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大比总共3日时间,首日,聚焦于诗词歌赋。
总共三场。
这第一场“以诗会友”,规则新颖而刺激,瞬间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规则如下:评委出题,七方势力四大书院及鼎盛书院、江东书院、群英派(此为各地才子临时组建在一起的队伍)案前皆设一铜铃。
题目公布后,若有学子成诗,可抢先按铃。
半炷香内,最先按铃者需登台吟诵己诗,由评委判定。
若此诗被公认为“佳”,则其所在势力先得一分。
关键在于,半柱香燃尽前,其他势力若觉己诗更优,可随时按铃“反攻”。
若反攻诗被评委认定为更胜一筹,则分数转移!时辰一过,纵有传世佳句亦无效。
此规则既考才思敏捷,亦考心理素质与团队策略。
七方势力摩拳擦掌,紧盯各自案上那决定先机的铜铃。
待周督学将规则重申完毕,无涯书院副山长朗声一笑,上前于铺开的宣纸上,挥毫写下两个遒劲大字——少年!
“题目已出——‘少年’!诸生,请!”周督学手持题卷,绕场一周示众。
与此同时,旁边香案上,一根细长的计时香被点燃,青烟袅袅升起。
“少年”二字,看似简单,却意蕴无穷,可抒怀,可言志,可感时,可伤逝。
台下观众亦在窃窃私语,猜测着学子们会如何下笔。
陈耀祖心中飞快思索,这题目范围很广,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出既能切题又能惊艳四座的佳作,并非易事。
他正沉吟间。
“叮铃——!”
“叮铃——!”
两道清脆急促的铃声几乎不分先后,骤然打破了广场的寂静!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无涯书院案前,齐修远手指刚刚离开铃铛,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微笑。
而鸿儒书院案前,孙浩清亦同时收手,神色平静从容。
其他书院学子皆露惊容,没想到这两大书院反应如此神速!
裁判迅速判定:“无涯书院,先声夺人!”
齐修远傲然一笑,整了整衣袍,迈步登台。
他步伐稳健,仅用了六步便至台中央,面向评委与观众,拱手一礼,随即朗声吟道: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此诗一出,满场皆惊!
诗中描绘的咸阳游侠儿,豪迈任气,风流倜傥,武艺高强,建功立业,将少年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最后“纷纷射杀五单于”一句,气势磅礴,充满了盛唐边塞诗的雄浑气象,令人血脉贲张!
“好!好一个‘相逢意气为君饮’!”
“豪气干云!真乃少年楷模!”
“无涯书院,果然底蕴深厚!”
台下喝彩声如潮水般涌起。评委席上,几位大佬也纷纷颔首,面露激赏。
璇玑山人抚掌道:“此诗颇有古风,意气昂扬,刻画入微,难得,难得!”
就连外围一些看热闹的读书人也是纷纷夸赞不已。
虽然无涯书院不是他们本土书院,但对方的学子的确是有才。
齐修远负手而立,享受这万众瞩目的时刻。
周督学看向孙浩清:“鸿儒书院孙浩清,是否坚持应战?”
孙浩清淡然一笑,拱手:“学生愿试。”他步履从容,三步并作两步便上了台,与齐修远并肩而立,气度丝毫不落下风。
鸿儒书院区域顿时爆发出热烈的助威声,陈耀祖、赵廷霄等人亦用力鼓掌。
因为其他书院,来的都是当届的新生,所以鸿儒书院出面应战的自然也是新生。
老生在出战的话,赢了也是胜之不武。
孙浩清面向四方,略一沉吟,清越之声响起: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此诗与前首风格迥异!
它选取了一个特定的少年形象——汉羽林郎,跟随名将出征。
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激烈,而是着重刻画少年的内心世界: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明知边庭艰苦,甚至可能马革裹尸,却依然义无反顾。
只因那份为国捐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情!
这是一种更深沉、更悲壮、更具牺牲精神的少年意气!
全场再次轰动!
“纵死犹闻侠骨香!妙啊!此句境界更高!”
“孙公子此诗,道尽少年报国之志,感人肺腑!”
“两首《少年行》,一外放一内敛,皆为难得的佳作!”
评委们亦是交头接耳,显然对这两首诗都极为欣赏。
齐修远看向孙浩清的目光,也少了几分倨傲,多了几分真正的佩服。
然而,竞争并未结束。半炷香尚在燃烧。
“叮铃!”梅溪书院按铃!
一位清瘦学子登台,吟诵一首感怀时光易逝、劝勉珍惜少年时的诗,情真意切,亦获满堂彩。
“叮铃!”紫阳书院按铃!
