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颈后传来的湿意,陈耀祖心中也是一片酸软,他稳稳地站起身,托着大姐,声音低沉而坚定地传入陈巧菱耳中:
“大姐,别怕。记住,无论如何,我们永远都是你的家人,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无论以后遇到什么事,娘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弟弟永远会让你依靠。
你只要过得开心、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陈巧菱闻言,眼泪流得更凶,却又是无比的安心,她轻轻“嗯”了一声,将脸埋得更深。
鞭炮声再次震天响起,预示着新娘子该出门了。
陈耀祖背着大姐,一步步稳健地走向门口,来到翘首以盼的刘文书面前。
他小心翼翼地将大姐放下,然后郑重地执起陈巧菱的手,缓缓放入刘文书的手中。
他目光沉静地看着刘文书,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清晰地说道:
“文书哥,我把大姐交给你了。今日我们陈家没有多为难你,只望你日后,也莫要为难我姐姐。请务必,好好待她。”
这简单朴素的一句话,蕴含了弟弟对姐姐全部的爱护与嘱托,瞬间戳中了许多人的泪点。
周围不少感性的妇人已经开始抹眼泪,就连一些汉子也眼眶发热,无不为这深厚的姐弟情谊所感动。
刘文书紧紧握住陈巧菱的手,面向陈耀祖和陈家众人,郑重地点头承诺:
“耀祖,岳父岳母,各位长辈亲友放心!我刘文书在此立誓,必当珍爱巧菱,与她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在众人的祝福声、鞭炮声和欢快的喜乐声中,美丽的新娘子终于被扶上了花轿。
轿夫起轿,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在村民们的簇拥和目送下,缓缓驶向村口,驶向陈巧菱幸福的新生活。
陈家人站在门口,久久凝望,直到那一片红色消失在视线尽头,心中充满了对女儿、姐姐的美好祝愿与不舍的亲情。
当最后一波贺喜的宾客散去,喧嚣了一整日的陈家小院终于沉寂下来。
堂屋里,虽然桌上还摆着未撤去的、满满当当的席面菜肴,空气中残留着饭菜的香气与鞭炮的火药味。
但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落感,却悄然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屋子里明明只少了一个人,那个平日里最为温婉勤快、总是带着笑意忙前忙后的身影不见了。
可就是让人觉得,整个家都仿佛被抽走了一根主心骨,变得空空荡荡。
陈铁柱闷头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眼神有些恍惚,似乎还在寻找大孙女给他端茶倒水的影子。
刘翠兰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忍不住抬眼望向陈巧菱往日住的厢房方向,轻轻叹了口气。
张小花挨着陈大勇坐着,目光扫过眼前剩下的几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清芷、悦瞳,心中那股不舍与酸楚愈发浓烈。
女儿们养到这么大,知冷知热,承欢膝下,一想到她们将来也会像巧菱一样,穿上嫁衣,离开这个家。
成为别人家的媳妇,她就觉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揪着似的,又疼又空。
这弥漫的离愁别绪感染了每一个人。
陈二喜看着自家两个懵懂天真的闺女,一股冲动涌上心头,他猛地一拍大腿,嗓门有些发干:
“哎!我看呐,干脆让咱家闺女以后都招婿算了!把闺女嫁出去,这心里头……真不是滋味!空落落的,跟剜了块肉似的!”
他这话刚一出口,立刻被刘翠兰狠狠瞪了一眼,低声斥道:
“胡唚些什么!女儿家的婚事哪能如此儿戏?招婿是那么容易的?净说些不着调的浑话!”
