

  第一声枪响,清脆而响亮。

  岳钟琪的肩膀被后坐力震得一晃。

  但他还没来得及感受,张谦已经在一旁指导。

  “转动这里,继续!”

  岳钟琪依言转动机括。

  “砰!”

  第二声。

  “砰!”

  第三声。

  连续五声枪响,在小小的后院中回荡不休,惊得屋檐下的鸟雀扑棱棱飞走一片。

  硝烟的味道弥漫开来。

  岳钟琪放下枪,一张小脸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

  他不需要发射弹丸,仅仅是这连续不断的轰鸣,就足以说明一切。

  清军的鸟枪,打一发,就要经历繁琐的清理、装药、填弹过程,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哪里容得你慢条斯理。

  而这支枪,却能在呼吸之间,完成五次击发。

  “父亲!”

  岳钟琪抱着那支还带着余温的五雷神机,冲到了岳升龙面前。

  “此物,比我们最好的鸟枪要强上十倍!不,是百倍!”

  他的声音里带着颤抖。

  “有这样的利器,汉军……汉军要取成都,我们守不住的!”

  岳升龙的身体僵硬。

  这些道理,他何尝不知。

  碧口天险已失,成都兵力空虚,朝廷的援兵迟迟不到,他守的,本就是一座孤城。

  现在,汉军又展露出了如此可怕的军备优势。

  这场仗,已经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岳钟琪见父亲不说话,小脸上的激动慢慢褪去,转而变得严肃起来。

  他仰起头,看着父亲。

  “父亲,您不是总跟孩儿讲岳飞爷爷的故事吗?”

  “您说,岳飞爷爷是我们岳家最大的荣耀,因为他保家卫国,抵抗金人。”

  岳升龙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岳钟琪继续说道。

  “金人,不就是现在的满人吗?他们也是从关外来的。”

  “汉王姓李,是汉人。我们也是汉人。”

  “父亲,您现在……是在帮着外人,打我们汉人自己啊。”

  “您守着这成都城,将来史书上会怎么写我们?说岳飞的后人,成了清廷的忠犬,为虎作伥,阻挡汉家儿郎光复河山?”

  童言无忌,却字字诛心。

  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岳升龙的心口上。

  “住口!”

  岳升龙低喝一声,声音却带着无法掩饰的颤抖。

  他一生征战,为大清流血流汗,自认忠心耿耿。

  可“岳飞后人”这四个字,是他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无法触碰的地方。

  清廷待他不薄,封他为一省提督,位高权重。

  但他姓岳。

  他血管里流淌的,是那位民族英雄的血。

  岳钟琪被父亲喝斥,眼圈一红,却没有退缩。

  “孩儿不想!孩儿不想以后被人指着脊梁骨骂!”

  “父亲要是打了败仗,我们全家都要被清廷问罪。父亲要是打赢了,就是汉人的罪人!”

  “怎么选,都是错!为什么我们不能选一条对的路?”

  他举起手中的五雷神机。

  “汉王有这样的神兵,他能造出第一支,就能造出千千万万支!他能席卷川陕,就能席卷天下!清廷的江山,坐不稳了!”

  “父亲!孩儿求您了!别再给满人卖命了!我们去做岳飞爷爷那样的人,好不好?”

  男孩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哀求。

  岳升龙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坚守的堤坝,在儿子一句句的质问下,彻底崩塌了。

  是啊,怎么选,都是错。

  除非……换一条路。

  许久,他睁开眼,眼中的挣扎与痛苦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澄明。

  他伸手,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

  然后,他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张谦。

  “张先生,劳烦你,替我安排一下。”

  “我要亲赴雅安,面见贺连山将军。”

  三天后,雅安,汉军南镇军团指挥部。

  岳升龙在一间不起眼的民房里,见到了贺连山。

  没有繁琐的礼节,没有胜利者的炫耀。

  贺连山一身寻常的布衣,亲自为岳升龙倒了一杯热茶。

  “岳提督,请。”

  岳升龙端起茶杯,却没有喝。

  他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许多的汉军将领,沉声开口。

  “不必多言。我,岳升龙,愿率四川绿营兵马,开成都城门,归顺汉王。”

  他的话说得很平静,却带着一种掷地有声的力量。

  贺连山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站起身,从一旁的书案上,拿起一份早已拟好的文书。

  “岳提督深明大义,贺某佩服。这是王上亲笔写下的指令,请过目。”

  贺连山将文书展开,亲自宣读。

  “今有四川提督岳升龙,深明大义,顺天应人,率部归附。本王心甚慰之。兹令:即日起,封岳升龙为汉军四川总督,总领四川军政事务,节制四川所有归降兵马,协助汉军,安抚地方,稳定川蜀。”

  岳升龙愣住了。

  他想过很多种可能。

  被削去兵权,做一个富家翁。

  或者,被编入汉军,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将军。

  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信给他的,依旧是“总督”之位。

  虽然前面加了“汉军”二字,但权力却几乎没有削减,甚至还加上了民政之权。

  这份信任,这份气度……

  “王上还说,岳提督劳苦功高,当世名将。待四川事了,欲请提督至黑水城,共商北伐大计。”

  贺连山继续说道。

  “至于令公子岳钟琪,天资聪颖,乃是将门虎子。王上爱才心切,欲收其为学生,由王上亲自教授兵法韬略,格物之学。”

  岳升龙的身体剧烈一震。

  李信,要亲自教导自己的儿子?

  这已经不是信任了,这是在培养真正的自己人,是在为他岳家铺设一条通天坦途!

  他再无任何疑虑。

  岳升龙站起身,对着北方黑水城的方向,深深一揖。

  “岳某,代四川绿营,代我岳家满门,谢汉王再生之恩!”

  双方约定,三日之后,辰时。

  成都东门,将会准时大开。

  当岳升龙带着李信的承诺返回成都时,他的脚步前所未有的坚定。

  而他的儿子岳钟琪,则带着那支作为信物的五雷神机,在家丁的护送下,踏上了前往黑水城的路。

  少年的心中,充满了对那位未曾谋面的汉王,以及一个全新世界的无限向往。

  四川的天,要彻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