其学子作诗赞颂少年锐意进取、勇于质疑的求知精神,角度新颖,逻辑严密。
这几首诗各有千秋,将“少年”的不同侧面展现得丰富多彩。香火飞速燃烧,眼看就要燃尽。
就在香头即将熄灭的那一刹那——
“叮铃——!”
无涯书院案前,又一人按响了铃铛!正是那位在课堂上沉默寡言,却目光沉静的何文海!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最后一刻的反攻!
何文海快步上台,来不及行礼,直接吟道: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此诗语言朴素如白话,却蕴含着极其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直指核心,告诫少年人时光易逝,学问难成,必须珍惜每寸光阴。
后两句以“春草梦”、“秋叶声”作比,形象地写出了光阴流转之速,人生易老之叹。
于平淡中见奇崛,于自然中蕴至理!
尤其在这争分夺秒的赛场上吟出,更添一层警醒意味!
满场寂静之后,爆发出比之前更为热烈的掌声!
“好!此言大善!”
“通俗易懂,却字字珠玑,足可传世!”
“无涯书院,藏龙卧虎啊!”
评委席上,蒋山长也忍不住赞叹:“此诗虽无华丽辞藻,然立意高远,警策动人,于‘少年’之题,别开生面,寓教于诗,妙极!”
半炷香,燃尽。
经过评委们紧张的合议,综合考量诗意、境界、格律、现场反应,最终裁定:
无涯书院,何文海《劝少年》立意最高,齐修远《少年行》气势最盛,共记3分。
鸿儒书院欧阳行、梅溪书院、紫阳书院所作之诗,皆属上乘,各记2分。
鼎盛书院、江东书院、群英派虽稍逊半筹,亦有可圈点之处,各记1分。
首场结束,无涯书院凭借最后一刻的惊艳反超,暂时领先!
鸿儒书院区域,学子们虽有些许失落,但更多的是被激发出的昂扬斗志。
孙浩清拍了拍面露不甘的同窗,沉声道:“无妨,才第一场而已。接下来,我等需更加全力以赴,定要将这比分追回!”
陈耀祖、赵廷霄等人亦是目光坚定。主场之利,书院之誉,岂容他人轻易夺走?接下来的较量,必将更加激烈!
总共三场。
这第一场“以诗会友”,规则新颖而刺激,瞬间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规则如下:评委出题,七方势力四大书院及鼎盛书院、江东书院、群英派(此为各地才子临时组建在一起的队伍)案前皆设一铜铃。
题目公布后,若有学子成诗,可抢先按铃。
半炷香内,最先按铃者需登台吟诵己诗,由评委判定。
若此诗被公认为“佳”,则其所在势力先得一分。
关键在于,半柱香燃尽前,其他势力若觉己诗更优,可随时按铃“反攻”。
若反攻诗被评委认定为更胜一筹,则分数转移!时辰一过,纵有传世佳句亦无效。
此规则既考才思敏捷,亦考心理素质与团队策略。
七方势力摩拳擦掌,紧盯各自案上那决定先机的铜铃。
待周督学将规则重申完毕,无涯书院副山长朗声一笑,上前于铺开的宣纸上,挥毫写下两个遒劲大字——少年!
“题目已出——‘少年’!诸生,请!”周督学手持题卷,绕场一周示众。
与此同时,旁边香案上,一根细长的计时香被点燃,青烟袅袅升起。
“少年”二字,看似简单,却意蕴无穷,可抒怀,可言志,可感时,可伤逝。
台下观众亦在窃窃私语,猜测着学子们会如何下笔。
陈耀祖心中飞快思索,这题目范围很广,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出既能切题又能惊艳四座的佳作,并非易事。
他正沉吟间。
“叮铃——!”
“叮铃——!”
两道清脆急促的铃声几乎不分先后,骤然打破了广场的寂静!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无涯书院案前,齐修远手指刚刚离开铃铛,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微笑。
而鸿儒书院案前,孙浩清亦同时收手,神色平静从容。
其他书院学子皆露惊容,没想到这两大书院反应如此神速!
裁判迅速判定:“无涯书院,先声夺人!”
齐修远傲然一笑,整了整衣袍,迈步登台。
他步伐稳健,仅用了六步便至台中央,面向评委与观众,拱手一礼,随即朗声吟道: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此诗一出,满场皆惊!
诗中描绘的咸阳游侠儿,豪迈任气,风流倜傥,武艺高强,建功立业,将少年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最后“纷纷射杀五单于”一句,气势磅礴,充满了盛唐边塞诗的雄浑气象,令人血脉贲张!
