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不能浪费这热量-《吾家厨房有点田》

  木炭和石灰石都已就位,希望就在眼前,但如何操作这陌生的石头,众人却一筹莫展。

  大家都看着那堆灰白色的石头和珍贵的木炭,不知从何下手。

  阿暖看向许安宁,目光中带着询问。

  显然,这里只有她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许安宁深吸一口气,知道必须由自己来主导了。

  她走上前,对负责生火的几人说:“几位叔伯,我来告诉大家怎么做。这种石灰石需要先用炭火高温煅烧,但火候和方法有讲究。”

  她蹲下身,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把炭火引燃,烧得旺些。石头不能太大,要砸成拳头大小,均匀铺在炭火上,受热才均匀。”

  “煅烧过程中需要时常翻动,直到石头颜色发白,质地变松,一捏就碎,才算成了。这过程中火不能断,炭要省着添,保持高温即可。”

  众人都认真听着,虽然不明白其中奥妙,但步骤清晰,便跟着她说的话进行操作。

  胡大夫也凑在一旁,捻着胡须,满脸惊奇地看着,忍不住问道:“安宁丫头,这石头烧过之后,当真能发热?这是什么道理?”

  许安宁早已想好说辞,解释道:“胡大夫,具体原理我也不太清楚,是以前听一位老匠人提起的,说这是古人传下来的法子,叫做石炙之法。”

  “这石灰石经烈火煅烧后,性子就变了,遇水便会释放出蕴藏的热力。”她没法解释化学变化,只能归咎于古人智慧和经验之谈。

  胡大夫将信将疑,但见许安宁说得肯定,便道:“原来如此,如果真能无火而生热,肯定是驱寒救急的良方!老夫定要亲眼瞧瞧。”

  在许安宁的详细指导下,煅烧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先让几个力气大的后生用手里的锤子或者大石头把石灰石砸碎,砸的尽量碎一点,这样会更好烧制,用时也会短一些。

  岩石后面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小挖坑,正好可以被用来放炭火。

  许安宁让人把材料放到岩石背风的地方,又想到这火源可不能浪费。

  她叫来阿暖和几位族长商量了一下。

  “炭火珍贵,必须用在刀刃上。煅烧石灰石需要持续高温,不能省。”阿暖想了一会,“但煅烧的石坑周围会很热,不能浪费这热量。”

  她指向那背风处的石坑:“迅风,带人在石坑四周用石头垒一圈矮墙,既能挡风,又能让热量聚集。”

  “安排身体最弱的老人、孩子和带婴幼儿的妇人,围着石坑坐下,借着这热气先把湿衣服烤干,人也暖和一下。”

  “地方有限,分批来,先紧着病重的和年纪最小的。”

  “好!”迅风立刻带人动手。

  许安宁补充道:“还有,煅烧需要时间,炭火不一定能够支撑到所有石灰石都烧好。得准备后手。”

  “安排另一队人,去附近寻找油脂少、耐烧且不容易起浓烟的树枝,比如橡木枝、山毛榉枝、或者干枯的硬杂木。”

  “不要找那种含油多的松木之类,那种会有大量的烟。”

  “把这些湿柴架在石坑外围稍远一点、但能感受到热气的地方烘着。”

  “等柴火烤干了,万一炭接不上,也能顶一阵子。”

  “安宁丫头考虑得周到!”里正许正义连连点头,立刻吩咐几个熟悉猎户去办。

  大家看这情况,也知道能热起来或许就有救了,一个个脚下不停的去办事情。

  他们去忙活的工夫,许安宁这边就已经开始烧制起来。

  石坑内,炭火熊熊,第一批石灰石在胡大夫和几个稳重汉子的照料下开始煅烧,热气逼人。

  石坑一环,周围垒起的矮墙内,第一批被选出的老人和孩子们紧紧围着热源坐下。

  全部都脱下湿漉漉的外衣,几个人一起拧干后搭在准备好的干净树枝上,伸着手脚汲取着宝贵的暖意。

  有的还把干粮拿出来在边上烤着,也不敢靠太近,怕抢火。

  孩子们冻得发青的嘴唇慢慢的恢复了血色,老人们僵硬的关节也舒缓开来,发出了舒服的叹息。

  虽然地方拥挤,但大家也都知道火源的宝贵,没那起子找事的人。

  连许富贵和王氏那种爱找事的人经历过刚才的生死逃亡之后,那真是一点都不敢吭气。

  还有点庆幸,当时幸好选择跟着大部队一起往山上走,当时要是没走的话,先不说官兵,就是这洪水,自己现在估计连骨头都不剩了。

  抱有这种庆幸想法的人不止他一个,其他人也开始更加听话,尽自己所能的创造点价值,以至于能够一直跟着大部队。

  稍外围,另一批人将收集来的湿树枝架起来,利用石坑散发出的余热进行烘烤。

  许安宁穿梭其间,一边指导着石灰石的铺放和翻动,一边检查着烘烤柴火的情况,提醒大家注意翻面,让柴干得更均匀。

  阿暖那边安排人员轮换,确保石坑火力不断,也让更多的老弱能轮流过来取暖。

  虽然不能全部把衣裳烤干,这微微的暖意已经让他们全身舒坦多了。

  煅烧石灰的烟雾被控制得很好,而周围烘烤湿柴产生的少量水汽,在山林雾气中也并不显眼。

  大约过了两个多时辰,第一批石灰石煅烧成功,变成了生石灰。

  而与此同时,外围也积累了一小堆烘得半干甚至全干的备用柴火。

  “石灰烧好了!”负责看火的汉子激动起来,赶紧把许安宁叫到旁边,看是否已经烧制成功。

  许安宁看了一眼,确实已经一捏就碎,她在另外一边找到一个浅坑,让人把里面淤积的水弄干净。

  把烧好的生石灰放到里面,直接用叶子就地取了点雨水,又找了个木棍,顺着木棍慢慢的淋进去。

  不能直接倒进去,因为热浪扑出来容易灼伤皮肤。

  而有了之前石坑余热的初步烘烤,人们身上不再那么湿冷,对即将到来的温暖也更加期待。

  “嗤——!!!”

  当水流接触生石灰的瞬间,反应发生了。

  白雾升腾,热浪滚滚。

  “妙啊,果真奇热!”胡大夫虽然被吓了一跳,但作为医者的本能让他立刻上前,用手试探着热气,脸上露出震惊和兴奋的神色。

  他的儿子胡允执看到这一幕也心下惊讶不已,他不由自主的看向许安宁,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

  “这热力纯阳刚猛,正是驱除阴寒湿邪的极品,安宁丫头,这法子妙啊!”

  有了胡大夫这位从医学角度肯定热力的疗效,大家更加信服,操作起来也更有底气。

  天色,在忙碌与期盼中,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

  山林间的湿气随着夜幕降临而加重,寒意再次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