陈二喜被媳妇一瞪,缩了缩脖子,也知道自己说了傻话,但那份因为大侄女出嫁而勾起的、对自家闺女未来的不舍,却是真真切切的。
三日后,陈巧菱回门,新妇梳着妇人发髻,面色红润,眼波流转间带着新嫁娘的娇羞与幸福。
刘文书在一旁亦是体贴周到,眼神时刻不离妻子左右。
看到大姐姐在婆家过得顺心如意,陈家人悬着的心才总算放回了肚子里,那份因离别而生的空寂也被冲淡了许多。
大姐姐回门后,生活总要继续。陈家人再次忙碌起来。
小叔陈二喜一家要返回县城,继续经营那生意红火的“陈记快餐铺子”;
小弟陈耀宗也背起小书包,重新回到了镇上学堂,继续他的启蒙学业。
而陈大勇和张小花,则开始着手收拾行装,准备带着二女儿陈清芷、小女儿陈悦瞳侄女陈俐楠,以及儿子陈耀祖,一同前往长乐郡。
家里一下子要离开这么多人,气氛不免又有些压抑。
陈耀祖看着家人为他前程奔波收拾的身影,心中暖流涌动,却也更添了几分沉重。
一个秘密压在他心底,如同巨石,让他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那便是关于京城之行。
上次大姐姐成亲时,赵廷霄不仅托人送来了厚礼,还附有一封密信。
信中言明,他已被皇上派来的人秘密接往京城,身份已然不同。
待他在京城站稳脚跟,便会设法为他们几人运作进入国子监的名额。
届时,便是他们兄弟几人离开长乐郡,奔赴京城之时。
京城,天子脚下,固然是繁华似锦、机遇无限,但陈耀祖深知,那里也是权力交织、暗流汹涌之地,尤其赵廷霄身份特殊,前期必然伴随着未知的风险。
他不想让父母家人过早地为此担惊受怕,故而决定暂且隐瞒,并未打算此次便携家眷同往。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王富贵这家伙藏不住心事,在他爷奶的几番攻势之下就全都招了。
自从知道孙子将来竟要去京城那么远的地方,顿时又惊又忧,说什么也要跟着一起去长乐郡。
哪怕路途奔波,也要在孙子远行前多陪伴些时日。
王家的这番动静,自然引起了陈家人的疑惑。
陈大勇和张小花不免纳闷:王家二老年纪不小了,为何还要如此不辞辛劳地跟着奔波?
纸终究包不住火。在两家人的一次闲谈中,王老爷子一句“耀祖贤侄此去京城,还需多加小心”的关切之语,如同惊雷,瞬间炸响在陈大勇和张小花耳边。
“京城?耀祖,你要去京城?!”
张小花手中的茶盏险些掉落,声音都带着颤音。
陈大勇也是霍然起身,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
对他们而言,京城那是遥不可及、皇帝老爷居住的地方,是天底下最尊贵也最复杂之地。
儿子突然要去那里,路途遥远,吉凶未卜,他们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心都揪紧了。
“大姐,别怕。记住,无论如何,我们永远都是你的家人,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无论以后遇到什么事,娘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弟弟永远会让你依靠。
你只要过得开心、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陈巧菱闻言,眼泪流得更凶,却又是无比的安心,她轻轻“嗯”了一声,将脸埋得更深。
鞭炮声再次震天响起,预示着新娘子该出门了。
陈耀祖背着大姐,一步步稳健地走向门口,来到翘首以盼的刘文书面前。
他小心翼翼地将大姐放下,然后郑重地执起陈巧菱的手,缓缓放入刘文书的手中。
他目光沉静地看着刘文书,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清晰地说道:
“文书哥,我把大姐交给你了。今日我们陈家没有多为难你,只望你日后,也莫要为难我姐姐。请务必,好好待她。”
这简单朴素的一句话,蕴含了弟弟对姐姐全部的爱护与嘱托,瞬间戳中了许多人的泪点。
周围不少感性的妇人已经开始抹眼泪,就连一些汉子也眼眶发热,无不为这深厚的姐弟情谊所感动。
刘文书紧紧握住陈巧菱的手,面向陈耀祖和陈家众人,郑重地点头承诺:
“耀祖,岳父岳母,各位长辈亲友放心!我刘文书在此立誓,必当珍爱巧菱,与她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在众人的祝福声、鞭炮声和欢快的喜乐声中,美丽的新娘子终于被扶上了花轿。
轿夫起轿,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在村民们的簇拥和目送下,缓缓驶向村口,驶向陈巧菱幸福的新生活。
陈家人站在门口,久久凝望,直到那一片红色消失在视线尽头,心中充满了对女儿、姐姐的美好祝愿与不舍的亲情。
当最后一波贺喜的宾客散去,喧嚣了一整日的陈家小院终于沉寂下来。
堂屋里,虽然桌上还摆着未撤去的、满满当当的席面菜肴,空气中残留着饭菜的香气与鞭炮的火药味。
但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落感,却悄然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屋子里明明只少了一个人,那个平日里最为温婉勤快、总是带着笑意忙前忙后的身影不见了。
可就是让人觉得,整个家都仿佛被抽走了一根主心骨,变得空空荡荡。
陈铁柱闷头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眼神有些恍惚,似乎还在寻找大孙女给他端茶倒水的影子。
刘翠兰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忍不住抬眼望向陈巧菱往日住的厢房方向,轻轻叹了口气。
张小花挨着陈大勇坐着,目光扫过眼前剩下的几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清芷、悦瞳,心中那股不舍与酸楚愈发浓烈。
女儿们养到这么大,知冷知热,承欢膝下,一想到她们将来也会像巧菱一样,穿上嫁衣,离开这个家。
成为别人家的媳妇,她就觉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揪着似的,又疼又空。
这弥漫的离愁别绪感染了每一个人。
陈二喜看着自家两个懵懂天真的闺女,一股冲动涌上心头,他猛地一拍大腿,嗓门有些发干:
“哎!我看呐,干脆让咱家闺女以后都招婿算了!把闺女嫁出去,这心里头……真不是滋味!空落落的,跟剜了块肉似的!”