“好!好一个‘相逢意气为君饮’!”
“豪气干云!真乃少年楷模!”
“无涯书院,果然底蕴深厚!”
台下喝彩声如潮水般涌起。评委席上,几位大佬也纷纷颔首,面露激赏。
璇玑山人抚掌道:“此诗颇有古风,意气昂扬,刻画入微,难得,难得!”
就连外围一些看热闹的读书人也是纷纷夸赞不已。
虽然无涯书院不是他们本土书院,但对方的学子的确是有才。
齐修远负手而立,享受这万众瞩目的时刻。
周督学看向孙浩清:“鸿儒书院孙浩清,是否坚持应战?”
孙浩清淡然一笑,拱手:“学生愿试。”他步履从容,三步并作两步便上了台,与齐修远并肩而立,气度丝毫不落下风。
鸿儒书院区域顿时爆发出热烈的助威声,陈耀祖、赵廷霄等人亦用力鼓掌。
因为其他书院,来的都是当届的新生,所以鸿儒书院出面应战的自然也是新生。
老生在出战的话,赢了也是胜之不武。
孙浩清面向四方,略一沉吟,清越之声响起: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此诗与前首风格迥异!
它选取了一个特定的少年形象——汉羽林郎,跟随名将出征。
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激烈,而是着重刻画少年的内心世界: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明知边庭艰苦,甚至可能马革裹尸,却依然义无反顾。
只因那份为国捐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情!
这是一种更深沉、更悲壮、更具牺牲精神的少年意气!
全场再次轰动!
“纵死犹闻侠骨香!妙啊!此句境界更高!”
“孙公子此诗,道尽少年报国之志,感人肺腑!”
“两首《少年行》,一外放一内敛,皆为难得的佳作!”
评委们亦是交头接耳,显然对这两首诗都极为欣赏。
齐修远看向孙浩清的目光,也少了几分倨傲,多了几分真正的佩服。
然而,竞争并未结束。半炷香尚在燃烧。
“叮铃!”梅溪书院按铃!
一位清瘦学子登台,吟诵一首感怀时光易逝、劝勉珍惜少年时的诗,情真意切,亦获满堂彩。
“叮铃!”紫阳书院按铃!
其学子作诗赞颂少年锐意进取、勇于质疑的求知精神,角度新颖,逻辑严密。
这几首诗各有千秋,将“少年”的不同侧面展现得丰富多彩。香火飞速燃烧,眼看就要燃尽。
就在香头即将熄灭的那一刹那——
“叮铃——!”
无涯书院案前,又一人按响了铃铛!正是那位在课堂上沉默寡言,却目光沉静的何文海!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最后一刻的反攻!
何文海快步上台,来不及行礼,直接吟道: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此诗语言朴素如白话,却蕴含着极其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直指核心,告诫少年人时光易逝,学问难成,必须珍惜每寸光阴。
后两句以“春草梦”、“秋叶声”作比,形象地写出了光阴流转之速,人生易老之叹。
于平淡中见奇崛,于自然中蕴至理!
尤其在这争分夺秒的赛场上吟出,更添一层警醒意味!
满场寂静之后,爆发出比之前更为热烈的掌声!
“好!此言大善!”
“通俗易懂,却字字珠玑,足可传世!”
“无涯书院,藏龙卧虎啊!”
评委席上,蒋山长也忍不住赞叹:“此诗虽无华丽辞藻,然立意高远,警策动人,于‘少年’之题,别开生面,寓教于诗,妙极!”
半炷香,燃尽。
经过评委们紧张的合议,综合考量诗意、境界、格律、现场反应,最终裁定:
无涯书院,何文海《劝少年》立意最高,齐修远《少年行》气势最盛,共记3分。
鸿儒书院欧阳行、梅溪书院、紫阳书院所作之诗,皆属上乘,各记2分。
鼎盛书院、江东书院、群英派虽稍逊半筹,亦有可圈点之处,各记1分。
首场结束,无涯书院凭借最后一刻的惊艳反超,暂时领先!
鸿儒书院区域,学子们虽有些许失落,但更多的是被激发出的昂扬斗志。
孙浩清拍了拍面露不甘的同窗,沉声道:“无妨,才第一场而已。接下来,我等需更加全力以赴,定要将这比分追回!”
陈耀祖、赵廷霄等人亦是目光坚定。主场之利,书院之誉,岂容他人轻易夺走?接下来的较量,必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