他这话刚一出口,立刻被刘翠兰狠狠瞪了一眼,低声斥道:
“胡唚些什么!女儿家的婚事哪能如此儿戏?招婿是那么容易的?净说些不着调的浑话!”
陈二喜被媳妇一瞪,缩了缩脖子,也知道自己说了傻话,但那份因为大侄女出嫁而勾起的、对自家闺女未来的不舍,却是真真切切的。
三日后,陈巧菱回门,新妇梳着妇人发髻,面色红润,眼波流转间带着新嫁娘的娇羞与幸福。
刘文书在一旁亦是体贴周到,眼神时刻不离妻子左右。
看到大姐姐在婆家过得顺心如意,陈家人悬着的心才总算放回了肚子里,那份因离别而生的空寂也被冲淡了许多。
大姐姐回门后,生活总要继续。陈家人再次忙碌起来。
小叔陈二喜一家要返回县城,继续经营那生意红火的“陈记快餐铺子”;
小弟陈耀宗也背起小书包,重新回到了镇上学堂,继续他的启蒙学业。
而陈大勇和张小花,则开始着手收拾行装,准备带着二女儿陈清芷、小女儿陈悦瞳侄女陈俐楠,以及儿子陈耀祖,一同前往长乐郡。
家里一下子要离开这么多人,气氛不免又有些压抑。
陈耀祖看着家人为他前程奔波收拾的身影,心中暖流涌动,却也更添了几分沉重。
一个秘密压在他心底,如同巨石,让他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那便是关于京城之行。
上次大姐姐成亲时,赵廷霄不仅托人送来了厚礼,还附有一封密信。
信中言明,他已被皇上派来的人秘密接往京城,身份已然不同。
待他在京城站稳脚跟,便会设法为他们几人运作进入国子监的名额。
届时,便是他们兄弟几人离开长乐郡,奔赴京城之时。
京城,天子脚下,固然是繁华似锦、机遇无限,但陈耀祖深知,那里也是权力交织、暗流汹涌之地,尤其赵廷霄身份特殊,前期必然伴随着未知的风险。
他不想让父母家人过早地为此担惊受怕,故而决定暂且隐瞒,并未打算此次便携家眷同往。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王富贵这家伙藏不住心事,在他爷奶的几番攻势之下就全都招了。
自从知道孙子将来竟要去京城那么远的地方,顿时又惊又忧,说什么也要跟着一起去长乐郡。
哪怕路途奔波,也要在孙子远行前多陪伴些时日。
王家的这番动静,自然引起了陈家人的疑惑。
陈大勇和张小花不免纳闷:王家二老年纪不小了,为何还要如此不辞辛劳地跟着奔波?
纸终究包不住火。在两家人的一次闲谈中,王老爷子一句“耀祖贤侄此去京城,还需多加小心”的关切之语,如同惊雷,瞬间炸响在陈大勇和张小花耳边。
“京城?耀祖,你要去京城?!”
张小花手中的茶盏险些掉落,声音都带着颤音。
陈大勇也是霍然起身,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
对他们而言,京城那是遥不可及、皇帝老爷居住的地方,是天底下最尊贵也最复杂之地。
儿子突然要去那里,路途遥远,吉凶未卜,他们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心都揪紧了。